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拱壹卒》-肖星的财务思维课(6)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8喜欢:0

第六篇 弄潮资本市场,助你如虎添翼

11 企业不可承受之“重”:固定资产(投融资)
11.1 企业的投资
11.1.1 投资的类型
1 对内投资
企业的投资分为对内投资和对外投资,对内投资是指企业在自身法律边界之内的投资,也就是对自己公司内的投资,没有投到其他公司去,这样的投资通常会形成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比如房子、汽车、电脑、家具等,无形资产如商标、专利、专有技术、版权、特许经营权、商誉以及土地使用权(中国特色)
2 对外投资
股权类投资:金融资产投资分为两类,
第一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二类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前者影响利润,后者只影响资产
债权类投资:购买其他公司发行的债券或者政府、国家发行的债券,会计上称为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对外投资指超出企业法律边界的投资,就是指投到其他公司,比如金融资产投资,可以是股权类投资,也可以是债权类投资
金融资产投资应按照公允价值计价,即当时的市场价格计价,其他大部分资产按照历史成本计价
长期股权投资,比如对子公司投资、参股的联营、合营企业,除此之外还有兼并收购和反向收购
有控制权的长期股权投资(控股):一般按照50%以上的股权比例来界定是不是拥有控制权,但非唯一标准,关键看董事会或股东大会上是否有重大事项的控制权
没有控制权但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参股):一般按照20%-50%的持股比例来界定,参股情况下,我们将被投资企业视为投资企业的一部分,按照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和持股比例来记录投资企业的收益或损失
股权投资连重大影响也算不上:通常小于20%持股比例,现行会计准则被纳入金融资产
11.1.2 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
流动资产: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等
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区别
能在一个循环中变成钱的资产就是流动资产,需要若干个循环才能全部变成钱的资产就是长期资产
11.2 固定资产
11.2.1 什么是固定资产
常见的以2000元作为标准,高于2000元的为固定资产,低于2000元的为低值易耗品
房地产行业固定资产平均水平3%,说明是轻资产行业,服装行业固定资产平均水平14%,与传媒行业接近
11.2.2 重资产对企业的影响
成本影响:用折旧来记录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生产设备和厂房的折旧属于生产成本,销售场所的折旧属于销售费用,办公楼的折旧属于管理费用
规模经济:折旧性质上属于固定成本,产量越大,每个产品分摊的成本就越低,即
引发财务危机:重资产会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回收期较长,流动性较差,容易引发财务危机
11.2.3 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机制
企业在前期要进行可行性分析,其中经济可行性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据净现值是否大于零,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11.3 将重资产变轻
11.3.1 租赁和购买的区别
租赁包括两类:
经营性租赁:租金按使用用途计入本期损益或相关生产成本科目
只是获得资产使用权,实质是一种表外业务,不记录固定资产,也不记录负债,只是在支付租金的时候记录相应的费用中
融资性租赁:将租入资产作为企业固定资产核算
会计中计入长期应付款,融资性租赁既要记录相应的固定资产,也要记录相应的负债
11.3.2 租赁是否比购买更合算
租赁行为的本质是分期付款购买资产,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使资金的灵活性更强
售后租回业务,即找一家租赁公司,把固定资产卖给他,然后再从他那里租回这项固定资产。在这一过程中,资产没有发生任何物理上的改变,不需要把这项资产拆卸运送给租赁公司,只是一种财务上的安排,是一种常见的把资产由重变轻的方式
融资性租赁的总资产周转率以及利润率都要比经营租赁低,报表不好看
11.4 初识折旧
11.4.1 什么是折旧
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减损,会计上对这个减值进行估计,并且记录下来,这就是折旧
折旧是权责发生制的一个典型的体现,计提出来的折旧并不需要实际付钱给谁,只是会计上记录的一项成本或费用
折旧较多的企业会出现现金流大于利润的情况,因为折旧只是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流,所以折旧多的企业通常现金流不错,相比之下利润却不高
11.4.2 哪些固定资产要计提折旧
企业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我们称其为自建固定资产,没有完工、尚在建设的自建固定资产,属于固定资产里面的一个细分科目,加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因为没有建成谈不上减损,所以在建工程在建设期间是不提折旧的,只有在完工之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才开始提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不需要计提折旧,只有哪些自己不用也不是产品,只是用来出租给他人获利,或者持有待售的房屋才是投资性房地产
