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合一996: 两点原因:首先既然是做指数分析是为了投资指数基金,那么计算方式和方法应该按照指数基金的配置方式进行,而指数基金是按照指数权重配置的,而目前所有的可获取的平台都没有提供完整的权重历史信息,wind等计算指数的方式还是流通市值加权。那么我们再投入这个是否有有意义?因为指数计算的量特别大,同时数据获取非常困难。最大也只能获取国内的数据,太窄了,我也试图用过美国和港股的数据,但是最后放弃了。最后的结果还不如直接按照choice等提供的数据算了。 其次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的按照估值择时终究是一种错误的投资方式,这一点不展开说了,推荐看一下机构投资的创新之路。//@合一996:回复@冬日的阳光:看过你写的一篇各种计算PE方法的比较,其中用各种方法和指数的相关性来评价计算方法,我觉得这样有道理。估值的重点不在精确的值,在于历史上的百分位数。能问下为什么放弃了么?碰到什么坑了?
引用:
2019-10-31 19:00
你好方丈,今天雪球上的所有指数估值(点击指数,公告,往下拖,点网页链接,可以看到估值和估值历史曲线走势)全部由choice数据版本换成了wind版本,可否让大家在此贴讨论一下这两个版本的估值计算方法区别?谢谢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