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的徒弟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3喜欢:10
估得非常保守,不过我喜欢哈哈。我是考虑2027年能到50亿利润,包括巨龙贡献36亿,锂15亿左右,钾0。给12.5倍的中性pe,价值625亿,每股40元,倒是跟兄台不谋而合。这是三年后的极限低价了。
我的脑回路:
- 锂比较复杂,南美盐湖陆续会投产,供需太复杂没法预测,按10万偏高了。
- 铜按5.3万偏低了,铜矿山过去这些年品味不断下降成本已经抬高了很多,不可能回到过去的价格中枢,叠加美元印钞推升大宗商品价格,将来的5万是下限了,中枢抬高到6.5万。
- 钾受俄乌影响,如果停战价格会回落,国内本身成本就高很难赚钱,老挝拿到的资源也是高开发成本的,希望别出幺蛾子,所以钾我基本按最保守的0利润考虑了。

热门回复

用历年均价的思维没有错。但我个人认为你用这样的方法去推断未来在方向上就错了。均价法对判断极限情况下公司困难局面有一定意义。
我个人认为你的错误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考虑到通胀的因素,未来数年中国经济真正成功实现有效摆脱通缩局面后,就会有较严重的通胀,这是我们的特点,要么通缩,要么通胀,从今年起中国经济开始走向通胀是大概率的事件。二是你可能对周金涛先生的康波理论还缺少理解,对经济周期及与此紧密关联的大宗周期缺少了解,特别是对铜周期理解上有问题。现在高盛预测未来十年铜都将持续性地紧缺,如果这个预期未来成立铜可能涨到你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至少未来五年左右铜的紧缺及由此带来的总体上持续性的上涨是可以确定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在26年仅铜矿的投资收益金额就会远大于你预测的27年藏格矿业的全部净利润。三是对锂的理解你似乎也存在错误,认真检视历史是必要的,但不能简单地用历史来推断未来。锂已经由工业味精成为新的大宗商品,对锂的供求与价格周期也许才真正开始,我的观点锂价的历史对判断未来没有任何作用。锂正处在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开始。锂作为大宗商品其价格周期也许自去年开始才有真正的意义。最后你的文章中还在存在我认为的两个重大错误:一是过去的几年是股灾期间,这导致了中国股市估值的整体偏低,中国股市的估值未来几年内整体上应当有较大的向上的修正空间。二是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重构的基础只会是价值投资,能赚钱并且有能力持续高分红的公司在中国特色估值体系重构中会享有一定的溢价。藏格矿业应当在其中之列。

锂印象中看到过一篇研报,核算了南美盐湖锂海运国内的成本,虽仍高于青海盐湖,如果无关税阻拦,是会把价格线压到10万以下,大幅压缩国内锂业利润;
铜、钾、锂,任一商品的宏观价格分析,觉着难度都远远超过研究藏格一家公司。只有偷懒用历年均价了。。。

你这个问题把我给整不会了!亚钾现在是两项产品:钾肥与溴素。藏格矿业是三项产品钾、锂、铜。你把其中一个产品挑出来比,这怎么比?
单一产品比是放在现在某个年度比?还是一个月来比,一个季度来比,或者是半年来比较?
亚钾现在在产能上升期,但出了事故。既有工程上的事故,也有管理团队的大事故。亚钾未来几年股价如何完全取决于国际钾肥价格在大毛与二毛战争结束后的表现,总体上这场战争结束 后钾肥价格向下的可能大于向上的可能。此外钾肥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各国政府整体上会严格管控的,产品价格弹性是有限的。
如果放在较长的时间维度我也没有办法回复你,因为我不知道藏格矿业老挝项目未来与亚钾的优劣有多大差距,更无法判断未来藏格矿业在青海芒崖三处矿区探矿转采矿后他们在国内新增的产能有多大,国家给他们的生产配额会有多少?在新的矿区生产的成本是多少?还有未来中国政府与老挝政府在老挝会如何协调各个厂家的产能。现在亚钾拼命地扩张产能,抢占市场份额估计也我刚才提到的原因相关,亚钾的工程事故之所以发生大概也与此相关。

现在下碳酸锂的价格结论有点太早,虽然我国的盐湖提取碳酸锂今后两年可能有较大的增长,但是。需求的增长更是可观,而国内的云母锂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碳酸锂价格在10万元以下,则国内碳酸锂的产量将大打折扣。
还有一点就是盐湖提取碳酸锂的成本低,是忘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利益了,一个地方的资源开发必须给当地的人民带来福利,不能够带来福利的事情是不会长久的。其实智利的阿塔马盐湖提取的碳酸锂单纯的成本仅仅是1.6万元,其成本高是因为智利政府收取各种税收和收益金,才使得其碳酸锂成本达到14万元。现在智利政府已经将这些税收和收益金成为其收入的一部分,已经离不开这些收入了。

谢谢🙏,你提供的信息很有用,国外的盐湖提锂不会对国内形成价格优势,这个很重要。

是呀,就是看西藏的资源,批文只差最后一关随时会出消息

国内盐湖锂能有现在价格已经很好了,如果能到14万左右就是大赚!

供应端将来南美盐湖成本最低,那么他们的产量和成本决定全球价格。如果他们产量快速释放必然压制价格,淘汰云母,锂辉石在成本线下挣扎,国内盐湖锂利润也会受压制。
需求端非常复杂很难得出什么有效的指引,不排除需求会大爆发,但我觉得可能性很低,欧美现在有意开倒车。
总体保守点估计较妥。

如果你去看看这些锂矿类电池类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和一季报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栏,就会明白各个公司的存货都很低,尤其是中国最大的电池厂,存货下降三百亿,而年营收却高达4000亿,电池厂中中创新航的存货增加,锂盐加工厂则普遍存货大幅下降,工信部的对电池产能增加要扼制其实质还是担忧大厂的原料锂供应问题,不用多长时间碳酸锂的供求关系将逆转,最近雅保在中国市场公开拍卖的碳酸锂二次,每次拍卖量仅为100吨,与第一次一万吨相比缩量,惜售!惜售!惜售!

请问相比较亚钾,钾肥藏格有优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