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6喜欢:1
从贷款产生存款的原理上来看,这么说没错。但从实证研究来看,在本国,调整准备金率或者说数量型货币政策的确能显著影响贷款意愿。货币外生的有效性还有争议(比如说大国企借了钱反手就买理财并没有增加投资),但这个货币政策的路径当前还是有效的。
引用:
2019-09-07 10:29
存款准备金是个过时的标准,决定资金需求的首先是贷款意愿,而贷款意愿主要是由投资回报率决定的。当然,为了防止不切实际的乱贷款,现在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或者损失吸收能力作为约束。把存款准备金汇率(包括之前的存贷比)调来调去,本身就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习惯动作

全部讨论

梅溪客2019-09-07 11:10

所以房产是经济的压舱石,如果真觉得高房价是个大问题,解决的办法也有,但绝不是现在这种头痛砍脚的方法

bearmimi2019-09-07 11:10

您说得对。但我觉得大水漫灌总还是会有溢出效应的,比如银行间利率下降+经济不好有些资金就会去买利率债套利,这相当于水就流向债市了;只要有息差,风险收益比够丰厚,总会有资金层层流转出来的。当然很容易营造投机需求最后搞得一地鸡毛…

梅溪客2019-09-07 11:06

受教,

bearmimi2019-09-07 11:04

经济研究 金融研究 等都有一些实证研究,作者里有央行研究局里的人,我印象中最近的好像是16 17年的文章。结论普遍是利率市场化、货币政策利率渠道必然是未来的主流,但目前数量型货币政策还能起到一定作用,大概是这样。

永动鸡2019-09-07 10:56

货币供应应该更多是内生的。不仅取决于贷款意愿,还取决于贷款能力。贷款能力要有信用做抵押。信用怎么来?一是经济要好,信用才会好。二是有其他资产做抵押。央行发的货币要出来,一定要有渠道。以前有两个最主要的渠道是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平台。一个是用房产做抵押,一个是用地方未来收入做抵押。现在这两个渠道都被封死了。降再多也不会有多少影响。水出不来。

梅溪客2019-09-07 10:52

请问实证研究是央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