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估值体系之四:理解了人,才能理解估值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5回复:1喜欢:18

很多人希望构建出一个模型,或者是拟定一个公式,用最简单形象的方法来判断一只股票的估值。但投资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这里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从数据到数据的推导,就效率而言是提升的,可一旦犯下错误,就随时可能前功尽弃。著名的长期资本就是例子,即便有多位诺贝尔获奖者助阵,但在短暂辉煌之后,照样毁于一旦。

反过来,我们倒是可以用更加原始,但也更接近估值本质的简单方法,来对估值进行理解。PE=P/E,这是市盈率的定义,也是我们理解估值的最直接方法。公式变形后,可以推导出P=PE*E,也就意味着一家企业,如果它现在的PE保持不变,那么投资者未来的投资回报率,就是它每股收益的复合增速。由此可见,影响投资收益率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一个是每股收益的变动,另一个是市盈率的变动。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对于比较成熟的行业,借鉴于个股的历史市盈率或者是其他市场同类企业的市盈率,我们可以通过市盈率回归的方式,结合公司业绩的变化,来对未来的投资收益率进行动态监测,以此化解用简单的股债利差数据,所无法解决的时间问题。

但对那些快速成长的行业,还需要结合行业发展的可能性规模,以及现有和潜在的竞争格局,才能完成对企业现有估值的定性分析。之所以是定性分析,在于快速成长行业往往都是新兴产业,市场缺少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只能对其进行动态理解,不断通过经营中的数据变化,来调整对企业未来的盈利性分析。

在这个公式中,有PE和E两个变量,而未来的P也是一个预期值,是投资回报率的转化,所以这个公式如果要在未来的预期时点成立,就必须是三维的而不是平面或者直线,换句话说,估值必须是一个体系才有意义,简单的线性外推无异于刻舟求剑。

这个体系的核心是E,也就是每股收益,它本身对PE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和PE一起决定了P。各种估值方法或者公式,本质上都是对E的预期。有些看起来非常精妙的方法,其实本身都是空中楼阁,一旦E出现较大偏差,就会出现明显甚至致命的错误。

而对E的研究,单纯从数据层面,并不能得出最关键的敏感因素。只有建立在产品、技术、竞争、经济环境和行业趋势等基础上的企业研究,才有机会让我们更接近未来。而对这些因素,最终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人,这就需要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进行深入理解了。这里所说的“人”,并不是仅仅指消费者,还要包括决策者和监管者。此三者的关系,在不同行业里会有不同的变化。

有些行业是消费者影响决策者,决策者又影响监管者的。这样的行业更加市场化,大多来自于完全竞争环境。其行业平均估值的波动性相对较小,代表性较强的是消费行业。研究此类公司,关注点主要在销售端。

也有的行业正好相反,监管者影响决策者,决策者又影响着消费者,这样的行业往往具有资源稀缺的特点,代表性较强的是地产。此类行业的平均估值波动性相对较大,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更加直接,对供给端的研究更有意义。

其他行业,或者是行业属性不同,或者是发展阶段不同,会处于两者之间,有些离前者近一些,有些离后者近一些。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在理解其估值的时候,都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这是经营的根本。

投资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个具有多元化内涵的复合学科,唯能极于情故能极于剑,理解了人,才能理解估值。@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传说巴2022-11-17 14:32

需要一个实际例子展示这种估值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