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的崛起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9回复:43喜欢:28

99年的时候,我上西祠,那个时候每天挂在西祠上,就像现在每天挂在微博上一样。那个时候被加酷很开心,被置顶很开心,如果上了胡同口,那更开心,而最开心的是,左下方的红色“你有留言”亮了,发出优雅的音乐声。

现在想来,西祠的好处是,水分少,养分多;坏处是,缺乏自我的呈现,得有个个人主页才行。那个时候有个“后窗看电影”的论坛。这简直是豆瓣的前身,豆瓣的好处是人们可以群聚在某一特定电影的议题下,而不是分散在论坛的各个角落。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有了豆瓣,后窗看电影基本上寿终正寝了。

那个时候还有什么记者的家,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微博,锐思相当于长微博,只不过有了微博后,愿意写长微博的人也渐渐少了。能偷懒的时候,人绝不勤快。连我自己都不能免俗,有了微博后,博客便写得少了。哦,博客是论坛的儿子。由于论坛的众生相,缺乏自我,于是便有了博客。04年的时候,博客很红火,OMP805人手一个博客,每天写得很high。

写博客的有两种,一种是记录个心情,骂个娘,跟认识的人分享一下,大家来留个言,乐呵乐呵,这种功能基本上现在完全被微博取代了。还有一种功能是记录、表达、思考、写作,这种功能被微博破坏了,因为方便使人懒惰、社交阻人思考。

于是我也社交上了。有一阵我上开心网,觉得特烦,出来一个页面,follow了10个人,10个人都在转载一模一样的笑话,垃圾。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对垃圾乐此不疲。按我的习惯,若没什么想说的,是不会转载的,我必须要有所贡献,才会投入传播活动。后来我觉得,我不是个能够众乐乐的人。当所有人都发出同样的声音时,哪怕讲的是真理,也已形同废柴。

开心网一个最令我不爽的功能是,别人要加我为好友,需要经过我同意,那大部分都是熟人嘛,不同意也不好,于是就同意呗。这一同意没关系,关键是,不但我成了他的好友,他也成了我的好友,于是我不得不天天被迫看他在扯些什么淡,晒些什么照。但其实我压根不想加他为好友,我压根不想关注他,我也不想知道他在干吗,我对他根本一点兴趣也没有。我们早几百年不联系了,现在我也没打算每天看你在扯什么淡,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来看我每天扯什么淡。我每天扯什么淡,对他来说重要吗?

于是,我被开心网淘汰了。这个游戏规则跟我频率不对。

微博的好处是,它认清了一个事实——人际关系可以是单方面的。有的人,我想随时随地知道他在干吗,有的人吧,我只是偶尔想知道他在干吗,他如果天天来跟我叨叨他在干吗,我就恨不得毙了他;还有的人,我这辈子都不想知道他在干吗,他哪怕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也没我什么事儿。

于是我就搬家来了微博,少关注点人,耳根清净。我关注3、40个人时,这些人的面目在我面前是清晰的,这与认不认识无关,有的不认识的,关注得久了,也就觉得她的面目清晰起来,尽管她可能发言甚少,她有时给你的评论,你都会一一作答,这是一件挺温馨的事情。但如果我关注1000人,这丫的就是群氓,我只能看到一个没有眼睛鼻子嘴巴的死人头了,你还搞得清这张死人头和那张死人头有啥区别吗?

于是微博上最火的帖子永远是这样的:佛祖保佑,转;学做聪明女人,转;全球糗事排行榜,转;小小说,转;姚晨,转;潘石屹,转;方舟子,转;人大代表,转转转。我经常看到一些人早上转过一遍的内容,下午又转了一遍,过几天还转了一遍。每当这时,我都很想告诉他,这条你在几天前已经转过了,我帮你记着呢,你自己转晕了。

反正,内容已经完全被社交取代。虚拟世界已经完全被熟人社会取代。无论是微博还是博客,还是开心网,都无法替代原来论坛的一个功能是:陌生人的聚合。那个时候西祠里有个论坛叫“无厘头以人为本”。很多的人在上面写作,持续地写作,于是渐渐形成一个圈子,外面的人进来都要先拜个山门什么的。那个上面有现成的版主,但没有现成的舆论领袖,因为每个人都是匿名的,身份不明的。我想了一下,这似乎是最民主的形式。微博、开心、博客,都无法取代“无厘头以人为本”,与它最接近的其实是豆瓣。可是你看到豆瓣那个界面,就倒了胃口,只想快点搜索完电影评价,然后立马走人。

