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7喜欢:1

现在很多人提到IBC或者XBC技术,可能首先会想到隆基。但其实早在2014年,天合就引进了Sunpower的专家,开发出首套中国人自己的IBC电池,创造了转换效率的世界记录。

不过这项技术太超前了,等跑了中试线才发现,生产成本要比当时的PERC电池高20%-30%。

天合也想了很多办法,但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无论如何优化工艺,也无法把成本降低到PERC的水平——于是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是当时的决策者,会怎么选择?

天合的选择是将IBC技术封存了起来,暂时不做。

和大学里搞科研不同,在产业人看来,企业投入资金研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量产化。换言之,对企业来说,无法量产的创新就等于没有价值。所以产业研发有时候领先半步才是对的,领先一步反而不合时宜。这其实也是产业人看待创新的独特视角。

险峰长青投资人 骆潇濛

$隆基绿能(SH601012)$ $天合光能(SH688599)$ $爱旭股份(SH600732)$

全部讨论

Bc按理说效率会高很多,为啥非得成本降到perc一样?

07-08 09:48

天合研发比隆基差一步,无论人员和资金

07-08 10:10

bc领先的不是爱旭吗?

07-08 17:25

sunpower的BC电池和隆基的BC电池工艺路线完全不同,他是光刻路线,做出来的组件卖四五块钱一瓦,电池成本何止比PERC高20%-30%

07-08 12:34

有句话叫做:领先半步是先驱,领先一步是先烈!很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