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回复:13喜欢:3

下午在另一个平台发了一篇推文后,被外资卖方火速找上门说我违反保密协议,我寻思我这也没直接发会议纪要啊,现在难道连说点心里话都违规了么。鉴于那边保不住了,那我这边再发一遍吧哈哈哈哈


大家都知道我很看好中国香氛市场的爆发,在这个极度形而上的美妆品类中,我非常看好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国产品牌在高端和大众都杀出一条血路。下午听了一下国产新锐高端香氛品牌——文献的创始人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没听之前我觉得这牌子是有点逼格的,听完后是有点扣分的。

首先,团队整体是有点单薄的,供应链把控能力是短板。20人的团队,几乎全都是设计师的存在,说明对产品供应链的把控能力是有短板的,做香水也是在尽可能规避供应链复杂的品类。有行业的投资人和我说过,只要愿意给大价钱,香精公司都能给出非常漂亮的配方,所以香水内料方面就没啥担心了,剩下的只要找到靠谱的包材供应商即可。目前闻献的包材也就一个设计。

其次,创始人的vision还不够强。我个人认为高端香氛品牌是有点宗教属性的,牛逼的品牌可以给你打造出一个概念,特定的消费者会前赴后继奔赴,这就是宗教感。由这部分消费者的身份赋予这个品牌的逼格更加实际的感觉。而且就我的观察,闻献虽然说自己立足东方文化,实际上走的是相当暗黑的风格,所以我推断创始人是想要把品牌往宗教感上面去靠的。不过当创始人面对品牌宗教感打造方式的问题时,他说我们其实没有刻意去打造成一个宗教感很强的品牌,我们考虑的是怎么样更好卖。我就一时语塞了。

第三,产品系列空有概念,相互没有连接感,更像是为了系列而系列。翻开他们的天猫旗舰店,我发现现在有两季产品挂在上面,分别是“人无完人”和“人面兽心”系列,另外小红书上的信息显示,第三季是和酒相关的,第四季和季节相关。我的质疑是这几个系列之间有什么内在逻辑。然后再看前两季内部的产品系列,“人无完人”系列里的产品名字叫:初熟之吻、柔韧荆棘、夜漠回声、腹语之术等等,人面兽心系列里的产品名字叫:芳草留痕、席地而坐、相拥之后等等。请问这些系列内部的产品名字和系列主题之间有什么关系么?我也是看不出的。

第四,团队内部虽然都是设计人才但是有设计方面的偏科嫌疑。创始人着重讲了他们线下门店的成功案例。我好奇翻了一下天猫旗舰店,在店铺装修以及产品图的设计方面非常normal,可以说是和线下的大气磅礴和用色大胆大相径庭。加上刚才我说的系列名称割裂以及系列内部产品名称和系列概念联系薄弱。所以我认为这个团队的组成中,能力比较强的是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包材(工业)设计的成员,而平面设计(做线上新媒体相关的)和文案是短板。这里我们可以对比从线上起家,后续在线下开店的另一个国产香氛品牌——观夏。观夏完全是通过小程序和公众号的图文内容以及代表性产品——香插的产品设计给消费者塑造了初始的品牌形象,这里就展现出品牌极强的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文案功底,而后续的线下门店开设也是反响很好,这里又展现了品牌很强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能力。产品系列化的过程中,产品系列和系列中的产品名称非常自然,没有显著的“不搭”感。所以我认为观夏的团队总体实力高于闻献。

总结:这个团队的人员配置太单一,团队偏科也比较明显。现在欧莱雅投了他们也算是好事,未来在欧莱雅集团下面安心做一些设计的输出,如果继续做独立品牌,后续的能力短板会越来越明显。

创始人提到团队不会扩张,非常精简,又说后续要做其他弱功能性的品类,估计也是避开供应链,我猜可能是饰品之类的。他们的套路很明确了,通过线下门店宏大、大胆的设计把消费者圈进“场子”,这个氛围里,直接上头完成转化,估计未来的多品牌也会这么干。


****下面是得罪人的环节(咦?说得好像前面的内容没有得罪人一样hhh)****


有一点想要小小吐槽的。今天有人问创始人关于消费者画像的问题时,分析师插嘴说,“我相信在场的各位也会是闻献的潜在消费者,因为有些朋友一上来就问创始人有没有内购”。虽然我认为分析师的前半句话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是卖方对潜在客户的“恭维”。但是后半句话我认为属实莫名其妙,而且彰显出了投资者经常出现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认为自己很高级(有钱),所有所有高逼格的东西我都是潜在消费者,而且你品牌方肯定要给我优惠。

虽然我没试过闻献的产品,但就我尝试过的沙龙香来看,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能欣赏得来那种凌冽的、不带修饰的、馥郁的沙龙香气味;并非所有投资者都愿意为一个不知名的国产的香水付出90ml一两千元的价格;并非所有投资者都能接受闻献这种非常暗黑的和大气磅礴的设计。反过来说,我认为能接受闻献风格的投资者是比较少的。投资者问有没有内购就是对品牌价值不认可的体现,潜台词是:有内购我考虑消费一下你吧。真心喜欢品牌的人大概率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不知道闻献的创始人什么感觉,反正如果我是创始人,会非常反感投资者问我这种问题,尤其在我是一个国产高端香氛品牌——这种以不接地气、讲故事为核心竞争力的品类的情况下(如果是国产大众服装、大众护肤,我觉得可以接受)。

这些内容是有些愤世嫉俗,我自己每次写这些内容之前也会质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在“假清高”,是不是我有点小题大做?没错,我是一个有点清高的人,但我不认为这样有什么过错。我写出这些怪相是想用自己对别人的批判狠狠戳自己一把,时刻警醒,不要用带有优越感的视角来看到自己投资的企业,要努力放低姿态,不要总想着占一些金钱和产品方面的好处,而是“占”一些“头脑方面的好处”。做到体会他们的长处也批判他们的短板。在我这,清高不等于优越感。与君共勉。

#菜鸟看女性消费# 

全部讨论

2022-12-19 10:18

没听说过这个品牌,看完感觉1-2k沙龙香买fm不好吗

2022-12-16 15:00

哈哈

2022-12-16 12:16

去年参加一个一级基金的LP大会这家公司来介绍过,没什么感觉,学习了!

闻献的本质其实和泡泡玛特的IP设计师很像,都是在当下这个移动互联网的大众传媒年代孕育的设计师红利变现。香水只是他们设计能力的一种变现载体而已,其实按照他们的能力,任何以视觉为导向的品类,他们都可以完成从零到一。因为拍照上传让审美和设计变得更加重要,在某些阶段可能比产品本身还要重要。但是闻献本质是泡泡玛特的设计师,IP设计师如果单打独斗,IP也没法做大做强,也就是没有办法完成从1到N,所以需要泡泡玛特这样的“商业化”平台来赋能,对闻献也是这样,所以我认为找到欧莱雅集团,也是不错的归宿,只要欧莱雅能尊重他们的设计风格。

2022-12-16 09:02

写的很好!观夏确实不错

2022-12-16 08:49

对消费品有框架和独特见解的分析师不多

2022-12-15 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