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4喜欢:0
闻献的本质其实和泡泡玛特的IP设计师很像,都是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大众传媒年代孕育的设计师红利变现。香水只是他们设计能力的一种变现载体而已,其实按照他们的能力,任何以视觉为导向的品类,他们都可以完成从零到一。因为拍照上传让审美和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在某些阶段可能比产品本身还要重要。但是闻献本质是泡泡玛特的设计师,IP设计师如果单打独斗,IP也没法做大做强,也就是没有办法完成从1到N,所以需要泡泡玛特这样的“商业化”平台来赋能,对闻献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找到欧莱雅集团,也是不错的归宿,只要欧莱雅能尊重他们的设计风格。
引用:
2022-12-15 19:25
下午在另一个平台发了一篇推文后,被外资卖方火速找上门说我违反保密协议,我寻思我这也没直接发会议纪要啊,现在难道连说点心里话都违规了么。鉴于那边保不住了,那我这边再发一遍吧哈哈哈哈
大家都知道我很看好中国香氛市场的爆发,在这个极度形而上的美妆品类中,我非常看好根植于中国文化...

全部讨论

2022-12-16 19:56

设计商业化的话跟大众审美也不能离得太远,朝阳公园南门有个大黑楼,我看着巨丑,但,是著名建筑设计师马岩松设计的,说是山水哲学墨色山水,跟周围建筑的冲击感太强烈了,我看着不咋舒服。他说错在周边而不在自己,他就是要跟周边的环境对抗甚至反抗,而不是对话。我想建筑也许可以,但商品的设计这样会好吗?会刺激到消费者逆反而购买吗?咦,这个东西我欣赏不了,如果还要买回来,是不是潜在一种心理,欣赏不来的就是高级的?这样的消费者和品牌之间从慕强走向共鸣的概率有多大?

2022-12-16 15:16

催更华熙生物

2022-12-16 12:09

和观夏比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