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所知的新能源和理想汽车

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1喜欢:0

#理想汽车赴美上市# @今日话题

关于新能源车的讨论很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不重复那些耳熟能详的讨论,我从一个消费者角度,说点不同的。 我认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是不应该区分对立起来的,它们都是一辆车,消费者购买时,如果基于情怀说我就要一辆燃油车,或基于尝鲜说我非新能源车不可,都是不理性的,同样是车,无非是产品力和售价的比拼, 在我看来,价格是一切对比的核心。 我们看月度和年度各车型的销量能够验证这个逻辑,豪华品牌的高端高价车型,并不是厂商的主要利润来源,比如奔驰GLE这款车,它的底盘已经10年没有更新了,这款车在全球的销量可能都覆盖不了它的研发费用。而低一级的GLC,销量就好多了,技术换代也很积极。消费者买车是在价格区间内选择更接近需求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GLE的价格下沉到GLC的区间,消费者的选择会发生改变吗? 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传统车企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我是理想one车主,之所以买它,就是因为它32.8万的价格落在我的预算内,这个价格买一辆5米中大型SUV,等同3.0T的动力,对标x5,Q7,GLE这样的级别,同时综合油耗还更低,车机更先进,随着ota还能持续保持一个新鲜度,直营销售,直营维修,市场里这样的选择可以说几乎没有,理想是独一份。

特斯拉model3的价格和理想差不多,但是我对空间有需求,对suv有偏好,model3都不符合,但是如果它再降10万,落到20万区间,我愿意为了好价格而降低需求,所以你看,对于广大普通消费者来讲,价格就是核心,model3国产降价后销量大增,卖的最好的就是标准续航不带自动辅助驾驶的乞丐版,也印证了这一点。

蔚来也是一款好车,我认可蔚来的产品力,纯电动车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电池的成本和重量,蔚来的全铝车身一直被吹捧,但其实全铝车身对用户没有任何意义,它是为了减轻大容量电池带来的整体车重而被迫的选择,同时提高整车制造成本,es6乞丐版售价超过35万,即使是这样,蔚来公司的整体毛利率还是负的,在我看来这样的经营不可持续,蔚来很清楚自身短板,就是价格,所以它们推出了baas,把电池和车身分开销售,蔚来的未来到底如何,要看baas计划能否提升销量,改善公司财务状况。我的观点是谨慎看衰,因为蔚来选择的这条路太难了,即使有国家对于换电政策的支持,这个商业模式仍旧太重资产了,一边合建超充站,一边自建换电站,然后车电分离出售,等于公司提供免息贷款,回款和现金流非常之紧张,资本性支出非常之重大,很难。

而理想对于30万以上车型补贴取消的事一笑而过:减少的8500元国补由公司自己消化,终端价格不变。

售价核心这个逻辑背后还有两个重要线索,一是李想回答方三文,软件层面上不会有一家垄断,二是厂商利润来源还是卖车,而非增值服务。

以前,现在,未来,都是运营效率决定一切,在这一点上,我对李想的经验和能力有信心。

理想汽车也存在一些问题,我说说我所担心的几个。

一是产品单一,单一品类的销量我觉得是有天花板的,而不同品类的天花板是单独计算的,所以适当增加产品线是有助于整体销量提高的,理想招股书披露的下一款产品是更大的全尺寸SUV,这一路径我也谨慎看衰。

二是经营细节上的,理想企业价值观我很认同,但是对市场宣传的策略上表现不佳,比如它宣传自己是一辆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我觉得这个宣传方向是错的。理想作为一辆可以加油补能的汽车,抢夺的是燃油车市场,而不是电动车市场,应该宣传这是一辆双电机驱动的混动燃油车,这样是不是在销售上能够更差异化,更有竞争力一些?

三是理想对于扩张速度的一些误判,比如本来计划年内开20家门店,后来发现有问题了,没有门店覆盖的城市销量要差很多,于是调整计划,开60家,这个纠错还算及时,但也暴露出理想在财务上的过于谨慎,过于追求财务安全,这个问题可能也有前期融资困难的原因,随着上市扩张问题应该得以解决。

最后是软件层面和其他车企的竞争,主要是特斯拉,也不排除传统厂商的追赶,据我观察包括宝马,凯迪拉克,沃尔沃在内的传统厂商,他们的车机软件和辅助驾驶进展速度也是很快的,这条赛道非常关键,理想这家新造车势力能否在未来三五年脱颖而出,至少占据一席之地,还未可知。

全部讨论

2020-07-29 08:49

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