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分析得太好了![很赞]深刻、留足冗余,用一句话形容之:卧龙居南阳,从容定天下。海控的未来绝对是星辰大海,应该快启程了。
——————————————
最近看到一些观点和言论,正好趁着一季报发布前说说我的理解。
1.海控在手现金大于市值。
其实海控在手现金1811亿,但是下属一些公司并不是100%控股,归属于海控股东的在手现金应该是略小于1645亿。其实是小于市值的。
2.海控钱多,但不提前还款是因为当年低息借款后不好意思立马还。
海控的长期借款总金额为327亿,这里面中远海运港口的借款为161亿,占比接近50%。由于海控的现金绝大多数不归属于中远海运港口,所以这部分的长期借款得慢慢还。
但实际上300多亿借款,在未来3年内就会还去一半。3年后海控本体长期借款在50亿左右,港口在100亿左右,合计150-160亿的水平。一年的利息支出控制在几个亿的范围内。对海控这个体量来说,实际上不会产生经营风险。
3.海控现金多没用,2192亿的负债还完就没钱分红了。
事实上,这里面真正的负债是840亿的程度(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租赁负债),上半年过后,海控应该是一个负债650亿左右水平,在手现金1500-1600亿水平的企业。
4.海控应计费用很多,至少被老万藏了好几百亿,对老万怨气较重。
这个怎么说呢?作为股民,最好把这块的预期打到最低,当作没有(反正按计算器的时候也不敢把这块加上去,加上去了反而不就证明了海控自身经营不好了吗?)。海控的各种合同负债,其实把它看成为了下一年经营所需要提前准备的开销即可。
作为一个每年成本支出就要上千亿的航运企业,你说它在前一年预留拨备300亿合适还是800亿合适?我不是上帝,说多少都不客观,仅仅只是反应了心里的一种期望。
反正这个预留支出是会循环滚动的,它慢慢滚动,慢慢释放那是正常的。一次性疯狂释放,反而可能是行业遭遇重大变故。抑或是它越滚越大,反过来证明海控业绩太好了,没必要释放了。作为投资者,更希望看到哪一种呢?
5.很多新闻报导了红海危机下,运力缺口有几十万TEU,所以集运业又开始复苏了。
我真心觉得理性看待这次运价。红海危机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持续多久时间,并以什么样的方式,收尾结束,普通人没法猜测。我只知道这种新闻报导的潜台词是“亚欧航线还有几十万运力缺口,集运公司快点把家里的闲置运力都拿出来吧,这样我们货主又可以让你们低价运货了”。好吧,我只希望集运公司别出哪个叛徒,然后多开班次。其实大家手上的船真的很多。
6.海控去年退租了很多船,结果遇到红海危机,反而想赚钱船不够了,这个决策很尴尬。
真的尴尬吗?还是和上一个观点类似相同。其实船公司不缺船,关键是在运输市场开始活跃起来的时期,别自己砸自己的脚,最后变成低价甚至亏本运货。这样行业才能正常发展。
有一个指标,就是集运公司年运输量(TEU)/公司运力(TEU),这个指标大多数公司一直在恶化。我不清楚海控的经营管理层在日常运营过程中有没有适度参考这个指标,但相对其它航运公司来说,海控这个指标是近两年里退步最低的企业了,其次是马士基。那么其它的航运公司呢?“一塌糊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个指标的下降代表着航运公司造船并无法让自己提高市场份额,反而增加了折旧摊销和资本开支。这会使得在非贸易旺盛年份,船公司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
所以未来,哪家航运公司在这块控制的好,哪家就有明天。至于当下嘛,只要不是想做短差,那么红海危机先当一次性收入看待,股价能否有反应,建议按pb算,不要按pe算,能够增厚企业的资产已经是极其幸福的事情了。在危机过后还是需要重新审视运价会维持在哪个层次,再来判断后期走势。
最后发散的说一点,如果权益现金1645亿,真正的负债840亿,都清理干净后。相当于800亿现金,无负债,1800亿市值。你愿意买吗?预期它能涨到多少市值?
如果我再假设它未来5年会分红+回购800亿现金,那么今天提前除权,也就是无现金,无负债,1000亿市值。你觉得它值吗?
引用:
2024-04-29 14:21
最近看到一些观点和言论,正好趁着一季报发布前说说我的理解。
1.海控在手现金大于市值。
其实海控在手现金1811亿,但是下属一些公司并不是100%控股,归属于海控股东的在手现金应该是略小于1645亿。其实是小于市值的。
2.海控钱多,但不提前还款是因为当年低息借款后不好意思立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