教育叙事 | 李娟:用阅读滋养自己和孩子们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10喜欢:5

2017年非常幸运地遇见六和,并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阅读种子教师研习营,在那里遇见一群爱阅读的老师,遇见阅读的美好!

阅读是什么呢?

阅读——

是一个孩子可以独自玩的游戏,

是一个孩子和家长可以一起穿越时空的冒险,

更是一座帮助孩子自立成长的桥梁。

首先来说说我的班级阅读:

1. 每天晨诵15分钟,《日有所诵》一单元,每周通讲一次。

2. 每天课前精彩三分钟,一名学生上台演讲。内容:读诗歌、讲故事,生活趣事等。

3. 每周给孩子们读2—3本绘本(周四半日读)。

4. 每半个月上一次节气课,并挑选与节气相关的绘本阅读。

5. 一学期至少共读整本书三本。

6. 个人读书计划。每天阅读不少于半小时或一小时。

悦读从绘本开始

“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 文字讲的故事,图画讲的故事,文图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绘本就是这样的图书。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多,喜欢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绘本选择的侧重点也不同。

比如:感受亲情的《猜猜我有多爱你》《我爸爸》《我妈妈》《团员》这类绘本还可以用来给留守孩子做心理治疗。还记得几年前给孩子们读《猜猜我有多爱你》,课后一个女孩子怯生生的轻声对我说:“老师,我爱你像小兔子那样。”我现在还记得她当时的眼神,有点害羞又有点期待的望着我。我说:“我也爱你。”然后伸开双臂给了她一个拥抱。我发现她的眼角有些湿润,然后她说:“老师,我能把这本书带回家看吗?家里没有人和我说话。我好无聊。”(她的家庭很特殊,父亲和奶奶都是聋哑人,没有母亲)

从那以后,每天放学我让她带回去一本绘本,第二天再带到学校,有时候她还会主动和我说说书里的故事,慢慢地我发现这个孩子上课开始举手发言了,而且回答问题声音也更洪亮了,不像之前说话时只见嘴动不见声音。课间,也能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了。慢慢地她变得更加自信,阳光!这就是阅读的魔力吧。

培养规则意识的:《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和干伯伯去游河》从一年级开始,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课堂规则,课间规则。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只制订了一些常见的“上课不能说话,发言要举手,上课不能随意下座位等等,”随着课堂课间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会提醒他们需要修改规则,我们也会重读有关规则的绘本 ,再讨论再一起制定更完善的班级奖励与惩罚制度,这样每个孩子都乐于接受,他们会更加遵守规则。

关注成长:《爷爷一定有办法》《安的种子》《长大以后做什么》

改变情绪:《生气的亚瑟》《生气汤》《啊!烦恼》《我真的很生气》

图画书------人生第一本书,也是会让人爱上阅读的书。

对于低年级孩子和没有阅读基础的孩子,我的首选是绘本。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通过绘本课让孩子知道正确打开绘本的方式。

随着阅读的深入,引导他们由图画书到桥梁书再到整本书的过度。当孩子对阅读有了兴趣,养成了一定的阅读习惯,开始加入整本书。整本书的加入,可以从朗读开始。我第一次给孩子们上阅读课是六年级的孩子,他们之前很少读课外书,读绘本也没什么耐心,一本书一会就翻完了。我是从朗读《小王子》开始的,每节课我朗读或者选一个孩子来读,其他孩子静静地聆听,听到有感触的地方,自己边听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有时候一章读完了,他们还会让我再读一遍,通过一遍遍的听而学到语言技巧,这也叫浸入式学习。

朗读就像埋下了一粒种子,我们种下的热爱阅读的种子也许不会立刻结出果实。但是,如果我们足够耐心,一定会有所收获。因为我们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的,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诚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的,远比我们要求孩子去学会的有价值得多。”

阅读与生活连接 、与节气相结合 、与自然结合

阅读还应该是多元的,不仅阅读纸质书,还要引导孩子阅读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大自然中学习。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身体去感受……太多的孩子已经不知道泥土的气味,不知道随处可见的植物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孩子从生活现象中去发现,每天抬头看看天空,关注一下身边的动植物……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自然的奇妙,世界的精彩。

