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消灭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166喜欢:43

上个月,也就是5月17日那天,出了一系列政策救楼市,包括国企出资收购住宅,首付降到15%,公积金利率下调到2.85%......

到今天,政策出台刚好满一个月,正好今天统计局发布了各城市5月份的房价数据:

新房,几乎全在跌,环比4月,跌幅普遍在-1%左右。仅仅上海、太原两个城市在涨,上海比较扎眼,环比涨了+0.7%,同比涨了+3.8%。

二手房,全在跌,70个城市无一幸免。新房涨势比较好的上海,二手也环比跌了-1.3%。

看起来效果并不明显,这种加大杠杆、降低利率的方式并不能刺激大家买房。而且这还是官方给的数据,实际成交价格大概率更加惨烈。

我之前在上海租的房子,22年最高价格是13万一平,现在最新成交价是8万,2年跌掉-40%了。这不是个例,大多数小区跌幅都在-30%以上。

想象一下,1000万的房子,2年变成600万,这酸爽程度比A股还刺激。这还不算贷款和装修,把这两样加上,2年前买房的人已经亏麻了。

对了,大家好奇上海新房为什么一直在涨,有点类似A股打新,上海这边新房是限价的,比如22年某楼盘二手价格是10万,政府会人为把新房价格压到7万,造成35%的倒挂。某些红盘,倒挂程度可以在50%以上......

所以即便这两年二手跌了,新房还可以提价,但今年倒挂基本被消灭了,如果行情还是上不去,上海新房也很难撑住。

房子、股票,这两年和中产相关的两大资产被锤的最惨,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很多没扛住,失业断供,成了城市发展的燃料。

.......

今天A股依然绿油油,两市中位数-0.75%,成交额7500亿。

盘前,央妈公布最新MLF利率,依然维持在2.5%,降息预期落空。所以今天大盘直接就来了个-0.5%的低开,如果昨天村里没有加班辟谣转融通的事情,估计今天会跌的更惨。

盘面上有种冰冷的感觉,即便手里的票今天涨了,第二天也大概率会跌回去,半毛钱持续性都没有。就拿短线情绪标杆来说,只要是最高板,断板后基本都会爆杀。比如最高连板的华闻集团,今天反手就是一字跌停。

对了,最近ST那边非常热闹,一只ST洪涛,一只ST巴安,都是股价十几个交易日低于1元,马上就要面退的票。两家公司的董事长使出浑身解数保壳,ST洪涛是在公众号发消息,说自己在规划股权转让,准备引入新的大股东。还发表公开信卖惨,说自己钱也亏光了,还倒欠一堆资金。

ST巴安的董事长则通过增持来保壳,这段时间来来回回增持了100多万股。

最终ST洪涛保壳失败,ST巴安今天20cm涨停,明天如果涨18%以上,就能暂时保壳成功,如果没到这个涨幅,那么就会触发股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1元,面退。这票明天博弈估计会很刺激,可以围观,但不建议参与,如果明天1元保卫战失败了,那杀进去的钱至少得腰斩。

不过从结果来看,市场还是更认同真金白银保壳的,那些打嘴炮的保壳方式已经不管用了。

------

消息面:

1. 今天公布了最新消费数据,5月同比+3.7%,符合预期。细分来看,服装+4.4%,烟酒+7.7%,食品+9.3%,日用品+7.7%.....衣食住行看起来都还行,但现实的体感没那么好。

金银珠宝-11%,这个比较有意思,说明金价虽然上涨,但购买量反而是下跌的。

通讯器材类+16.6%,消费电子看起来非常不错。

汽车是-4.4%,汽车也卖不动了。

2. 巴菲特又减持了港股比亚迪,持股比例从7.02%降到了6.9%。从2022年8月24日开始,巴菲特已经连续14次减持比亚迪。

3. 退休人员养老金同比上调3%。这几乎每年都在上调,20年之前每年上调5%以上,这几年在4%左右,今年涨幅最小了。给我的感觉是,退休金涨的比我工资还快。这事的收益群体自然是养老金最高的那一批人。

........

其他就没啥了,无穷六绝七翻身,七月能翻身吗?

精彩讨论

香农资本06-18 08:04

为毛退休金一直这么涨?还嫌民间的税收不重吗?

AMSD06-18 14:38

退休金上涨应该按绝对值,不应该按比例。比如3000涨300,10000也涨300。这样对于低收入的退休工人更温暖。如果按3%,退休工人连100元涨幅都没有。而不缺钱的公务员们,每月能涨3/4百。

DAVADCEN06-18 08:18

它们自己占大头你说涨不涨?

千江月0906-18 08:10

去年一年,股市里亏掉50%的人大有人在。
房子已经跌的很温和了。

看好股市的新人06-18 17:35

收入会涨吗?人口会流入吗?房租会涨吗?如果都是“NO”,那么没有涨的任何理由。

全部讨论

为毛退休金一直这么涨?还嫌民间的税收不重吗?

价格走势,不建议看新房,要看二手房。新房和本月推盘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这个月高价盘的占比提升,加权平均的价格就会上涨,而二手房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二手房也是加权平均价格,但属于市场自己走出来的加权平均价格,即便是高价房这个月成交占比提升了,也说明二手房买家购买相对高价房子的意愿提升,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06-18 14:38

退休金上涨应该按绝对值,不应该按比例。比如3000涨300,10000也涨300。这样对于低收入的退休工人更温暖。如果按3%,退休工人连100元涨幅都没有。而不缺钱的公务员们,每月能涨3/4百。

支撑房价的应该是租金,支撑租金的是普通人。年租金最多乘以20倍,就是房价的上限。

政策出台到,看房,成交有半个月的时间。所以还是看6月数据怎么样吧

06-18 08:10

去年一年,股市里亏掉50%的人大有人在。
房子已经跌的很温和了。

1000万元的二手房,大家的平均成本在50万元,再跌80%都没事。

06-18 08:25

13跌到8万 100平要我800万 加上利息要收我1000多万 我上哪儿去抢那么多钱

面值退市就是个奇葩,不是可以合股拆股吗?

美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74年,中国的我们高估一点,就按66年算吧(按国标设计寿命50年,看新闻30年不到的都好几个了),每年折旧1.5%,一个千万的房产,一年折旧就是15万。我看这些买房的,好像不计算折旧似的,就好比70的林青霞,和20的林青霞,是一个林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