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回复@高股息之家: 支持一下老杜
我感觉很多人的问题是可能没学一本系统性的教材,类似于《证券投资学》、《证券分析》这种
就会觉得只要看自己看的那本书特别牛逼,懂一个角度就够了。其实那些书都是投资学框架内的一部分,人家默认周期基本面估值资金偏好成长性这些都分析了没问题。
比如巴菲特默认买的是1000的茅台,不是2700的茅台,所以茅台成长性无敌啊。格雷厄姆默认买的是3块钱的中石油,不是3块钱的恒大,所以烟蒂真香。
就类似一个人没学过语文,然后到处说你听说过唐诗吗,你听说过押韵吗,你知道押韵有多牛逼吗?就这个感觉。//@高股息之家:回复@高股息之家:作个总结吧:很多人是人云亦云,根本没读过这几本书,只是在媒体或大v的文章里得到了某种印象,便据此侃侃而谈,十分可笑。
比如,一提到格雷厄姆,他们脑海里便跳出“捡烟蒂”三个字,就浮现出一副“老古董”的面孔。这里的差距有多大,真正读过《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两本书的人自然知道。可是那些无脑的巴芒信徒们,先入为主地就认为巴芒更为“进化”,更为“高级”,若格老地下有知,恐怕也会被他们气得吐血。
连你们膜拜的巴菲特,他也膜拜格雷厄姆,你一个根本没读过其著作的人却看不起格老,你算什么东西呢?
《证券分析》为啥被称为“投资者的圣经”,为啥至今仍畅销不衰?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易变,什么都容易被忘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尊称他为“祖师爷”、对他推崇备至?归根到底,你认真去读一下,只要你读懂了,就会明白这些问题的答案。
还有人留言让我多读点书,唉,我敢打赌,他心里一定藏着另外几位大师的名字,“不屑于告诉”我。然而,我想说的是,我每天都有在读书,不仅在书房里,床头伸手可及的也有几十本书,豆瓣上的书我几乎是按评分扫货回来的。那些想当然地认为我没读过几本书的人,可能是觉得:她怎么还喜欢这个过时的老爷子啊,她没见过啥世面吧?她不知道巴菲特已经从猿进化成人了吗?
我不仅读书,而且每读一本书还会写读书笔记,结合实战来写。真正读书的人,他的知识、他的经验,会体现在实战操作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投资本质的把握和面对市场起伏的心态上。可以说,对于一切韭菜的心理和行为,他都了解,但是他说的话却常常被韭菜们看不起——他们连格雷厄姆都看不起,你还能指望他们有多谦卑呢?
总而言之,大家不要嘴炮,脚踏实地去做投资,拉出五年十年的清单,看看自己的成绩,再对比自己所推崇的理论,看自己是否真的学有所成。有些人看不起格雷厄姆,唬得人一愣一愣的,还以为他多厉害呢,结果他的依据只是“巴菲特比格雷厄姆赚得多”——我还以为是你比格雷厄姆赚得多呢!说话总把大师的成绩当成自己的成绩,继而去鄙视别人,这是这帮人的通病。
@雪球创作者中心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创业板指(SZ399006)$
引用:
2023-12-16 11:45
在阅读《证券分析》时,我常常感叹:我们经常争论的一些问题,祖师爷早就言简意赅地解释清楚了。但他声名显赫的徒子徒孙们并没有遵守。
中国的投资者,深受巴芒思想之“害”——巴芒是伟大的投资者,但我们选错了学习对象。
正如芒格讨厌西格尔一样,我个人不喜欢芒格,我没有从他那里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