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12回复:17喜欢:19

$中远海控(SH601919)$ 周末,聊一聊中远海控

海控的股价从底部已经涨了8倍有余,全球主要航线的集装箱即期运价(集装箱现货运价)也涨了3—10倍不等;2021年主要航线长协价也涨了1倍;从当前点开始,海控进入了 ”熬人阶段“。

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价值走势,是绕不开以下因素的:

1、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价格走势(包括即期价格与长协价格);

2、全球集装箱班轮市场格局演化;

3、全球集装箱物流网络的承载能力与瓶颈,脆弱性与扰动因素。

一、2021年7月—10月的短期逻辑

1、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在年度内有明显的周期性,2、3月份是海运淡季,9、10月份是旺季,叠加欧美各国的疫情救助财政刺激,崇尚自由的欧美人民在憋了1年多时间后,没有理由不在2021年余下的节日中尽情消费狂欢,因此,2021年秋冬季集装箱海运需求处于高位是大概率事件;

2、2021年3月末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对全球集装箱网络的冲击直到今日仍然没有完全消退,2021年6月中旬占对美贸易1/4的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的下降,据评估影响是苏伊士运河的两倍,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全球集装箱网络本已脆弱不堪,拥堵超过3天以上的基本港占了非常大比例,演化为全球性的港口拥堵,如果再叠加盐田港的影响,全球各主要航线的即期运价持续上涨也是大概率事件。

3、有一种观点是 “高涨的即期运价会抑制出口需求,进而压制即期运价上涨”,从托运人角度看,大中型托运人长期海运需求是通过长协价锁定的,部分短期需求是通过即期价格成交的,市场中全部通过即期价格成交的需求一定是很少数的;从价格上涨的传导机制来看,海运费用上涨产生于成本端,分销商/销售商能否将成本上涨压力传递给消费者是关键,近期美国CPI已经突破了5%,

海控的短期逻辑是全球海运需求高涨与集装箱运输网络脆弱性的矛盾,表现为集装箱即期运价(现货价格)的持续上涨。

二、2021年11月—2022年5月的中期逻辑

1、推动海控盈利能力主要因素是集装箱海运价格的上涨,价格分为即期价格,也可以称为现货价格,现货价格反应的是市场供需的短期矛盾,由于集装箱运输网络的脆弱性,短期外界扰动因素(疫情导致的盐田港生产能力受限、苏伊士运河堵船、码头工人罢工导致生产能力下降等)降低了集装箱海运的供给能力,加剧了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推动现货价格上涨。

2、即期价格(现货价格)除了可以及时反应市场上的供需矛盾,还有一个 “价值发现“ 的功能,所谓 ”价值发现“,就是现货价格的持续走高,能够拉动长协价格向现货价格靠拢,长协价格表征市场对于 ”集装箱海运价值“ 的定价。现货价格长期上涨,表征市场对集装箱海运价格的价值重估,2021年美线、欧线年度长协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表明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的价值中枢上移。同样,如果目前的即期高运价(即使有一定幅度下修也无妨)持续到2021年11月份,那么2022年全球集装箱海运长协价格的上行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3、还有一种观点是 “集装箱海运的价值中枢上移是由于全球贸易需求增长与集装箱供应链承载能力的矛盾“,承载能力的短板在欧美集装箱供应链(港口、陆运、铁路与内河),佐证这一观点的难点在于,如何证明全球贸易增长的前景与持续性,至少目前看到的是过去两年时间内新冠疫情作为最大扰动因素,带来的东西贸易的严重不均衡,以及集装箱供应链的紊乱。我们无法去模拟和预测疫情后全球海运贸易的增长前景。

4、海控的中期逻辑是集装箱海运服务价值重估,长协价上涨带来的班轮公司盈利能力中枢的上移。

三、2022年5月以后的长期逻辑

1、我们知道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很多,其中两个主要因素是供需矛盾与市场力、所谓市场力,就是市场成员对价格的影响能力,按照市场成员对价格影响能力大大小,将市场竞争格局分为完全垄断、寡头垄断与被完全竞争等形式。经过十几年的残酷、血腥的市场厮杀,全球集装箱市场TOP10掌握运力85%;TOP4掌握运力58%;全球东西主干航线上,三大联盟居于绝对领先地位。因此,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价值重估,能否触发市场进入寡头垄断格局,头部班轮公司通过 “空白航班“ 等运力管理手段,将运价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进而提升整个市场的价值中枢。我想这种可能性在大大提升。

2、过去十几年,头部班轮公司处于盈亏平衡线的经营状况是非常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产生的原因很多,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集中度低是两个主要原因,但是,时至今日,新进入者要挤入全球TOP10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成为联盟中有话语权的班轮公司可能性是0。事实就是,班轮公司暴利时间已经持续一年有余,并未见哪家班轮公司成功逆袭,行业内的话语权分配是稳固的,对于运力调整与费率提升是心照不宣的,头部班轮公司已经将形成了默契,这种默契是过去十几年惨痛经历烙下的记忆,没有那家班轮公司还愿意恣意扩张运力、通过残酷价格战去抢占市场份额。

3、我们在谈 “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价值中枢的上移“,而不是所谓 ”去周期化“,全球集装箱市场是否会 “去周期化” 或者 “弱周期” ? 我不知道!但是,十年不开张、开张吃十年的不合理市场格局是一定会成为历史的。

全部讨论

2021-07-18 10:55

运价涨一倍可不等同于ebit涨一倍,我计算过海控的经营杠杆,应该能达到11倍,运价增长一倍,ebit增长11倍

2021-07-18 12:30

思考颇有深度。

2021-07-19 00:45

学习了

2021-07-18 22:49

优秀!

2021-07-18 18:55

好文

2021-07-18 16:18

好贴

2021-07-18 13:05

非常理性和深刻的见解

2021-07-18 12:35

辛苦了

2021-07-18 09:56

“现货价格的持续走高,能够拉动长协价格向现货价格靠拢,长协价格表征市场对于 ”集装箱海运价值“ 的定价。现货价格长期上涨,表征市场对集装箱海运价格的价值重估,2021年美线、欧线年度长协价格大幅上涨已经表明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的价值中枢上移。” 如楼主所言,航运业垄断集中,这波疫情推动航运业弱周期性很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