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洋河股份的思考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4喜欢:7

以下仅作为记录我投资中的心得与思考。个人能力有限,很多观点并不是事实,只是我自己觉得的罢了。如果有有缘人阅读到的时候,希望保持理性思考,别被我带偏了。

本周洋河大跌,在大盘普遍大涨的时候洋河大跌,说明市场的情绪很悲观。我建仓了洋河股份,成交价好像在94.6元每股。建仓的原因,

一是:目前洋河估值已经来到了我认为的,很低的点位了。

二是:公司提高了分红率,到了70%,我建仓对应的股息率接近了5%。面对当前国债收益率,这个股息率还是很诱人的,尤其是在优秀的行业还能拿到这个股息率,不容易了。

三是:抱着对洋河未来的一丝丝幻想,因为纵观白酒行业,牛逼的公司都有起起伏伏的时候。对于这个逻辑我自己认为,逻辑很弱,可以不放在心上,如果未来成立,必定是额的外惊喜。

四是:低增速容易维持,高增速难维持。因为白酒高增速基本都是扩展新的消费场景,也就是全国化。或者走高端。相比于走高端,全国化就容易些,但是全国化也有饱和点,过了这个饱和点,增速就失去了。假如洋河未来希望五个点增速,我想实现难度就小了很多,那么算上股息率长期下来一年收益也有10个点了,也是我满意的收益。如果市场在压压估值,我会更乐意。

五是:商业模式很优秀,拥有着高端及以上白酒几乎都拥有的优势。从自身看,存货减值压力小,资本支出低,产品寿命非常长,无需太多研发迭代,未来上百年产品几乎还是这样,等等。从产业链看,因为毛利高,上游粮食涨价对他影响小。不像毛利低的,上游大宗商品涨价,自己毛利波动非常大,如果不能及时传递到消费端,自己利润受到影响非常大。从同业竞争格局看,次高端以上的白酒门槛高,一时半会不会有多少竞争对手进来,几乎是现在这几家公司在卷,未来大概率还是这几家公司在卷。从下游看大家都有大量合同负债,但是随着竞争加剧,洋河合同负债在收缩,说明东西不好卖了。

六:从财务角度,洋河财务很健康,投资也收敛了,从这个角度上看,虽然我现在还是重仓平安,但是持有洋河让我比持有保险和银行更安心。

买入洋河的原因很多,包括他财报说的一堆护城河,拥有两大名酒,拥有各种品牌优势,地理条件优势。但是细看每家出名点的白酒公司,这些护城河基本大家都有,所以说大家都有的技能,大家来竞争的时候可能不是那么管用了,唯一管用的就是它能挡着新进这个圈子的玩家,我觉得白酒更多竞争力可能在于管理层。好的也就不细说了。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光顾着看好的方面看,也要看差的方面,不然自己会对股票就会拥有过多的情感,那时候左右你的可能不是你理智的决定,而是感情因素替你悄悄的投了票。

不好的大致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个是公司自身问题,二是行业问题。

公司自身问题,在19年这两年就爆发了,以至于洋河当了这么多年的后羊腿。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一产品问题,产品过于老化,价格透明,加上产品结构的问题,导致经销商利润低,没动力去推,作为消费品渠道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因为是渠道是经销商这些是一步一步把你商品送到了顾客手上。渠道都没动力帮你去推,怎么赚钱?可能有人会想起,渠道没推力,我还有产品力的拉力啊,但是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产品自身有拉力,渠道自然赚钱,更有推力去推你的产品。

第二个问题是,渠道问题,之前洋河对市场把控非常强,渠道几乎只是它的仓库,渠道拥有很低的决策权,渠道赚钱效应再次削弱,导致流逝了不少优质经销商。

从上面两个问题看这个是影响了洋河的量。由于洋河实现了全国化,全国该有点它可能都有,记得我有年在西藏出差,很多小地方居然能看到洋河的身影,现在想想不得不佩服,在哪里你买菜很难买,但是买洋河酒可能还轻松些。

