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3
$闻泰科技(SH600745)$

海外功率半导体系列调研纪要

我们近期和英飞凌、安森美、意法、赛米控、三菱、东芝、罗姆等海外功率半导体的行业专家进行了沟通交流。以下为系列专家调研的主要内容。

首先,功率半导体下游需求有比较明显的结构性分化

结构性分化主要体现在:1)消费、部分工业类需求弱,汽车、光伏等新能源需求强,2)中低压MOSFET价格下行压力大,中高压MOSFET、IGBT、SiC等价格坚挺,例如,安森美、东芝等都比较显著的看到这个现象。
从与各位行业专家的沟通来看,消费和部分工业类中低压MOSFET的交期,较短的为1-2个月,较长大概在10个月,而新能源车相关产品交期则依然维持在1年甚至以上的时间。相应地,消费类和部分工业类的功率器件价格已经出现明显下滑;而新能源车相关应用价格则比较坚挺,并且根据交期判断,坚挺的价格趋势有望持续到明年整年。

其次,投资人对于各家功率半导体厂商SiC的应用和扩张都表示较大的关注度

SiC的衬底依然是目前行业产能扩张最大的瓶颈,所以安森美、意法都借助收购等方式,增加SiC衬底自供能力,以保障产能扩张。
从当前来看,得益于特斯拉汽车主驱的需求,意法半导体在这个领域的体量是最大的,根据专家反馈,2022年在特斯拉SiC的收入大概为5-6亿美元,预计2023年达10亿美元,并且预计未来随着产能的提升,可以批量供给比亚迪一类的中国车厂。
安森美计划将SiC的产能从目前3万片/月(6英寸为主)扩张到15万片/月(8英寸为主)。
多位行业专家也表示SiC相关产品的成本/价格有望在近两年得到缓和,主要通过晶圆从6寸到8寸的迁移以及量级放大后的规模效应取得。

第三,汽车中的功率器件,包括低中高压MOSFET、IGBT、SiC等,需求都比较强劲


汽车中需要用到功率器件的地方越来越多,单车所需功率器件价值量也逐步增加,包括但不限于主驱、OBC、DC-DC、空调、雨刷、车窗、助力转向等。新能源汽车主驱逆变的IGBT模块在200-350美元,而SiC芯片的主驱方案则在500-600美元。其他的OBC、DC-DC等功率器件/模块单车价值在几百到几千元人民币不等。

最后,这几家欧美、日系厂商在近两年的功率半导体上行的大行情中硅基功率器件产能扩张相对有限

对于硅基功率器件的产能扩张,海外厂商通常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策略更多侧重于高压、高功率、竞争较少的应用和产品。这也为安世等全球第二梯队及中国的几家的功率器件玩家留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包括产能和价格。
展望未来,这些海外功率厂商在硅基产能扩张依然谨慎,在SiC等新兴领域会相对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