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lix爱复利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9喜欢:24
于兄的文章直击要害,逻辑清晰,数据详实。我再补充一点牧原走在无人区的案例。我是做合成生物学的,自从2020年开始,合成生物学的VC投资一直在风口(但是选品难,放大难),当我听说牧原也在搞合成生物学的时候,也是大为吃惊,搞清楚它原来是微生物发酵氨基酸,想降低氨基酸的成本,补充饲料中的氨基酸,减少豆粕的使用。原理上,不管是做“minimal饲料,还是类似于我们补充维生素的保健概念”都是合理的。这一个切入口比很多现在的合成生物学公司都更加落地,不是讲概念。生物制造和合成生物学是大国竞争的高地,是国家意志(我们与国家科技部和发改委经常递交材料),牧原的确在战略和细节行动上领先其它养猪公司太多。$牧原股份(SZ002714)$ $养殖ETF(SZ159865)$ $天康生物(SZ002100)$

热门回复

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
1、新股烂发、再融资烂融、经济悲观预期、对外关系等对A股估值的打击;$沪深300(SH000300)$
2、养猪行业疫病情况、死扛意愿(对高猪价的幻想)及死扛能力(负债率);$养殖ETF(SZ159865)$
3、牧原高速发展后新面临的管理瓶颈问题、自身的融资盘问题;$牧原股份(SZ002714)$
4、行业各公司成本口径迷雾重重,让大家无法判断未来格局,差的没法证伪、好的无法证实,给了游资炒小炒差的空间。
未必罗列完全哈,影响股价的因素太多了,目前个人觉得1-3所列因子要么已经price in 甚至过度,要么就是悄然出现转机,至于4,我目前做的不就正是剥开成本迷雾,用肥猪头均来还原群雄的本来面目么[狗头]

格大是做合成生物学的啊,我也研究过这个行业,$华恒生物(SH688639)$ 就是用合成生物法搞酰胺酸的,完爆了$梅花生物(SH600873)$ ,近两年也随着$牧原股份(SZ002714)$ 低蛋白日粮推广带来的氨基酸需求大增,跟着吃了一波红利。(梅花生物的球友请轻喷,梅花在赖、苏、色氨酸上仍然是很屌的存在)
牧原当初赠送股份给西湖大学,秦总也成为他们校董,除了支持我们中国的顶端教育外,我猜也是看中西湖大学在生物学研究上的实力。
所以说呢,唉,养猪这个行业各个参与主体的素质差距实在太过撕裂,很魔幻,一小部分全盘西化、安于现状的已经算是好的了,大部分就是想来赌一次高猪价的,完全没有对行业的敬畏之心,而优秀的公司却丝毫没有懈怠,还在不断地探索未知领域、突入无人区。
至少我研究过的行业里,实在找不到参与主体这么撕裂的存在。哪位球友找到了类似行业和我讲下,我很感兴趣的

中国合成生物学的主要参与者本质上还是之前做生物发酵的一群人,这一块科研和产业链都是中国的优势。合成生物学其它更具有想象力的方面,中国还是明显落后于美国的,也没走出成熟赚钱的产品。华恒和梅花这几年业绩都不错,但是对他们的估值我就认为参考制造业就好,但是制造业里面有更便宜的公司,所以我认为这些没有太多超额收益。我也算是与合成生物学领域产学研很多大佬都打过交道,A股合成生物学上市公司里面我最看好凯赛生物,但是现在还是下不去手。所以我到策略就是,自己的工作干合成生物学(有挑战但是有成就感),自己的钱投资就选确定性高的[大笑]。

看了兄台的系列雄文,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感谢!您讲到的”养猪这个行业各个参与主体的素质差距实在太过撕裂,很魔幻“,我也是感同身受。记得看过 好像是 2022年的养猪业大会各个养猪大佬的讲话,明显感觉到秦总降维吊打其他养猪的老总,不是讲话本身,更多的是思维,远见,认知。这也坚定了我一直加仓牧原的信心,但这几年牧原的股价走势,确实是让人备受煎熬,要么就坐电梯,要么就是不断下挫,而那些看似垃圾的养猪上市公司,却一路不断创新高。真是不知道我哪里错了,难道不应该走价值投资的投资理念吗?有可能是A股的中国特色,不知道。我现在也只能坚守,希望能看到收获的一天。

这么来看的话,似乎还是期货简单一些?
这个位置拿个对冲仓,等趋势确立如何?

期货是需要把握准确的时间的。把握趋势融资,去计算价格到来的时间,很难!

梅花感觉不错,能赚钱,愿意分钱回购,行业格局已定

我粗略的以为只要能确定在底部并趋势向上,就用对冲策略做,低到一定程度平掉空,持多干等

牧原不行,头均估值高[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