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小记(54)一些关于分配的事情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8

其实最开始想记录这个话题是源自前往香港听了中国同辐的业绩发布会,以及在香港逍遥快活的啊咪老师的启发,后来觉得单独写一个公司有点单薄,恰好最近又听了一些国企医药的路演,串起来写,觉得更为扎实。

一、要认识分配问题

其实这个话题非常大,可以算作一门学问,我自然没有这个能力写,只是记录一些碎片。

2012年,我参加过复旦的一个夏令营,里面一个教授做了分享,讲的就是工业农业剪刀差。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工业产品与农业产品定价不平等,工业盈余的恰好是农业付出的(在别的国家这具有剥削性质,在咱们社会主义国家,不具有剥削性质,是为国家提供积累,来源于百度),这是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讲座。

后来进入社会,才知道分配是与我们每个人密切相关的,税收、房子这些也都是分配问题,在这件事情上,每个人都身不由己,却又息息相关,想多了也没有用,也都是历史的进程。但是与投资做更为紧密的关联,确实这两年才感受到。我们经常喜欢说,企业价值是未来现金流折现,但是如果企业大股东由于某种原因,不愿意与小股东分配,怎么办?大股东是民营可以不分,大股东是国企也可以不分,小股东其实是弱势的,无能为力。

二、要有的分

好生意和烂生意,区别就在于现金多少,好的生意就和印钞机一样,钱越来越多,企业投不出去发愁,烂生意是固定资产一大堆,总是看不到回头钱。如果都没有的分,琢磨分配问题干啥。这两年,国家引导上市公司多分红,能真正响应号召的主要还是好生意。

比如,三大运营商,这两年走了大行情,一方面是启动估值低,变量就是愿意分配钱了。5G投入告一段落之后,资本开支减少,所以有的分,然后又愿意分,估值自然就起来了。

又比如,我参加过济川药业的调研,这是民企。公司原话是,我们之前为了发展考虑,一直在积累现金,目标是100亿,现在已经差不多了,所以明年会加大分红。这就是钱实在太多了,不好意思不分了。

很多上市公司有现金,大股东又不投项目,又不分钱,这部分如何估算,是个艺术。

大部分上市公司无法参与我们讨论的分配问题,因为他们没得分。

三、要把握分的周期

如果民企老板股份比例大,其实是愿意分的,无论从市值还是现金流来说。国企就不一样了,是薛定谔的分配,愿意分配给小股东的时候,叫做降本增效,回馈股东;不愿意分配的时候,要考虑国企担当,企业具有人民性。

去香港听中国同辐业绩会时,就能感受到,目前还处于人民性阶段。公司布局核药房,最开始在发达地区,项目ROE很高,比如一线城市,随着核药房下沉,ROE降低,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90%人群。但是当公司领导说出:“我们还要继续投入,争取100%人民群众覆盖”,就这10%的覆盖,ROE必然是低的,如同村村通,村里面只有一户人家,也要修好路,这已经不是经济问题了。当大家问到,是否做股权激励,答案是否定的时候,就能感受到,现在还是在国企担当阶段。

反观华润控股的几个医药公司,东阿阿胶华润三九江中药业,都做了股权激励,这就进入回馈股东阶段了。有句话说的好,这种激励的业绩考核,管理层都算的清清楚楚的,一定能完成,也必然会完成。以前不考核动销,只考核发货,终端价格不稳,其实是消费者得利了。现在华润以动销为考核,就是把这部分利润拿回公司,小股东能分的变多了。

同样是高端品牌中药同仁堂,北京的老国企就复杂多了。有绝对的品牌力,其利润由老龄化与品牌驱动,这个不会停。但是营销管理落后市场数年,只考核发货,不管终端;有的产品质量高,价格低,其实也都是把利润让给消费者了,小股东能分的变少了。而公司品牌被滥用的事情,其实也是股东利益被侵蚀,一想谁都可以贴牌,蜂蜜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管理层难道不知道这些,知道,只是各种因素综合下来,顾不上分配罢了。

这世界上,很多事情,大部分人都是身不由己,这个庞大的系统在往前运转,我们很难改变,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选择品行好的企业家,选择开始愿意分配的国企。这市场既不公平,又公平。

四、市场整体的分配

这部分很宏观,也很主观,我个人是相信市场的融资属性开始降低,投资属性开始上升。数月以来,虽然市场有波动,但是是一些资金结构性问题出清,国家的各种监管都是有利于公平性,分配的天平向中小投资者倾斜。房地产在人民金融资产比重必然会降低,股市必然会上升,一个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是需要的。

高质量发展时代,虽然大家EPS都低了,如果分配天平倾斜,照样会有机会。

公众号韭菜宝典同步推送。

$同仁堂(SH600085)$ $东阿阿胶(SZ000423)$

全部讨论

现在情况不是又在补贴农业么。。。不然农业也会被海外机械化大农场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