“无厘头以人为本”存在了十年,难逃愈发冷清的命运。这不奇怪,现在是社交的时代,是熟人的时代,是短平快的时代,人们需要尽快实现线上关系与线下关系的转换,才能创造财富。所以,所有的社交网络都在发明一种工具,能够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精确定位到你要找的人,然后发展线下关系;它不允许你今天写一篇文章,明天写一篇文章,今天你观察我,明天我观察你,小心翼翼,步步谨慎地结成同盟。于是,互联网的神秘感、虚拟性已经消失了。如今,你不但知道对面的是人还是狗,你还知道对面的是哪个人娘养的狗,哪个狗娘养的人。

但我觉得,这不是说现在的需求是人们更本质的需求。人其实没有更本质的需求,人只有当前最紧要的需求。人最基本的需求,莫过于食色性也。可如果一个人现在吃撑了,这个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满足了,只不过人会饿的周期性比较短,所以饭店开了那么多。医院就不能开那么多,因为看病不是天天有的需求。可是吃不到饭你饿一顿两顿没关系;病来如山倒,却是连一分一秒都耽搁不得。所以看病要比吃饭贵得多,因为你不是天天都看病。如果人生来就一天病三次,那医院会开得比饭店还多。

从这个角度来说,熟人显然是比陌生人更迫切的需求,而社交的门槛也比表达的门槛低得多。最后我们被编织进一个网里:很多人关注,但无人关心。有的时候我会怀念论坛。你知道明天会看到哪些人一起来,但你不认识他们;他们不真的存在,但他们又存在;你可以想象他们,你觉得他们让你感到安全,尽管它只是假想的安全。

这是一种隐秘的需求。2000年的时候,很多我的同龄人都有这样的需求。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没有熟人,更没有需要通过联系以获得利益的熟人,我们在社会上的位置是动荡漂浮的;无需应酬任何人,也不怕被时代淘汰,因为我们年轻。现在2012年,经过一纪,我们在社会上已经有了清晰的、甚至是僵化的位置,人们喜欢这种真实的安全感,而陌生人是危险的,想象力是更危险的;我们还有了自己的家庭、生活、事业,时间被杂碎的人事填得满满的,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支付给虚拟的世界。就好像一个男人如果20岁的时候成天打魔兽,你大概还会觉得丫将来长大了会成为陈天桥;但如果一个男人30岁了还成天打魔兽,你除了觉得他不务正业,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更准确的形容词。

网络从一个虚拟的世界,变成一个比真实更真实的世界,用了短短十年。甚至我现在恍惚觉得,人们制造虚拟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变成真实。原本虚拟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是平行存在的,现在它们俨然已经化为一体,而那早期虚拟的美好,就好像海市蜃楼一样,从来未曾存在过。

翻版了现实生活的网络,也翻版了现实生活的权力结构和游戏规则。你可以天天在一个叫做“爹妈皆祸害”的小组里骂爹妈,但不能天天在微博上骂爹妈,骂得久了,也没人来理你了。你得想法得当,行为得法,你不能让你的朋友们觉得你是神经病、抱怨狂,你得显得天天向上,至少不可以颓废得太久,不然别人都嫌你污了人眼珠。

有的时候,我拿着电话,开着MSN,挂着微博,却觉得世界仍然空空如也。有的时候,我会什么都不信。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病了,而微博让我病得更重。网络的世界太过亮堂,亮堂到我反胃呕吐的时候竟找不到一个下水道。

全部讨论

2012-05-16 22:59

呵呵

2012-05-05 21:34

写得真好!真实感受啊!

2012-05-05 18:06

微博是即时通,广泛弱互联人与人;开心是友邻录,看了别人有声色的小日子自己也有了活头;博客是日记本,很多思想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豆瓣是兴趣小组,有兴趣的时候组一组。我想说的是,人们的需求不是被替代而是被细化逐一满足,选择多了不必要苦逼成这样,矫情..

2012-05-05 17:43

最早混网络的时候,也认识一些网友,时间久了也见面,一起吃饭。但是网友毕竟是网友,跟同学同事不一样。那种纯粹的友情,真是令人怀念。

2012-05-05 17:31

哈哈哈哈,有意思。不过我挺喜欢豆瓣的界面的。

2012-05-05 16:43

十年来,看着网络长大

2012-05-05 13:38

这么好的文章,师奶居然错过了。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放佛回到了12年前。

2012-03-14 13:53

确实如此,微博被更多看作营销手段而非传播手段

2012-03-13 01:16

互联网的根本效用是提升信息流动效率+扩展信息流动边界。为人们满足信息获取+信息交流需求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用过并感恩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们某方面的需求。没人想结识一个对对方没兴趣,没需要,没话题的家伙。如果仅仅想找个地方呕吐,那这一定不是个值得吐槽的问题。问题是吐了之后想和人说道说道,而这个人又必须有耐心听下去,能理解你的话,最重要的,他最好别知道你是谁,这才不会影响到你的真实生活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