11.4.3 折旧计提的时点
如果是固定资产,就从买进的下个月开始提折旧,如果是自建的固定资产,就于在建工程完工转入固定资产之后的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当固定资产被终止确认,从终止确认的下个月开始计提折旧
终止确认:出售、抵债、与他人交换、报废
11.5 折旧的年限和折旧的计提方法
11.5.1 直线法
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分配折旧数额
每期折旧金额=(原值-残值)/使用年限
11.5.2 折旧年限
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不能低于20年,生产经营的相关工具、器具不能低于5年,飞机火车轮船之外的运输设备,折旧年限不能低于4年,电子设备比如电脑之类,折旧年限不能低于3年
平均折旧年限:用财务报表中的规定资产原值/当期折旧=平均折旧年限,反映了各类固定资产折旧情况的最后的总平均数
如果同一行业的公司,平均折旧年限的差异主要由公司实际的折旧政策差异引起的,可以用来衡量同一个行业公司的折旧政策的激进程度
折旧年限越短,说明公司想越快把折旧提完,成本费用较多,利润较少
所谓的激进折旧政策就是指折旧年限定的很长,利润就会比较好看
11.5.3 加速折旧法和工作量法
加速折旧法,即在固定资产刚开始投产使用时计提较多的折旧,之后在逐渐减少,因为这种方法开始年份记录成本费用较多而减少利润,在后续记录的利润逐渐增加,相当于把利润推迟记录了,也就推迟了所得税的缴纳,税法是不允许的
工作量法,即每年完成的工作量占总工作量的比重来计提折旧,高速公路尤为常见
折旧的合理与否,完全取决于估算的准确性,如果估计不可靠,很难说哪种折旧方法更好
11.6 固定资产持有期间的问题
固定资产的减值既会减少资产价值,又会降低利润水平
会计准则要求,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一旦计提就不得回转,但如果固定资产出售或者转让的价格超过了计提减值之后的固定资产的价值,那么事实上就相当于这个减值又被转回来了
企业可能存在出售资产之前先过度计提减值来调节利润的可能性
11.6.2 固定资产的改造、修理
改造的支出符合条件时应该计入固定资产
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由于并非企业所持有,改造部分不能单独记为一项固定资产,计入长期待摊费
修理维护保养等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而是列作费用
11.6.3 固定资产的处置
1 售卖
处置固定资产并不属于公司的营业活动,产生的收入也不是营业收入,我们称其为营业外收入(不可持续性以及与经营活动无关)
2 出租
出租固定资产可以作为营业活动的一部分,产生的租金属于营业收入
3 资产抵债
企业可以用固定资产去抵债,比如公司借100万,无力偿还,双方协商用公司所有的一栋房产来抵债。相当于把房子卖了,再拿卖的钱还银行贷款,我们称为债务重组
4 资产交换
拿自己的资产去和别人的资产交换,称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提问:分析重资产行业时,在固定资产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1 固定资产的取得方式,即购买or经营租赁or融资租赁
2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年限,即平均折旧年限
3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方法相同预计的使用年限是否一样
12 我的不是我的,你的才是我的:无形资产
12.1 认识无形资产
12.1.1 什么是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即企业所拥有的哪些看不见、摸不着却给企业带来利益资源流入的资产
12.1.2 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
高科技、传媒、出版行业以及软件行业,比如长城动漫属于传媒行业,主营业务动漫制作,无形资产占比达到15%
无形资产同行业占比差异很大,原因研发支出并不会完全转化为无形资产,大部分都费用化了
12.2 无形资产的取得
常见的两种方式自行研发和外购,也可以通过收购公司
12.2.1 外购无形资产
12.2.2 自建无形资产
研发活动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即投入的研发支出和获得的经济利益没有必然的联系
技术上的成功和商业上的成功不能画等号
“研发”包括研究和开发两个环节,研究是技术上的,而开发则是利用已有的技术对某个项目名或者产品做出的投入,开发支出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以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
12.2.3 创建品牌或商标
在创建品牌和商标时,广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投入,但没有计入无形资产,而是销售费用
12.2.4 商誉
商誉,即企业无法归入有形资产和可识别的无形资产的那部分价值。
无法识别的无形资产,就是那些除了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版权之外的无法客观地从企业整体价值中剥离出来的那部分无形资产,比如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人才储备、地缘优势、稀缺资源优势等
一家企业自有的商誉肯定是不会记录的
