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对于24年的产能预测都是错误的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回复:14喜欢:12

我看了一下上半年的预测碳酸锂的文章,现在看起来大部分都非常的幼稚,距离最后的实际差很多,为什么我说估值模型没用,最主要是参数你填不对,上半年有人预测碳酸锂会跌破20,有人预测25到35波动,如果你按照这个价格来做估值模型,都会和现在的股价没啥关系,因为价格体系差太远了。所以投资难啊,不是说估值模型没用,而是填进去的数字是多少,很难猜测。

根据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透露的数据,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将达到4.8TWh,而储能市场需求也将超过1TWh。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我们需要多少锂电材料呢?

1GWH电池用2200吨左右的磷酸铁锂,一吨磷酸铁锂用0.25吨碳酸锂;三元路线一般用氢氧化锂较多,不过为了方便测算,都换算成碳酸锂当量,1GWH三元锂电池大约需要654吨碳酸锂。

1TWH=1000GWH, 假设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占动力电池75%,占储能电池90%。计算磷酸铁锂的方法是4800GWH*75%*2200+1000gwh*90%*2200=X, 2030年碳酸锂用量=X*0.25,

根据公式,首先计算出2030年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的用量
动力电池中磷酸铁锂用量 = 4800gwh * 75% * 2200 = 7,920,000吨
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用量 = 1000gwh * 90% * 2200 = 1,980,000吨

因此,2030年磷酸铁锂的总用量为:
磷酸铁锂用量 = 7,920,000吨 + 1,980,000吨 = 9,900,000吨

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关键信息,计算出2030年碳酸锂的用量:
碳酸锂用量 = 磷酸铁锂用量 * 0.25 = 9,900,000吨 * 0.25 = 2,475,000吨
因此,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需要的碳酸锂的用量为2,475,000吨。

由于储能绝大部份都用磷酸铁锂电池,2030年三元锂电池中碳酸锂用量计算方法为:

4800gwh*25%*654吨=784000吨

2030年碳酸锂总用量=2475000吨+784000吨=3259800吨

其实还要加上其他方向使用,2023年数据是约32%,也就是30万吨左右,假设增速是7%,7年以后的实际需求约为50万吨左右,也就是375万吨上下,为今年的3倍多,扣除到时候回收的部分,实际增长也将超过3倍。这其实还是保守估计,因为固态电池的变量很大,还有就是需求增速,我可能是比较乐观的一派,原因无他,自从预测新能源增速以来,每年都超预期,今年我预测是850万辆,结果现在初步结果是925万辆,现在有人预测明年是1220万辆,后年是1550万辆左右,我其实是不敢反驳的,当然我们预测的时候可以稍微低调点。但是基本上我认为是很有可能完成的,因为今年经济那么困难,这个超预期的增速都完成了,别说2024,25年,这2年还占了便宜,碳酸锂价格会比较合理,然后补贴依然还在,智能化的推进,如果25年油价再来个助攻,那么很多事情都会明朗,至于储能是否超预期,最少不会低于预期的,那就行。

市场是否会高估26年的实际需求,这个我们25年下半年再看,我觉得会,这就是市场,因为用25年的数据去推26年的增速很不合理,原因是补跌退坡,碳酸锂涨价,这种情况下26年的增速大概率被高估。

说回正题,2023年,海外锂矿产量约为77.27万吨LCE,国内产量约为24.1万吨LCE,合计101.37万吨LCE。实际需求从年初的91万吨提高9%达到约99万吨,所以今年大体供需平衡。2024年供应过剩是大概率的事情。碳酸锂大体的成本分布:回收占比约6%,成本12万元,锂云母:占比 21%,(其中外购生产比例约10%)成本9万左右,锂矿:占比58%(其中外购成产比例约28%) ,南美最低:5到6万,非洲最高9万,澳洲平均8万,盐湖提理: 占比15%,成本平均4万左右。以现货价格计算,当价格低于10万时(加上了税收和其他成本),大部分产能将面临亏损,当价格低于8万时除了盐湖提锂和南美的矿,和部分澳洲的矿,将产生几乎全行业亏损,所以因为下游需求相对稳定,所以此轮下跌的极限低点,对于碳酸锂来说可能会低于8万,由于广期货交割品的特殊性,如果现货是8万,那么期货择应该是6万5,当然首先不一定到8万,其次如果到了8万,低于8万的时间会较短,因为会引发大面积减产导致价格迅速反弹,毕竟这是一个下游增速飞快的商品。正常的话第一个碳酸锂价格的重要低点应该是24年的4月份,第二个重要低点可能是24年12月份,第三个重要低点可能是25年4月份。按照周期的惯例,本轮碳酸锂的低点可能会出现在25年1季度末。

