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367喜欢:28

证监会出了严防上市公司绕道违规减持的规定,很多人都觉得是利好,不排除明天高开。但我觉得长期来看也不一定。试想一下,如果大股东觉得现在的价格是物有所值,怎么可能要千方百计的去减持?退一万步说,即使大股东正常的减持,就像美股的几个领头羊那样,也没见得他们的股票崩盘,反而是屡创历史新高。关键还是这些上市公司的质量和给股东的回报。

全部讨论

你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但是历史遗留的天量造假上市待减持的票怎么办,证监会这个规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遗留问题,这样才能防止不良的大股东减持然后润走。

大V就这水平?还是为了博眼球故意标新立异?
看看你说了什么,大家说是利好,你说长期看不一定。你的意思是,这次整治垃圾公司减持,长期看不是利好?难道是利空或者对股市无任何影响的无用政策??要说短期不确定有情可原,长期是利空逻辑在哪?
就算以后大盘跌了,也不能说这个政策原因。只能说有其他更大利空对冲掉了这个利好而已。股票涨跌是无数个利空利好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政策长期看无疑是比较大的利好,只是利好能否大到压倒其他所有利空存在疑问。

必然是利好,这是修补以前的漏洞,以前大量垃圾公司上市,等他们套现完,市场都没多少钱了,就算业绩好的公司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估值修复,为什么要给这些人套现跑路美国呢?

05-26 09:19

允许正大光明、合理合法的减持,但反对偷偷摸摸的绕道减持,这是保证股民的知情权呀,是制度建设,与股价怎么走没联系。

05-26 10:20

反过来想想,假设周日又出公告大股东可以解除限制进行减持了,是利好还是利空?

关键还是A股垃圾股估值高

05-26 09:12

除了不多的一些股票之外,其它的都在博傻。

05-26 12:06

问题是很多公司上市的目的不纯,就是为了减持赚二级市场的钱。所以对大股东减持规定打补丁是正确的,比如破发行价不得减持,破净资产不得减持,分红或回购不达标不得减持,不得通过离婚扺押融券等方式变相减持等。

我自己觉得,监管目前所有的措施是给拿着垃圾公司的人拖延时间,不至于一刀轧下来。
在海外,持有垃圾股的就直接人没了,是没有精力在这发帖讨论什么措施更对的。

把规范二级市场违规减持的好政策说成是利空,有点是非不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