12.3 无形资产的一些特殊问题
12.3.1 隐性的无形资产
自建的无形资产通常不会被记录,但是确实存在,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与其真实价值差别巨大
我们能看到的无形资产基本都是企业买来的
12.3.2 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需要摊销,即在会计上登记无形资产价值的减损,而不需要实际支出现金
摊销造成利润的减少,但不会导致现金的流出,因此可能会使公司的现金流比利润看上去更好些
无形资产中,归属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也按照公允价值计价,也不需要摊销,还有一类不需要摊销的无形资产——商誉,因为它的使用期限很难估计
摊销方法与固定资产类似,最常见的是直线法
12.3.3 无形资产减值
无形资产减值与固定资产类似,其中商誉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也需要做减值测试
商誉和投资性房地产的土地使用权直接在公允价值变化中计入
长期资产减值不得回转,不过当无形资产出售时,他其实也达到了减值回转的效果
12.3.4 无形资产的转出
包括出售无形资产和将无形资产作价入股
无形资产转出因为其估值比较困难,隐藏很多问题,在观察无形资产交易时要多家分析,以了解企业的无形资产交易的真实业务还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13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金融资产
13.1 认识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投资是对外投资的一种,属于金融工具的一部分,也是会计处理中较复杂的问题
13.1.1 金融工具的类型
金融资产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第二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三类是以公允价值计量,并且公允价值变动进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3.1.2 与金融资产相关的三个概念
1 摊余成本
即剩下的那些成本,比如还没有支付的债券本金和利息
2 公允价值
当前的市场价格
3 其他综合收益
那些没有记录在利润表里面的盈亏,不会体现在利润里,也不可能被股东分掉,他们会和未分配利润一起进入股东权益中,因此创造一个新的科目,其他综合收益,本身就是属于股东权益的一个会计科目
13.2 金融资产的三种类别
13.2.1 获得金融资产时
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满足两个条件:以收取合同约定的现金流为目标,该现金流仅限于合同约定的本金和利息
股票不满足要求,债券分情况,用于买卖的不符合要求,一直持有的符合要求
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区别
同摊余成本的主要区别在于那些可能以出售为目标的金融资产能否列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类别中去
3 计入当期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区别
区别在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记录在不同的会计科目中,在资产方面一样,但第二类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属于一个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属于股东权益的项目,如果持有它的目的是交易,则应记录在第三类,如果持有它不是为了交易,则应计入第二类
第二类资产不会影响利润,第三类资产会影响利润
企业持有的金融衍生工具必须记录在第三类,所谓的金融衍生工具指的是除了股票、债券这类基础金融工具之外的那些金融产品,比如远期、期权、期货
金融资产属于第二类还是第三类应该最初持有时就应确定,并且确定之后不得再变更,除非这项金融资产的相关条款或性质发生实质性改变
13.2.2 金融资产持有期间
1 股息红利
会计记录直接会计入当期利润
2 减值
债券减值原因:债券市场价格的波动、债务人违约
第一类金融资产归根结底是历史成本,需要计提减值,特别是债权类投资
如果股权性质的金融资产被列入第二类金融资产中,其减值只会源自于价格的波动,不会有违约问题,价格波动已经在公允价值中体现,没必要减值
如果债券性质的投资被列入第二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仅仅是部分价格波动,债务人违约并不会体现在公允价值变动中,还是需要通过减值反映
第三类金融资产根本不需要计提减值
13.3 金融资产对财务数据的影响
13.3.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
采用实际利率法
13.3.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可能会造成企业利润的大幅波动,对利润和股东权益产生较大影响
14 股权投资要讲感情
14.1 认识长期股权投资
14.1.1 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
就是那些准备长期持有的对外权益投资,这是它与列入金融资产的那些股票最大的区别
列入金融资产的那些股票要么持有待售,要么不准备随时出售
一般而言,持有金融资产承担的是价格变动风险,如果是债券承担主要是信用风险,而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承担的是被投资企业的经营风险
14.1.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