所以洋河要突破量上的问题,得来自每个点位内生增长,而不能像其他没全国化的酒企一样,能通过外延的方式做到量的增加。可能你会觉得这个我不去努力,吃老本就行,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次高端,不进则退。

其次还有个问题是价的问题,梦系列的一直不理想。不期待他手工班能像老窖一样,杀进高端市场,与茅台五粮液分一杯羹。

知道了存在的问题,我们看看洋河做了啥。

渠道改革方面 …数据来自于各研报
1. 渠道结构调整:洋河实施了“一商为主,多商配称”的新模式,减少经销商数量,优化经销商结构,提高经销商质量。这一策略旨在明确经销商的职责,厘清利益关系,减少内耗,并重建市场秩序。
2.经销商体系优化:洋河对经销商进行了质量优化,合理控制经销商密度,减少经销商之间的竞争,避免不利于价盘稳定的因素,同时扶持有实力的经销商。
3. 数字化赋能:洋河利用数字化系统提升渠道管理效率,实现产品进销存和渠道物流价格信息的透明度,帮助经销商精准掌握销售数据,有效管理库存,并减少窜货等问题。
4. 控货挺价策略:为了降低经销商库存,洋河采取了控货挺价的策略,理顺渠道价格,同时上市新产品,提高终端利润空间,从而显著改善经销商信心和渠道推力。
5. 激励机制:洋河对销售体系的考核激励方式进行改革,提升了团队待遇,并通过股份回购及可能的股权激励措施,激发团队的主观能动性。
6. 品牌和产品独立运作:洋河分拆出梦之蓝事业部和海天事业部,对不同价位段的产品进行独立运作,同时设立双沟销售公司、贵酒销售公司,实现品牌的独立化和专业化运作。
7. 渠道扁平化:公司通过撤销大区改为事业部的方式,缩短了总部与终端间的营销距离,使渠道管理更加精细化,市场反应更加及时。

产品方面改革…数据来自于各研报
1. 产品结构升级:洋河股份对产品结构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形成了以梦之蓝手工班、梦之蓝M9、头排苏酒、贵酒世家等为代表的高端形象品牌,以及海之蓝、天之蓝等中高端产品,构建起由低端、中端、次高端、高端完备的产品体系。
2. 梦之蓝系列升级:洋河对梦之蓝系列进行了战略升级,推出了梦之蓝·手工班(精品)、梦之蓝·手工班(经典)、梦之蓝·手工班(大师)等产品,形成了“一树生三花,顶天又立地”的全新布局,旨在打造“未来我来”的战略品牌。
3. 海之蓝和天之蓝改版:海之蓝和天之蓝作为中端价格带的“利刃”,在改版后利润率明显提升,经销商推力较强,通过改版提升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双名酒战略:洋河实施了“双名酒、多品牌”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洋河、双沟、贵酒作为公司三大核心增长极的发展路径,并制定了“精彩洋河、多彩双沟、光彩贵酒”的品牌定位。
5. 产品线梳理:洋河对产品线进行了梳理,清理低毛利SKU,聚焦主导产品,同时推进省外市场产品结构优化,加快梦之蓝全国化进程。
6. 品牌活动:洋河通过参与和举办各种高端品牌活动,如航天系列活动、文化音乐节等,提升品牌文化传播力和认知力。

营销方面

另外这两年销售费用也没少砸,23年广告费用直接提升了42%。

看起来,洋河很努力,该做的感觉都做了。
最后我们来看结果,对于这样大费周章全方位的改革,结果是洋河还是后羊腿,我想到了一个词语,黔驴技穷。特别是23年四季度,和24年一季度,这个业绩说爆雷也不为过。难免给我一个不好的猜想,它都这么努力了还是交出这差强人意的结果。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白酒供给量会大于经济增长,在这个存量竞争的时代,面对来势汹汹的其他竞争对手,这个后羊腿如何应对,才能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这么大费周章的改革,看到这个差强人意的结果,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市场问题吗?还是洋河自身产品的问题?我很少和白酒,对白酒酒本身的品质没有发言权,听过很多说洋河酒不行的,是广告酒,喝了头疼,但是在每年洋河300亿的业绩面前我迷茫了。继续分析是哪里问题,是洋河自身运营的问题,积累太多,改革起来时间长?还是这些改革策略本身不适合当前市场,或者改革落地不到位?作为一个非管理层,和一个没有真正喝遍所有好酒的我,我看不到更多的内部原因和行业原因,也就注定了我判断正确率可能不是太高。

