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2回复:0喜欢:8

新冠刚爆发的时候朋友曾经问过什么标的回报的确定性(!)最高,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做口罩的”,但也没有真的仔细去看这个行业的公司。最近稍微靠近看了一下,从其中一个玩家的无纺布【指不由经纬编织而成,以针轧机械或梳理机械处理各种纤维原料,用高压形成或粘合生产的一种布状物,原材料为PE无纺布或PP无纺布,产品为消毒药水胶布,口罩,卫生棉,纸尿布,农业用布,和环保购物袋等】入手,再到硬塑和软塑包装,还是有一些惊喜的,尤其是塑料包装这个行业本身。

首先,这个行业的标的只要上市早的,基本都是长牛股(要不就是被整合并购掉了)。比如$阿普达(ATR)$ ,74亿美金的市值,算上分红30年年化收益12.8%,目前自由现金流收益5%,业务里也有增值分配系统(主要是泵,关闭阀和气雾阀);又比如$Silgan控股(SLGN)$ ,58亿美金的市值,算上分红25年年化回报13.6%,目前自由现金流收益6%,这个公司是两个大陆罐头(Continental Can)跑出来的员工,Phil Silver和Greg Horrigan在1987年建立的,不久之后因为产品出色得到了Del Monte食品和雀巢的单子,由此发展起来,公司53%营收来自金属容器,36%是真空密封容器,11.4是塑料容器;Sealed Air (SEE),78亿美金的市值,算上分红28年年化收益8.15%,6%的自由现金流收益,一半是食品护理,一半是产品护理;Sonoco Products (SON),中文叫索诺科产品,58亿美金的市值,算上分红40年年化10%的收益率,5%的自由现金流收益,其中一半是消费品包装,40%左右是工业纸包装(特殊薄膜,丝绸,纸张及其他木制品),剩下是医药健康和保护类包装;最大的是2019年美国这边二次上市的Amcor,180亿美金,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场于1860年代建立的纸磨坊公司;$Berry Global Group(BERY)$ 算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案例,2012年上市以来年化15%左右,之前的所有者是阿波罗资产管理,目前大概11%的自由现金流收益,主要是因为债务杠杆远比同辈要高。其他同辈的债务/市值大概在1/3-1/2,而Bery 75亿美金的市值对应95亿美金的负债(其中12亿美金是LIBOR浮动负债)。

其次,这类公司的稳定性出奇的好,不光是盈利能力,更是股票波动性,属于十足的低波异类,即便是金融危机期间在估值上也没有大幅的下调,具有极强的防御性。

这是一个长坡厚雪的行业,就算是Bery这样的大玩家,在硬塑和软塑包装行业的全球市场份额也不过4%,行业正在经历洗牌和整合,因此是有关注的价值的。

纸板包装在港股上市比较多如玖龙纸业理文造纸,又如美国上市的WestrockInternational Paper,但包装行业增速最快的也不是纸板。

包装一共分为五类,分别为软塑(增速4.7%每年),硬塑(增速3.1%每年),纸板(增速2.6%),玻璃(增速2.1%),金属(增速1.4%),其中软塑的全球市场规模1610亿美金,硬塑的全球市场规模1820亿美金。

除了上面的第一点,即产品所在的赛道增速快之外,之所以这些公司能长牛,还有什么“诀窍”呢?

第二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下游客户 -- 其下游客户是消费者(即食品饮料)与医疗健康/药用品公司,这些公司占Bery营收的65%左右。这些客户本身盈利能力强,其次这两个赛道自身增速强且稳定,所以上游的盈利和股价稳定性,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下游极端的稳定性。

第三点,由于消费者和医疗健康都是和民生高度相关的,因此他们在每个国家选的供应商都需要有相应的监管和认证。这是纸板行业所不具备的。这些上市的塑料包装企业本身就有不小规模,有全球的供货能力,因此对于下游来说,最简单且容易执行的办法,自然是找具有全球供货能力的供应商,因此上下游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共生关系。

第四点,这些包装的成本占下游COGS的5-10%之间,产品质量很重要,而成本占比并不是特别高,外加下游盈利稳定利润率高,对价格敏感性程度有限。所以尽管塑料包装50%的COGS都是树脂而树脂和油价强正相关,但70%的供货协议里都有浮动价格机制,可以把原材料价格上涨转嫁到客户身上。

第五,由于设计变化小,且需要前面说过的各国认证,与消费者相关程度高,因此客户留存也高,通常大于85%。

第六,尽管有些人说塑料不环保,但这是个误区。首先与金属,玻璃等相比,塑料的能量密度(energy intensities)更低;第二,塑料本身是可回收的,很多玩家都在做这件事。

基于以上因素,这个行业可以出不少长牛股。

-----------------------------------------------------------------------------------------------------------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公司不会是超级复利机器,因为:

首先,尽管是包装行业增速最快的,但行业增速还是只有4%。

其次,下游跨国药企和消费品公司的议价能力还是很强的(我们可以看到行业内去年利润率都承压了),而且由于产品还是同质化程度较高,同时出于保护自身供应链的需求,下游会选取两个甚至更多的具有跨国规模的供应商。

选取多个供应商有两个直接影响:第一,上游对下游议价能力减弱;第二,如果发生并购,那么是会丢单子的。比如A和B都是X的上游供货,A把B吃掉了,X就会把B的单子砍掉去找C来替代B保证多供应商的结构。

短期逻辑上,最近一年股价承压是因为强美元(对海外营收负面影响),以及后新冠时期的需求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