有控制权的投资、有重大影响的投资、没有控制权又不具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有控制权意味着被投资方是子公司(成本法,同时需要编制合并报表)50%以上或最大股东
有重大影响一位置被投资方是投资方的关联企业(权益法)
如果和其他企业一起共同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我们称被投资方是投资方的合营企业(纳入金融资产核算,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范畴)
14.2 成本法和权益法
14.2.1 成本法
成本法下,投资的账面价值总是等于最初的投资成本,被投资企业的盈利和亏损不会反映在投资方的报表中,只有当被投资企业分红时,才会作为投资方的投资收益进行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计提减值,减值一旦计提不能回转
计提减值也可能是一种利润在不同年度之间进行转移的操纵方式
14.2.2 权益法
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状况逐年调整
14.2.3 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差异
这两种方法在利润方面的差异主要在于被投资企业的利润总额是否会影响投资方的盈利和亏损
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最多减至0,之后就不再减少了
14.3 合并报表
14.3.1 什么是合并报表
当投资方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时,投资方除了编制自己的财务报表,还要站在集团公司角度编制一张合并报表
合并报表的股东权益就等于母公司的股东权益加上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利润表最终体现为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加上少数股东损益
14.3.2 个体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关系
母公司报表与合并报表的核算主体是一样的,都是母公司和被投资企业加在一起
母公司报表是以投资活动的方式来表现被投资企业,而合并报表则是以经营活动的方式来表现被投资企业
合并报表的利润率往往低于母公司报表的利润率,但资产周转率在二者之间没有特定的数量大小关系
提问:在确定股权投资的持股比例时,应该如何考虑会计处理方法产生的影响?
在确定股权投资比例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会计处理方法、持股目的、资金实力、持股期限等
如果持股低于20%,按照金融资产来记录投资,如果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每年要对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调整,这种情况随时出售时唯一的持股目的,如果把出售当做一种选择的话,利润就不必跟随公允价值进行调整,结果就是资产的价值保持为最初的投资成本,那么利润自然不随公允价值调整
如果持股比例大约20%小于50%,同时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控制权安排,通常属于被投资企业能够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这时用权益法核算
15 带上你的嫁妆跟我走:兼并收购
15.1 认识兼并收购
15.1.1 什么是兼并收购
兼并收购其实指的两件事,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
兼并是指原本相互独立的两家或者多家企业合并成一家企业的市场行为,一般来说,兼并会存在溢价优势企业,买下其他的企业
收购是指一家企业买了另一家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从而获得了对被收购方股权或资产的控制权
主要区别
兼并之后,占优势的企业会继续存续,而其他企业则会合并
收购发生之后,收购方和被收购方都会继续存在,只是被收购方的控制权由收购方掌握
15.1.2 反向收购
它是指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了一家非上市公司,之后非上市公司却掌握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的并购现象,但实际上,非上市公司才是真正的收购方
15.1.3 企业并购的过程
并购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尽职调查,还需要关注财务风险
15.2 兼并收购的决策机制
15.2.1 美国的五次并购热潮
20世纪初期,以横向并购为主,即同行业企业之间的并购
20世纪20年代,以纵向并购为主,即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
20世纪60年代,以混合并购为主,即横向纵向同时发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杠杆并购为主,即借助财务杠杆实现收购,敌意并购的案例很多
20世纪末,以跨国并购为主,主要受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15.2.2 企业的并购动机
投资角度看,持股比例增加到能控制被投资企业时发生的股权投资行为(描述)
另一个角度,兼并收购是以购买公司而不是购买一项项资产的方式进行的投资(实质)
低估的风险比高估的风险难控制,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集中在负债上,负债的风险又集中在没有在报表上列示的负债,即表外负债(比如并购后富余人员的安置费、经营性租赁租入一项资产产生未来的租金)
