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资年度总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2023年投资年度总结

一、收益情况

2023年收益约-2.5%,连亏三年。 股票亏1%,两个帐户,主帐户不亏不赚,小帐户亏损3.4%。持有的某雪球大V的投顾组合基金亏损13%。入市十三年,共投入约100万,目前还亏损13万,还在努力回本的路上。

二、交易系统

经过这些年的无数次反复试错,觉得格雷厄姆及施络斯的方法更适合我。2022年初步形成了我的投资框架,目前的方法用几个词来概括:低估、逆向、分散、轮动。

坚持一个简单朴素的认识,股市存在周期性,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涨多了将面临下跌的风险,跌多了,机会就来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尽量回避那些大幅上涨的股票,只在大幅下跌企稳、走平,波动变小、换手率低的个股中寻找机会。尽量买在熊市、行业低谷时,通过财务分析、行业跟踪,把握行业的拐点,左侧分批买入,行业高景气、高估时卖出,轮动到低估的更具性价比的个股或市场,期间傻傻持股。用分散来对冲自己个股深度研究的不足,力求持股控制在20-30个之间,持股时间约1-3年,个股涨多了,达到目标价位了,分批卖出。

三、2023年交易情况

用了新的交易系统后,心态出奇的好,涨不喜,跌不忧,夜夜安枕。一年下来,交易次数明显降低,估计只有十几次的加仓、买入及卖出交易。

清仓股中,带来收益的是三七互娱,该股2021年10月买入,2023年6月基本上在高点分批卖出,因为买入价位太高,收益不高,约40-50%,如果没有概念的催化,可能还要持仓很长的时间。2022年底时研究了一下消费电子行业,找来雷军传记学习,了解小米集团,还发现了雷军相关的个股--金山办公,不过当时没有钱买入,后面大幅上涨。雷军注重风口,哪个行业热就追那个行业,手机热时追手机,电动车热时追电动脉,不是很放心,港股小米集团,只是观察,不敢买;后来买了科创板的传音控股,发现时已上涨了很多,分三批买,只买了第一仓,仓位很小,2-3%左右,因为仓位太小,一次卖出,没有分批,也没有卖在高位,约50%左右的收益。工业富联,只买了一点观察仓,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就突然上涨,因为没有深入研究,对个股背后的公司不了解,持股没有定力,也在上涨50%左右卖了,后面上涨了几倍。

一年中没有亏损割肉卖出的个股。买入一只股票后,只要帐户里还有可用的钱,就希望股票下跌,好能更多的买入。

自知投资水平不行,持有投顾基金来分散风险,但投顾基金并没有给我带来超额收益,2022年底时就想全部卖出,但是因为亏损,下不了手,就放着,今年亏损扩大了,供献了今年的主要亏损,基金四年来总共亏损百分之二十几。现在想来,主动管理基金就是个大号的散户,高位时发行基金,散户买入站岗,低位时散户卖出,很难做好,投顾组合的费用还不低。因为亏损及增加本金,投顾基金占比,从原来占总仓位的20%下降到11%,新的一年,无论如何都要清了。

三、一些探索

今年高股息策略比较成功。今年收益较好的大V或基金都得益于煤炭、中国移动、四大行、中石化等高股息个股,我2022年10月在雪球建仓的高股息模拟组合涨得也很好,最高时有58%的收益,引来一些人的关注,后面下跌了一些,还有40%的收益。高股息策略是被证实了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但长期来看,高股息策略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高收益,今年的高收益可能得益于“中特估”风口行情,新的一年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收益了。正如两年前,人人必称核心资产,个个是价值投资时,往往是离开的时候,用芒格的话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目前,我只是用高股息来辅助判断个股的低估程度。

模拟盘里还有ETF+可转债组合,涨得没有那么好,可转债主要是应用“双低”策略,结合到期收益等指标,看着很长时间不涨不跌,也就没有耐心了,不过到年低一看,比实盘似乎还好些;还得再研究。

五、目前持股

目前持股里有新系统形成前遗留的个股,占比约40-50%,如伊利股份中信证券美的集团腾讯控股中概互联分众传媒等,持仓超过两年以上,都亏损20-30%左右。新建仓的个股,也大都亏损,亏得比较多的是华海药业,亏损22%,复星医约亏14%等。总仓位中,腾讯及中概约占25%,医药类的也占25%,其它的分散于各行业中。

目前主要持股如下:

六、工作、学习与生活

工作很忙、很累,没有时间看书,只是听书,这几年也听了几百本书了吧,不过投资方面的书,很多都没有原创的观点,听过了就忘完了,没有记下太多的东西。

2023年基本上能坚持跑步锻炼,每个月12-15次,每次6公里左右,白天上班没有时间,利用夜间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