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被讨厌的勇气》:被讨厌的勇气帮助我们重获自由和幸福!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1

1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这一段话,曾经在网络上特别流行,出自被誉为“香江贼(才?)子”的陶杰的著作《杀鹌鹑的少女》。


流行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这种论调特别有故事性和画面感,容易被人所接受,里面所描述的场景和情节,常常出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剧中: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和选择,深深的影响和造就了他的未来,在命运之手面前,所有个人的努力和改变似乎毫无意义。


对此,这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讲到:“如果站在佛洛依德式原因论的立场上,那就会把人生理解为基于因果律的一个长故事。何时何地出生、度过了什么样的的童年时代、从什么样的学校毕业、进了什么样的公司,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

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不同,阿德勒的心理学所秉持的是完全不同的“因果律”。阿德勒认为,人的生活方式(含义广泛,包括人生的状态、性格、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因此,在阿德勒看来,所谓过去经历对现在的消极影响,不过是人们为了现在的某一“目的”服务的借口而已。

比如:很多人经常会讲,“如果我当初能够考上明牌大学,现在就会过上富裕的生活”,在阿德勒的学说中,这不过是为自己不愿意改变贫穷现状这一“目的”所找的借口而已。

对于所谓的“过去的束缚”,阿德勒的心理学更强调求诸于内,而不是归因于外。因此,重要的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

所以,相对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观点,阿德勒心理学是一种“目的论”的观点。

2


在某年的春节晚会上,郭冬临曾经演过一个小品,名字叫《有事您说话》,大致的内容是,为了能够得到别人好的评价,郭冬临总是显示出无所不能的状态,大包大揽帮助很多人去做很多难度很大的事,因为能力和资源有限,自己在其中承受了巨大的委屈和压力。

当然,小品中为了戏剧效果有很多夸张的情节。实际上,我们经常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希望能够达成父母或者领导的期望,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甚至为了达到这个结果,不惜压抑自己的喜好和天性,甚至于委屈求全,给自己也带来无穷的烦恼。

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讨好型人格”;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称某人是“老好人”或者是“好好先生”。但是,无论给予他们何种命名和归类,这类人的大致表现基本上都是相同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而这一切的行为,都和别人以及人际关系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阿德勒提出,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这个看似武断的概念,其实直指本质,如果不和其他任何人有关系,大概就不会产生这些烦恼。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阿德勒称之为“人生课题”,总的来讲,必要的人生课题大致有三个: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

在阿德勒看来,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也很简单,阿德勒将其概括为四个字——“课题分离”。

所谓课题分离,就是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的划清界限。并且要做到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

对于个人而言,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并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发现,前面所提到“别人的评价”、“父母或者领导的期望”、“他人的认可”,全部都是“别人的课题”。而你去考虑这些问题,就是没有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对于课题分离,换个角度来讲,就是不仅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实际上,按照阿德勒的学说,即使是“己所欲”,也应该“勿施于人”。

现实中,我们没有进行课题分离,不是我们不懂或者不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勇气,进行课题分离势必会被其他人讨厌和排挤,本质上,很多时候,我们是缺少一种被别人讨厌的勇气。

只有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我们才能获得幸福和自由。一旦拥有了这种“被讨厌的勇气”,我们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缺少被讨厌的勇气,主要是因为担心这样做了,会导致关系的崩塌。仔细想想,如果一段关系因此而崩塌,那么这种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缔结,由自己主动舍弃也无所谓。实际上,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之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因此,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是“勇气心理学”。

3


征服欧美文坛的华裔女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的处女作《无声告白》一书的封面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书中,成绩优异、作为父母掌上明珠的女孩迪莉娅,在别人酣睡的深夜走向了湖面,最后溺水而死。迪莉娅的死因很简单,父母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形成一个巨大牢笼紧紧捆绑着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在哥哥考上大学逃出家庭之后,她再也无法想象如何继续面对父母……

迪莉娅的死,就是缺少被讨厌的勇气。

所以,我认为《无声告白》一书,大概是阿德勒心理学最为生动的注释。

沃伦-巴菲特一直在强调内部记分卡的重要性,在他看来,如果你对自己满意,那么对你而言,一切都不成问题。拥有了内部记分卡,只追求自我的内心满足,就可以完全无视外界的评价,就拥有了被人讨厌的勇气。

4

笔名为“动机在杭州”的朋友,为本书所写的推荐序二非常好。

动机在杭州讲到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无论这些束缚的形式如何,都是心灵的束缚。阿德勒心理学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

他提到了我们面临的三个主要的心灵束缚,除了上面提到的“过去的束缚”、“人际关系的束缚”,第三个就是“关于未来的束缚”。

关于未来,很多人目标远大,只是将达成目标的之后的生活视作人生的开始,而在此之前的生活都被视作“临时的人生”。这种观点,只是把现在贬低为实现未来的工具,真实的情况是,“现在”是我们唯一真正经历和拥有的“现实性人生”。

蔡锷的《曾胡治兵语录》中,记录了曾国藩讲过的一段话:“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更为大家所熟悉,在我看来,曾文正公的这段话,大概就是阿德勒心理学关于未来态度。

如果做个总结的话,曾文正公所提到的“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和阿德勒的心理学一样,谈及未来时都更强调“此时此刻”的重要性,并告诫要“活在当下”。

如同本书的作者岸见一郎在书中所讲:“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你是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假如认真地活在“此时此刻”,那就根本不会说出那样的话。”

2019年10月6日,我还不知道阿德勒和《被讨厌的勇气》,基于自己的感悟,在朋友圈中写下了下面这段话:

这几十年来的人生经验告诉我,自由和幸福的秘诀无非是管理好两个期待:摆脱别人的期待和降低对别人的期待。无法做到前者,就无法真正的自由,人生就会被别人想法劫持;无法做到后者,会经常愤怒和失望,就无法真正幸福。

看完这本书之后,再看这则朋友圈,感觉当时的感悟也还挺深刻。

最后,感谢 @C4Cire 的荐书。

全部讨论

2022-07-16 15:32

赞~,不知道为啥,我现在才看到这条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