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PE

发布于: Android转发:6回复:10喜欢:4

昨天帖子提出一个问题:“截止5月10日,贵州茅台市盈率ttm32.7,五粮液23.7,洋河股份21.6。公司都是好公司,但哪个估值更低?更值得买入?”,并提到了提价权和集中权。

今天打算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

PE的定义大家都知道,市值除以净利润。简单理解,就是代表市场认为这个公司能够以当前利润连续运营N年(N=PE),N年后公司不复存在,投资者可以收回N年的净利润。

上面的简单理解,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法)的一个简易模型。它的局限条件是折现率为0、清算价值为0、每年利润完全真实并可留存,但这个明显是不现实的。

结合pe和DCF的定义,尝试换一角度解释pe,pe可能代表市场认为这个公司能够以每年真实利润按增长率为R连续运营N年(N=PE),N年后公司不复存在,投资者可以收回N年的真实利润。以上的增长率R大致代表折现率,我们取一个统一的值就是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两倍,它减去股息率后就是实际增长率。

还是看看实际例子吧。茅台最新pe33,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市场认为它至少可以活33年,并且33年真实利润年化增长率为3.9%(最新十年国债利率2.7的两倍-股息率1.5,下同)。

根据以上解释,前面的问题就可以变成这样:

(1)茅台寿命不低于33年,真实利润年化增长率不低于3.9%;

(2)五粮液寿命不低于24年,真实利润年化增长率不低于3.4%;

(3)洋河寿命不低于22年,真实利润年化增长率不低于2.9%。

以上三种,哪种概率更高?哪种可以符合预期甚至超预期?

$贵州茅台(SH600519)$ $五粮液(SZ000858)$ $洋河股份(SZ002304)$

全部讨论

2023-05-12 09:39

根据本文,PE就是市场对企业寿命的预期。对于PE明显偏低的企业(如$工商银行(SH601398)$ $中国建筑(SH601668)$ ),那是因为市场认为它的利润明显不真实或不可分配;对于PE明显偏高的企业(如$片仔癀(SH600436)$ ),那是因为市场认为它的增长率会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2023-05-17 12:48

你可以长时间对某一类人讲鬼故事,也可以对所有人在某一段时间内讲鬼故事,但是你不可能对所有人在长时间内讲鬼故事。长期低pe或许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的陷阱。市场上一定有一些人能够在这些标的上赚钱,但我只能在旁边学习观察了。

2023-05-17 09:43

对于PE的问题,如果把选股对象范围扩大到全市场全部股票,历史的结论(中外数据)是,低PE股票的整体收益率高于高PE股票的整体收益率。所以这三个票谁值得入手,入手后的收益率谁高,样本量太小,结果不好说。但如果按照概率,每个行业都取三个票,那么一定是低PE股票的样本整体收益率会胜出。因为价值投资最最最核心的问题,不是企业经营得如何(当然,选股标准起码要求部分核心财务指标是长期稳健的,但是谁能保证那个企业能成为百年企业?因此,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动态量化对比换股的方式,确保手中的投资组合绝大部分企业不出现破产),而是价格,即买入价格低于实际内在价值才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终局关键。像$工商银行(SH601398)$ $中国建筑(SH601668)$ 之类的股票,低PE的各种解释其实都是鬼故事,长期低PE只是市场周期的极端表现。这类低估稳健的企业,长期股价不动,只要业绩稳健并持续小量上升,市场终究会达到钟摆的极端周期,用更疯狂的热情去抢筹。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中去比较,收益率会稳稳超过大市。

中远海控PE2,市场认为他还能活两年?真实利润增长2%?(5.4-股息率*2)
PE不适合用来思考问题,我们在市场中投资,应当始终牢记,市场先生是个癫子。我们只能利用他的钱袋子,在他充分高估(注意不是高PE)的时候卖掉股份。PE不合适用的核心原因就是它在用市场先生的报价作为一个公司特征的主要构成部分。
另外所有的理论只要给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证伪了。我们不需要知道什么理论有效,我们只要知道什么理论无效。

2023-05-12 09:09

推荐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