对于改有个亮点,还是值得往好的方面去思考的。那就是产品高端化还在继续,通过财报里面有两个数据分析出来,第一个数据是洋河白酒销量总吨数,总吨数下降了14%。第二个是营业收入增加了大致10%,其中高端酒营收增加8%,低端酒营收增加20%。可以推断出低端酒的顿数销量量是增加的,但是总吨数量是减少了14%,说明了产品结构进一步像高端延伸,结论可能是之前重要收入海系和天系减量了,梦6+增加了。可能就只有这个能支撑起对产品高端化改革的一点希望。因为破局在于量和价,量只能依靠内生增长,价只能高端化挺近。

但是也有隐忧,就是今年广告费增加的有点超预期,单看广告费增加可能看不出啥问题,但是结合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增速,就有让人不得不多想的理由。接下来分析,为啥会多想。产品升级,始终摆脱不了,产品先要经过的是渠道,再到消费者。因为渠道改革,渠道利润个方面都有了改善,渠道更有动力去推。企业短期压货能力也更强势。这里有个问题,光压货渠道没用,没有消费端的疏通,渠道这里迟早是个会崩塌的堰塞湖。现在回过来想一想,洋河今年为啥要使劲砸广告,但是近两个季度增速很不理想,再结合下降的合同负债。背后的原因会是不是因为,渠道这里的堰塞湖到了一个很严重的地步。急需砸广告,提升品牌力,向市场疏导。如果这个想法成立,24年洋河业绩增速大致是负数,至于负多少,猜不出来,严重点-10%也不是不成立。这个猜想才是我对于未来两年洋河最怕的地方。

对于长期的担忧就是假如未来需求侧的长期不济,以及供给侧的持续扩张,这个后羊腿,在越来越残酷的次高端厮杀中,能给出啥样的答案,当然我的底线就是洋河维持住当前业绩不往下掉,之少我还有不错的分红。当然更希望有惊喜,就是需求侧回暖,竞争不是那么激烈,洋河继续保持下去。或者洋河哪天不再是后羊腿。这样猜想里面越到后面逻辑越弱[捂脸],只能当做惊喜。

关于洋河种种左右我做决定的因素,由于能力有限,我看到的因素非常不全面,甚至可能还漏掉了很多关键因素,最后导致我的决策失败。因为这些因素加上自己的心态最终决定了我的成功率。所以我能做到就是,凡事往最差的方向像,留够安全边际。还有就是不断的投研,挖掘更多的投票因素,当投票因素掌握得越多,心态处理起来也越从容,最终也助我提高成功率。当然没有谁成功率能做到100%,能做到80%成功率就已经是很伟大的投资者了,这个市场上敢于满仓一个公司的,基本都是觉得自己胜率是100%吧。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分散,不要加杠杆,因为你就算是世界顶尖投资者成功率到了80%,那么在你一生的投资生涯中,投了100次,可能失败20次,这20次里面可能一次的杠杆和孤注一掷就让你回到解放前。$洋河股份(SZ002304)$

全部讨论

05-02 15:35

持仓中白酒股只占一小部分,洋河又只占白酒股的一小部分,根据对基本面的掌握情况调整这个比例

05-02 01:02

假如人均喝一瓶的话,会变成喝两瓶吗?喝的人会变多吗?好像都是否定的。

06-04 08:54

省内有今世缘抢占份额,外有汾酒,古井贡等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是其一,其二,感觉产品营销方向不符,别的都是宣传历史底蕴,天之蓝,海之蓝,梦之蓝啥的,给人现代感,另外,产品太杂了。不了解的人,一下都分不清楚。以前的成功,可能会成为现在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