24年预计需求约130万吨,实际供应约145万吨过剩12%,2025年供应165万吨,需求,160万吨,预计过剩3%,原因无他,剧烈的价格杀跌将有效阻止部分新增产能的延后,也可使得部分高成本产能减产或者退出市场。然后社会库存会从2周库存重新变成2个月的库存,就此一项25年就可以轻松逆转供应过剩局面,而当下现货的价格(2023年12月29日)10万元的情况下,后面肉眼可见新增供应情况下,未来半年的供需格局将最为严峻。

这是我之前的预测,根据我最近1个月的调研收货,我觉得供应要进一步下调,价格会继续跌到8万以下,盐湖遭遇环保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总供给,22年底有人说未来的超级过剩是建立在当时60万的价格上,现在是10万,为啥我说价格还要跌到8万,因为很多不信邪的厂家依然生产了很多高成本碳酸锂,现在是进退维谷,他们坚信碳酸锂会反弹,结果反弹的起点居然是8.5万,这必然造成明年1季度有大量的被动抛库存压力,包括非洲南美的新增供应也会有第一批货,当价格更低的时候,这批库存基本清完以后,那么价格会稳定在一定的区间内,来回波动了。

11月欧洲的出口数据反弹了,这直接造就了光伏,新能源最近的反弹,但是欧洲库存仍然高企,还需要2个季度去库存,而410GW的装机,和1450万辆的新能源车销量,妥妥的再超几乎所有人的预期的背后原因就是价格呗,其实我是有点担心价格体系反弹后的26年新能源增速的,还好27年钙钛矿,28年固态电池,很快新能源又会迎来一次质的飞越,会在2030年左右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所以对于24,25年这2年的增速,我是觉得只会更高不会低于预期。

但是供给会,原因就是价格跌得太快了,有个碳酸锂工厂是今年7月投产,9月底基本爬坡完成,12月就开始减产,因为投产之日就是亏损之时。我也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让我预测碳酸锂价格,然后做生产计划,我可能胆子比较大,我会预测,2022年11月碳酸锂开始跌,跌到2025年4月,2年半,价格从60万逐步跌落到10万或者更低,23年底为15万,24年底为9万,25年初极端为7万,如果企业按照我这个思维去安排生产那就妥妥的吃药了,亏损了,或者说少赚了,问题是这个预测在当时看来还是激进的,但是依然错的离谱,原因就是所有人都预判了别人的预判,想趁着价格还可以多赚一点,然后扛过冬天,导致了价格体系的崩塌超预期了。

这反过来就会导致一个事实,本年度3季度,行业开始出现大面积亏损,而这种情况将在24年继续恶化,大量产能的延后和停产,将导致之前的预测文章都成为废纸。虽然由于库存惯性,明年1,2季度依然是重灾区,但是如果你相信需求因为价格会继续超预期的话,那么24,25年的过剩程度一定是低于所有人的预期的,既然大家没有猜对23年的价格体系,过剩程度,那么所有人都预判的24,25年继续严重过剩的逻辑就是荒谬的,都亏那么多了,还要无底线扩产,老板们可都是人才,不排除脑筋发热,但是绝不愚蠢。

所以以此我调整下24,25年,碳酸锂的需求和供给预测,24年预计需求约130万吨,实际供应约135万吨过剩4%,2025年供应165万吨,需求,165万吨,基本供需平衡,碳酸锂价格维持在7-15万判断,不排除25年3,4季度去往20万,但是大部分时间会在7到15之间波动,而24年可能在7到12万之间波动,如果长时间停留在10万左右,那么到时候25年的供给将还需要下调。并且会直接导致后续新项目有所延后,从而使得26年的价格体系逐步回升到15到20万,在后面又是相对过剩然后固态电池降临,又是一轮高潮。需要提醒一句的是,随着碳酸锂回收的逐步扩大(现在是4%),这轮超速增长以后,随着电动车,增速放缓,固态电池一次性的需求增速刺激的过去,储能增速的稳定,也许29年左右碳酸锂会再看到一个价格高点,但是这也是可能最后一次价格暴利,盈利历史最高点就未必,但是估值最高点可能就是了,假设,2030年需求增加4倍,价格是20万元均价,那么现在碳酸锂的股票即使估值不变,也会有大概5倍的极端上升空间。那后面的事情好遥远,我们过几年在讨论不迟。

全部讨论

2023-12-30 15:05

您好想问下为啥现货8万对应期货5.5,但现在期货价格比现货价格还要高一点

2023-12-30 21:42

多谢分享

04-24 19:15

不明觉厉。

01-23 09:15

02-19 22:22

2023-12-31 08:27

感谢这么详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