我们光明路学校,如诗如画,处处皆风景。孩子们在校园里嬉戏、发现、探索,并用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相互分享自己的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有发现探索的意识。我们通常会告诉孩子“你应该做什么?”“你要怎么做”。换种教学方式,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他们发现、探索的过程也是在进行创造。他们能发现作为大人的我们所发现不了的美,孩子眼中的世界是做为成年人的我们所看不到的!倾听孩子的心声,他们会成为我们教学强有力的支持者!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我们阅读不同的书;不同的节气,不同的节日,我们阅读不同的书。春天:我们读《遇见春天》《花婆婆》,这学期开学时我们学校彭校长给全校每个孩子发了一个新年红包,红包里是一粒向阳花种子。一一粒粒种子蕴含着彭校长美好的希望与祝福。也在那一天我给孩子们读了《花婆婆》《安的种子》。孩子们种下种子之后,每周观察、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当孩子们在微信群里分享种子发芽图片的时候,我又带着他们读了科学启蒙绘本《种子是如何生长的》,有情怀的彭校长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清明节:我们读《獾的礼物》《清明节》《外公》《爷爷变成了幽灵》孩子们想起自己已逝的亲人,并用自己的方式去悼念,绘制自己的清明图,也理解了既是自然节气又是民俗节日的清明;秋天,我们拾落叶创作落叶画,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发现-探索-创造;下雪天:我们读《雪花人》《娜拉的雪火车》;孩子们在雪中观察,感受,发现……

越读   伴精神成长

通过每天的晨诵晚读,让孩子拥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重塑他们精神世界的蓝图。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几年,我越来越真切的体会到:读书要趁早。“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我想说:“读书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差。”读书,可以让课间打闹的孩子安静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每次上阅读课的时候,我发现平时注意力不集中,不爱学习的孩子阅读课上能坐得住了。我们班有几个孩子,真的是班里的小魔怪,让所有老师都很头疼,上课不是跪在凳子上就是趴在桌子上,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不了2分钟,但是阅读课上却能坚持20分钟坐着一动不动,分享交流时更是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这也许就是阅读的魔力吧。

在我班里还有一个女生,才接这个班时,这个女孩给我的感觉怪怪的,每次我一看她,她的目光总是左右躲闪,课堂上看到她总是在举手与不举手之间犹豫,喊她起来回答问题,她声音小的让你着急,而且课下也不怎么和其他孩子玩耍,还有学生反应几次看到她自己在厕所里哭。根据我掌握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判断这个孩子有轻微的自闭倾向,随后立即和她的妈妈取得联系,给她讲三年级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让其在家多关注自己的孩子。

同时在班里多给这个孩子表现的机会,给她推荐了《我喜欢自己》《胆小鬼威利》《爱花的牛》《我的兔子朋友》等。一段时间之后,在她妈妈,我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她有了很大的变化,还竞选了红领巾广播站的广播员。这学期我发现她每周都在进步,前一段时间她还主动向我推荐了一本书,记得那天中午,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她走到我身边说:“李老师,给您推荐一本书《肚皮上的塞子》,可好看啦。”双手捧着那本书,满脸的笑容。当时我的心里真是无法形容的高兴。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她作为我们班级小阅读点灯人又把这本书推荐给了其他的孩子。爱上阅读的她现在多么自信、多么乐观、多么阳光!

让家长成为共读者、共读支持者

牵着孩子的手往前走的,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家长。教育不是一人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老师的合伙人是家长。通过家长会达成共识,家长需要做什么?要么和孩子一起读书,要么买书。让家长做我们班级共读的支持者。

六和给我们每个班级配置了图书角,给了我们阅读的种子,让我们把这些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开出五颜六色的花。做我们班级的阅读点灯人,让我们的班级透出阅读之光!做我们学校的阅读点灯人,让我们的校园因阅读而更加美丽!

让我们一起穿上长袜子,喝下不老泉,看那阁楼上的光!谢谢!


作者: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光明路学校 李娟

(本文来自李娟老师在平桥三期启动培训会上的分享)

-END-


全部讨论

2021-07-05 10:04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00,也推荐给你。

2021-07-03 08:43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00,也推荐给你。

2021-07-01 23:57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1-07-01 22:59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200,也推荐给你。

2021-06-30 21:36

@六和公益 给孩子们买几本好书

2021-06-30 21:36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1-06-30 12:59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也推荐给你。

2021-06-30 12:35

我刚打赏了这个帖子 ¥100,也推荐给你。

2021-06-30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