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2018-曾经追过的便宜

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35回复:61喜欢:77

最近一直在反思2018年我做得最好的还有最差的在哪里?我觉得最好的就是2017年10月对风控的调整,把最大的仓位限制从8%调高到15%,而做得最差的我觉得就是应该要反思能力圈,2018年有几个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对于某医药公司我是用困境反转的逻辑,因为这个公司的产品线在国内还是排名名靠前的,但是一直以来由于管理的原因跑冒滴漏比较严重,基本可以用市净率来估值,所以我买了比较多这个公司的股份,大约都占了市值8%左右,最后等了一年也没有等来困境反转,却等来了国家的集采,大约在这个股票上亏了净值3%左右,这是我2018年亏得最惨的股票。这也给我长了一个教训,以后投困境反转的股票也一定要管理层是能证明很优秀的公司才行,对于管理层一般的公司不轻易去投困境反转,靠一个管理层持股并不能在短期内改变一个管理层。

第二个教训对于金融企业要用谨慎的态度,2018年年初,某金融企业因为董事长被查股票暴跌,我当时因为这个原因买入了这个公司,最后这个股票亏了45%,当然我买得不多,不到市值3%,对净值影响不到1.5%,这是我的分散体系救了我。但是我通过对国内外金融史的研究发现,金融企业对于股东的长期回报率并不是很有优势的,但是由于公司的杠杆率比较高,波动却是比较大,而且往往有很多黑洞无法察觉,所以以后对于复杂的金融公司还是采取回避的态度,承认自已不知道也不懂,不论多便宜也不参与。

第三个教训是关注尊重中小股东权益的公司,2018年初因为港股机场比较便宜,我从A股换了一小部分过去,这个公司一直存在大股东坑中小股东的情况,我换过去之后到现在大约亏了55%,不过这个只买了1%,对净值影响大约在0.5%左右。

通过对这三个事的反思,2019要牢记别因为便宜就动心,这三个公司我都是因为便宜而买,但对于管理层和大股东等却没有特别清楚的研究,所以以后投资要尽量做到往优秀靠拢,管理层优秀并尊重中小股东权益的公司,即使买的价格有时看错了买高了,也能做时间的朋友,而管理层差不尊重股东权益或者有很多黑洞的公司,却往往是搅肉机。


一键定投抄铁公鸡作业,30年定投轻退休组合网页链接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最大的问题不是您研究不深,最大问题是你买的太少,每次你都想买一只股票,你就会无比的认真。每次买1%,怎么可能认真。反过来副作用极大,一次次的1%如果失败,极大挫伤自信心,更不敢重仓。不重仓就会不认真,如此就恶性循环上了。

2019-01-19 09:38

难道买了海正,首航,华融。价值坑很多

2019-01-19 16:28

对不起,本韭是杠精。
本韭看了通篇,得出的认知是结果导向。
1.假如股价涨了,会得出相反结论。确实是跌了有现结论,但是,排除股价涨了的可能性,本韭觉得非常不严谨。
2.假如是戴维斯一世,会得出买金融股爽翻天的结论

本韭也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结论

2019-01-19 10:22

雪球昨天有人说困境的事——“困境反转很多时候被滥用了,困境不代表就会反转,也许只是困境的开始。比如说2014年,某V赌航运业的困境反转,爆赚了一笔,但实际上航运业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赚的都是纯投机的钱,某V没有意识到,还是振振有词赚了航运反转的钱,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把盈利悉数吐回去了。

 最后还亏了40%。”

2019-01-19 09:59

买便宜货还是得清楚便宜的原因,企业内部的人如果用自己的真金白银(而非国家或者政策给的钱)买入的话,才值得考虑。尤其在L型经济时代,部分低PE的股票也会随着亏损进入高PE的价值陷阱。

2019-01-19 13:56

我的经验也表明买看不懂的股票:不知道做什么,怎么赚钱的,最终下场都不好,

2019-01-19 11:32

投资不看经济形势看个股,注定失败。

2019-01-19 10:17

让所有的坑因为反思而更有价值
嗯,“幻想暴富,谨小慎微。皆因价值,皆为价值”——2019年,咱这个签名乍样?

2019-01-19 09:49

我和你有同样的思路,但是华融董事长被抓,我左右思考后买的信达,暴跌一波后再买,少亏很多。仓位也很分散,买的少

2019-01-19 09:36

一三肯定是抄丹神作业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