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5

嘉里物流沟通记录:

$嘉里物流(00636)$ 原来是只做货舱的生意,是嘉里建设下面的。2011年之后才开始做物流,增长很快,2013年分拆出来。当时所有的货舱都拿到上市公司上去。所以这个资产负债表不一样,重资产。虽然在中国有7000个同事,不少的点,但客户呢不是主要做中国的客户。在做中国客户的时候竞争没有比较优势的,所以单纯做国内品牌的物流生意,不好做。因此客户一直主要是国际品牌(Samsung, Sony, LG, LVMH, Gucci),因为在全世界58个国家都有点,都是嘉里物流的公司,用同一个系统。我们的客户在中国泰国越南西班牙都需要我们,所以我们可以服务他们,我们定位是香港总部的,亚洲为主的国际物流公司。这些大的品牌都是把我们当成亚洲很好的合作伙伴。

为什么没有$康捷国际物流(EXPD)$DSV估值高呢?因为一方面我们看上去资产很重,资产负债表很多货舱。另外我们的public share只有34%(但管理层和员工4w多人,没有一个家庭的,全部用职业经理人。董事席可能会有一些家庭的成员)流动性一直在下降。GIC占6点几,美国一个公司和我们换股,有2%的股票,还有淡马锡之类的,但他们只买不卖。所以这里是有流动性折价的。另外一个是自由现金流。做地产出身,喜欢拿货舱,有地产的基因,盖仓呢前两三年都拿不到任何钱。之前就有好多钱被锁定在仓库上。认识到了要从地产的基因从国际物流公司的基因。当然,拥有一些资产也不错(LV的包包在香港就放了30万个包包),但总体还是要往轻资产的方向发展,从2017年就开始转型了。把非核心的业务和资产都卖掉,把现金拿回来投资核心业务。现在准备再出售2个香港货舱,能拿到10亿港币的利润,一部分拿去还债,一部分可以用来利用新冠去收购。自有的面积有2600万平方尺,香港目前还有7个货舱(包括2个冷库),准备卖两个普通的Warehouse,之后还剩下5个仓库。香港的面积一共是400万平方尺,但占价值一共是70%,香港的货舱比美国的房子还贵。7个货舱大概是值90-100亿。2000港币/sq ft,但市场上4000也容易卖到。走轻资产路线,规模扩大,自由现金流产生能力变强,希望拉拢和EXPD和DSV的估值差。

嘉里物流的控股股东最出名的就是保守。用来处理债务的是gross gearing(total debt/total equity)。外面用的是net gearing。我们内部要求gross gearing不超过50%。过去最高是43%。现在只是34%左右。用国际标准是用net gearing,只有12%。所以是非常低的。有20%的无形资产,是因为我们做并购的时候一个premium,并购标的都是轻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就是一点应收账款,客户关系和人才都是无形资产。越南速递公司,资产很轻,合伙人是越南的空军。一开始买下来很开心,他们是空军,他们拿到的东西我们拿不到。越南是个很长的国家,南部到北部要坐飞机。我们说能不能找一个地方方便做物流呢?空军找了一个很好的离飞机很近,走路就到。五年前的合作,做了两年很开心,空军退休了,用同样的系统和公司image开了同样的一个,抢了我们很多的人。18年做了几千万的impairment,交了学费。今年5月买了越南最大的一家last mile私人公司,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了。

业务上主要是B2C和C2C。台湾基本都是零担;泰国生意主要是last mile速递,搞分拆,已经在泰国的网站上已经有了;中国帮ecommerce的fulfillment,仓储,pick&pack,但不做last mile,交给顺丰和三通一达去做就行了,volume不够,要做500万件才能break-even,在泰国120万件可以赚3个亿的港币。

全部讨论

2020-10-24 06:48

在做中国客户的时候竞争没有比较优势的,所以单纯做国内品牌的物流生意,不好做。因此客户一直主要是国际品牌(Samsung, Sony, LG, LVMH, Gucci),因为在全世界58个国家都有点,都是嘉里物流的公司,用同一个系统。

2020-12-03 13:00

如果打不赢国内的对手,国内那些对手们出海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