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 ----刘如谦篇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位CRISPR技术大牛。DAVID LIU(刘如谦),也是1位华裔,张锋的校友,94年全班第一名成绩从哈佛毕业,伯克利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创新性开启了细胞内遗传密码子的研究工作,2005年获得哈佛正教授。长这样:

上回书我们说到CRISPR初代技术横空出世,但缺点不少,精度差,且易脱靶。

因为以上缺点,我们的刘如谦同学,在2017年推出单碱基编辑(Base Editor),将Cas9和APOBEC(胞嘧啶脱氨酶)整合,能够在不造成DNA双链断裂的情况下,将A-T碱基对转换为G-C碱基对,实现对基因组点突变的定点矫正修复。缺点是并不能任意编辑所有碱基。简单的讲原先是剪去一整段基因序列,难免会有误伤,现在只修改双螺旋中的碱基,更加安全有效。(碱基即是双链中间的连接部件。不明白的话见下图)

原先是剪掉2条黑线中的部分,现在可以只编辑红色箭头部分的,是不是精度大为提高了?该技术被誉为CRISPR 2.0


2017年入选《自然》全球十大科学人物

2018年加盟药明生物科学顾问委员会

2019年推出了先导编辑(Prime Editor),在Cas9酶和gRNA两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造,一是改造gRNA,在其3’末端增加了一段RNA序列,形成所谓的pegRNA;二是改造Cas9酶,将Cas9酶的变体(H840A突变型,只切断含PAM的靶点DNA链)与逆转录酶融合,形成融合蛋白复合体。(这段我本来也想弄个图给大家解释解释,结果发现超过能力范围了….)

2020年,DAVID LIU团队又推出了不依赖CRISPR的碱基编辑器—— DdCBE,能够实现 对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精准编辑,
(之前由于线粒体基因组相对较小,缺少足够的CRISPR可编辑位点)。这为研究线粒体遗传病和治疗线粒体遗传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具。

2021年当选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

他的商业嗅觉没有张锋那么“向钱看”,不过他们应该是亲密战友,在张锋的多家公司里都是联合创始人。一家已上市,另一家Beam也在冲刺IPO了。

可惜此人出生就在美国,不然来中国创业,开个基因编辑公司,三年五年科创板上市(太符合条件了,相比金龙鱼之流),营收50亿,市值2000亿,岂不美哉。

今天就到这里,下一期来介绍娃娃脸美女,埃马纽埃尔·卡彭蒂耶(2020诺化学奖得主)。

往期回复:

基因编辑-入门

基因编辑-张锋篇

#基因编辑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