并购的真实动机,恰恰是那些管理混乱的公司往往更容易成为被收购的目标
并购不仅可能让企业快速进入某一业务领域,还可以消灭竞争对手,但他会大大增加企业的风险
15.3 购受日的会计问题
15.3.1 AT&T的收购案例
AT&T公司想用权益联合法来收购NCR公司,但是NCR公司做了好多财务上的工作,让这项交易不能满足权益联合法的合法使用条件,给AT&T公司的收购决策设置了很多障碍
15.3.2 购买法和权益联合法
如果合并方和被合并方在合并之前受同一家公司的控制,那么就属于同一控制之下的企业很棒,这时应采用权益联合法,反之采用购买法
购买法
将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按照评估价值记录到收购方的报表中,收购价格高于评估价值的部分记录商誉。购受日不变质合并利润表,而在年末编制,合并利润表只包含被收购方在购受日之后的那部分利润
权益联合法
将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按照账面价值记录到收购方的报表中,一般情况下没有商誉,收购价格高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调整股东权益。购受日应编制合并利润表,年末编制的合并利润表应包含被收购方全年的利润
1 资产负债表的记录
在非同一控制情况下,收购方应将被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都按照评估价值,也就是公允价值合并进收购方的报表中
如果在同一控制下,只需要把被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按照其账面价值合并至收购方的报表即可
2 利润表的记录
在购受日合并的利润,就是从年初到购受日的被合并企业的利润,到年底编制合并报表时,利润表实际包含了整个合并企业全年的利润
3 权益联合法的“优势”
在资产负债表上不体现被收购方的资产和负债的评估增值和减值,也不需要将实际支付的收购价格以资产或费用形式体现出来,唯一体现为费用的是收购过程中的额外费用
比如房地产公司的存货——房子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建造成本,而账面价值以建造成本来计算的
16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与“空手套白狼”:融资之道
16.1 融资决策的基本依据
融资两种基本来源:股权融资(吸引投资者入股或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务融资(从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
融资决策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但其基本依据主要是融资成本的高低
16.1.1 优先使用自有资金
企业融资应优先选择内部资金
16.1.2 债务融资成本
债务融资成本比较直接,也比较容易衡量,就是它的利率
16.1.3 股权融资成本
股权的成本,就是满足股东的收益要求所付出的成本,可以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来衡量
股权融资成本高于债务融资成本,这是因为如果公司经营出现了问题,需要优先给债权人还债,而且一旦债务违约,债权人可以采取冻结公司资产方式来保护自己,所以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小,汇报也相对低
16.2 融资方式
16.2.1 股权融资方式
1 定向增发
面对特定的投资群体发行股票,这个投资群体可以是外部机构投资者,也可以是包括公司大股东在内的其他公司
2 战略引资
持股比例较低的股权投资称为财务性投资,目的是获得财务上的收益
持股比例较高 的股权投资称为战略性投资,目的是进入某一个行业或者业务领域
3 资产证券化(ABS)
出售以某个资产未来收益的一定份额,并且把收益份额以证券的形式出售
4 特定收益权转让
与资产证券化类似,但不发行证券,通过转让资产的未来收益权,将未来的收益提前变现
5 夹层式资管计划
这是通过一个资管计划向投资者融资,类似于基金,购买者把钱投给一家资管机构,由这家资管机构进行投资
16.2.2 债务融资方式
短期融资
1 银行承兑
由银行发出来承兑汇票,相当于为企业采购提供资金支持
2 短期融资券
实质是一种短期的债券
长期融资
3 委托贷款(类似私人贷款)
一种私人性质的长期借款,通过银行使得贷款合法化
4 银团贷款
由一家或几家银行牵头,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组成一个银行集团,并采用同一个贷款协议,按照商定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个借款人提供融资的一种贷款方式
5 信托贷款(地产公司常用的融资手段)
从信托公司取得贷款,融资成本高,门槛低,选择面广,数额大
6 关联方借款
向关联方借款
7 股权收益权转让
抵押贷款的一种,抵押的标的是对某公司持有的股权
8 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
抵押贷款的一种,抵押的标的是应收账款
9 特殊信托计划
通过设立一个特殊信托计划的方式把债券抵押出去获得资金
10 债务重组
同债权人达成协议以获得一些宽松的还款条件
11 债权转让
销售债权资产
12 售后回租式的融资租赁
一种分期付款的购买行为
13 夹层融资
表面上是股权转让,实际约定未来要回购,并且以差价作为利息或支付约定的利息

 #理财#   #十年如一#    #学习笔记#    $兴业银行(SH601166)$    $陕西煤业(SH601225)$    $双汇发展(SZ000895)$   

全部讨论

不是还有成本法计算投资收益,计入成本,分红计入收益,像茅台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