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的“资金”生意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3喜欢:12

从2021年开始,伊利开创了一门“资金”生意,而且越做越大,见下表。

2023年相比较2019年,短/长期借款(单指借款,不含应付账款等经营类负债)增加了485亿元;虽然资金类资产也增加了522亿元(其他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里并非全部是对外小额贷款、应收保理款和大额存单等资金类资产,也包含着其他非资金类资产,这个里面太复杂啦,但推算资金类资产2023较2019年增加450-500亿元之间)。

看似增加的负债都有对应的资产,总体看没大问题,但是:

1-首先要问,这是一门好生意吗?真的有必要这么做吗?这种资金的大开大合,即使有收益,难道真的能做到“万无一失”?比如2023年报里的170亿大额存单,风险小但不能代表没风险(参见一些上市公司银行存款不翼而飞的案例)。很多大而著名的公司,比如贵州茅台青岛啤酒,短长期借款均为0,它们肯定不是贷不到款,但是也没有去做这种资金生意;毕竟企业都有自己的主业,副业再简单,毕竟非己所长,即使有一些收益,但对每年上百亿的经营利润而言,占比极少;如果按伊利经营所需100亿元借款计算,年利率3%,每年利息(最多)3亿元,对每年100亿元的利润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2-巨额的借款对应的资产不是很透明,年度报表还好些,披露的信息多一些,但也需要东找西找,比如上表中的数据虽然来源于年报,但其中一些项目也可能理解有误,我是一个几十年的财务(但能力有限),读起来也费劲,我相信大部分投资者或者一些专业的证券分析员也不能完全读懂,很多人更看到的是几百亿的借款,这样对企业的不信任和担忧就会增加;我更愿意看茅台和青啤的财务报表,也更信任这样的公司。

本人持有伊利的股份,希望伊利能在接下来的几年将目前“资金生意”减到一定程度(仅保留一部分对上下游的资金借贷),如果能将短长期借款和债券控制在100亿左右,我会对持股更具有信心。

精彩讨论

创造的股指小设计师06-04 16:33

像伊利这种大企业,有多少银行求着贷款,特别是这几年如此不好的环境。所以我认为只要借款利息和利息费用能平衡,这不是什么问题

凡人一个110206-04 18:54

以前有家美国公司叫朗讯,擅长于给上下游融资。然后一次危机,就没了。

清华的稳赚小旅者06-05 16:49

借钱,同时大额存,赚差价,也只有伊利这样的大公司才能获取资源

青山常有绿荫06-05 14:00

利息低为什么不借呢,帮助了下上游,还可以赚点利息

岭南青花瓷06-04 22:04

借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平衡,当然能不借尽量不要借,伊利应该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扶持上下游合作伙伴,有没有风险?肯定有,关键是可控。

全部讨论

像伊利这种大企业,有多少银行求着贷款,特别是这几年如此不好的环境。所以我认为只要借款利息和利息费用能平衡,这不是什么问题

万科出事后,我对不举债经营理解深刻了很多,这个学费巨大!
合适的时候,我想出清伊利股份。

06-04 18:54

以前有家美国公司叫朗讯,擅长于给上下游融资。然后一次危机,就没了。

利息低为什么不借呢,帮助了下上游,还可以赚点利息

06-04 22:04

借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平衡,当然能不借尽量不要借,伊利应该是利用自身的优势扶持上下游合作伙伴,有没有风险?肯定有,关键是可控。

借钱多正常啊,长江电力都还借钱了

借钱,同时大额存,赚差价,也只有伊利这样的大公司才能获取资源

伊利贷款这块做的供应链金融,伊利利用品牌优势拿到低利率贷款,再把贷款的钱借给上下游赚个差价,风险不大。

06-05 16:04

我觉得你再去了解一下这个负债的问题,还是不够了解

06-04 19:52

大企业信誉特别好,发债容易利率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