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深圳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FROM:电影《移动迷宫》剧照(美)

这几天深圳发生了两件“大事情”:

一是全球招商大会盛大举行,书记&市长联袂站台,这也是作为先行示范区的深圳首次向世界招手。

一是多个社区和中介地铺涉及联手操盘,哄抬楼价,被列入黑名单。

这两个事件,如此巧合的纠结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深圳。

……

说“熟悉”:

是因为“开放”一直是深圳的城市标签和精神内核,从边陲小镇,到现代都会,深圳的经济和城市奇迹,离不开“开放”这一宏大的时代主题:

我的城门常打开,来了就是深圳人……

而在先行示范区的伟大蓝图中,开放,进一步开放,依然是深圳立足未来的不变的一个重要主旋律。

说“陌生”:

是因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在不知不觉间,深圳的阶层界线,以及利益格局已经如此刚性。

越来越多小区业主抱团发起“资产保卫战”的背后,是这座城市超过半数、近1100万常住人口,依然寄人篱下,居无定所。

……

全球招商大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现场签署投资意向超过5600亿。很多官媒和自媒体、当然也包括老百姓,为此雀跃不已,差点就要“厉害了我的圳“。

然而,细看一下签约的项目名录,含金量似乎值得商榷。

深圳,对于国内乃至全球顶级企业&机构以及新一轮先进生产力的吸附力,也许需要时间进一步检验。

但去年以来,深圳商办写字楼空置率的持续攀升以及随之而来的租金跳水,大量30%“红线”内的工业区和工改项目,入驻率严重不足------ 产业萎靡和转移的步伐,早已经迈开。

……

土地换产业

这个在深圳“三来一补”和“产业转型“时期曾发挥积极作用的举措,其效用,是否已经日渐式微,其导向,是否已经不合时宜?

如这些年的总部基地发展战略,从后海湾到超总湾、从留仙洞到龙华枢纽区,其筑巢引凤的成果,可以说均与政府初衷和大众期望,相去甚远。

即使是如火如荼的、曾宣称拒绝“房地产“化的前海中心区,目前能看到的,也更多的是显形或隐形地产商的身影,战略性总部和新兴产业的聚集,依然镜花水月。

……

在深圳的城市发展史上:

有那么一些年份值得铭记:1979年的蛇口拉开了经济特区的序幕,1992年的小平南巡,奠定了进一步开放和改革的大局。

而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的举办则推动了深圳第一次大规模的腾龙换鸟和产业转型……

还有2005:

这一年,深圳的楼价开始迈出了爆发性增长的步伐,并一直持续到今天,均价增幅已达十数倍。

房价的快速上涨,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逐渐改变了无数市民和企业财富创造和资产增值的方式,而有房&无房而形成的阶层鸿沟,也不断被放大。

……

房地产巨大的财富效应

不仅让地产商和炒房客如痴如醉,也让不少企业、甚至知名企业开始“脱实向房”:

迈瑞,在后海湾总部基地建成了深圳最贵的豪宅,如新天下,彻底转身成为了目前“北硅谷“主要的地产供应商,如信义,早已经是本土极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地产开发商……

这些年,大量“定向出让”的总部和产业用地,都在或多或少的被地产化,这是一个不容漠视的事实。

而在“十年创业苦,不如买套房“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主和创业者,加入了炒房大军。

经济低迷&楼市亢奋

这背后,是深圳占比高达96%的民营企业,投资意欲和比重的持续下降,以及大量商办和园区的空置。

……

当然

在市场化的语境中,我们无法从资本、还是人性的角度,去过分批判企业或个体“逐利”的本性乃至合法性。

但却又无法否认这样的一个事实:

房地产,正在这座城市,从地理、财富、阶层乃至个体发展等维度中,构筑起一个又一个的“围城”,并悄然改变着这座城市的精神特质。

楼价的上涨和房产资产化自然有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使然,这无可厚非,也不可逆转。

然而,当房子成为一个城市和大众的主要议题,当很多企业的发展目标,从占领市场,变成了“如何搞块地”,当无数人起早摸黑,为的不再是梦想,而是上车和供楼。

这多少让人觉得哪里出了什么问题。

……

土地是财富之母

这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的经典论断,也曾被马克思的《资本论》所引用。

可见,无论姓资还是姓社,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如何善待和善用土地,都是一个非常考验当权者和所有者的超级命题。

业主联手控盘固然应该谴责。

那么,各种名义的“地产化”浪潮,是否,也到了应该反思和克制的时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