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iPhone转发:1回复:20喜欢:11
银行股投资的尽头是招行
历史数据上,招行堪称最好,没有之一。
估值上,招行也堪称最低,没有之一。
在未来的发展上,招行也依然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12月,中央党校董艳玲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提到:消费是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力。世界主要经济体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多在70%以上,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55%,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顺着这篇文章的观点可以推论,在今后GDP盘子中,消费拉动作用将会跑赢投资的贡献。消费是居民的消费,对应银行的资产端是银行零售,投资是企业资本开支,对应的是对公贷款和债券股票等直接融资,银行资产负债表跟随GDP结构调整,因此,虽然这两年遭遇了困难,但大方向上看,零售跑赢对公这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招行的战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在信用成本和周期性上,零售也会有更多的优势,零售的风险依赖于居民的现金流量表,居民的现金来源是非常多元易于转型的,俗话说,活人不会让尿死。而对公的风险依附于企业的现金流量表,一个企业的产品不再受欢迎了,真的会让尿憋死。这就造成了对公和零售在周期性和信用成本上的巨大差别。
$招商银行(SH600036)$

全部讨论

招行主要做我们小微企业,这都是正在被预定消灭的,招行没前途

人人张口都说招行好,可是看这两年招行套牢了多少人?市场上能赚钱对股民来说就好,其它的都扯蛋

有关零售和对公在信用成本和周期性上的区别在过去两轮资产质量下滑的过程中表现的很明白。第一轮是2011年后制造业不良大爆发,把银行业拖累个半死,而零售端资产质量保持稳定,第二轮是房地产业覆灭,而按揭资产质量保持稳定。这两轮危机都是生产端出现问题,消费端却保持稳定。生产端和消费端本质上属于一个经济循环的两头,向这个经济循环提供资金即可以从生产端也可以从消费端,消费端不好傍大户,但优点是资产质量和周期性更好。

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我们不仅最终消费总体比例低于世界,拆开来看,居民消费上的差距又要比政府消费大得多,今后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大头在居民消费。消费和投资是内循环的双发动机,消费占比必须提高,内循环才能实现,对消费提供金融支持具有极高的投资确定性。

非常赞同看法,可以说把复杂问题通俗化了@屋顶上的猫大人

01-14 09:01

最后活人不会让尿死语句不通,可能少了一个憋,建议可以修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