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售12.18万,荣威D7以A级车的价格卷入B级车市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日,荣威全新 D 家族首款车型 D7 正式发布,作为 D 家族首款产品,荣威也是给出了足够诚意的售价,D7 混动车型全系纯电续航 125 km 起步,而起售价只要 12.18 万元,纯电版起售价 14.38 万元。

现阶段付 1000 元订金还有 7 重上市权益,EV 车型订金 1000 抵 7000 元、DMH 车型也有抵 5000 元的权益,进一步拉低入门门槛。增购、置换、金融免息的权益也是应有尽有。此外,D7 还赠送了 6 年或 15 万公里的整车质保和免费充电桩及安装服务。

当然,荣威 D7 在这个价位中不乏众多竞争对手,插混的秦 PLUS,纯电的 Aion S 和增程的深蓝 SL03 等等车型。想在这样的市场中搅搅局,荣威 D7 有备而来。对于荣威来说,这一炮必须打响。

荣威D7 DMH 搭载了上汽最新的 DMH 混动技术,百公里亏电油耗只要 4.3 L。EV 版以上汽专为纯电车型打造的星云平台为底座,智己、飞凡等多车型都基于该纯电平台,在底盘、安全、躺式电芯等等多方面都极具竞争力。

从荣威 D7 公布的价格来看,荣威给 D7 这辆定位 B 级车的产品,定出了 A 级车的价格,从最近各家价格战的反馈来看,如果产品力足够,这种便宜又大碗的方式总是屡试不爽的。

所以,荣威 D7 够大碗吗?

省油!省油!还是 xx 的省油

燃油经济性是很多消费者转投新能源车的理由,而荣威 D7 把混动系统的经济性做到了极致。

荣威 D7 DMH 由上汽机电一体化珠峰架构打造,全系标配一台最大功率 82 kW、最大扭矩 135 N·m 的 1.5 升自然吸气混动专用发动机、一块 21.4 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一台最大功率 105 kW 的 P1 电机以及一台最大功率 150 kW 的 P3 电机,BUFF 叠满。

而且这台 P1 电机采用了沉浸式油冷设计,冷却效率提升 30%,电机持续功率达到峰值功率的 80% 以上,发电效率更高,这也意味着具备更高的油电转换比,进一步降低用户的用车成本。

荣威 D7 的 DMH 版本并没有为了降低售价而选择更小的电池,全系 CLTC 125 km 的纯电续航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家庭的城市代步需求,进而降低用车成本。

当然,长途出行或者缺少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对于混动车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其发动机又是重中之重。荣威 D7 搭载的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 43%,压缩比达 16:1,两个关键数字足以证明这台发动机优秀的性能。

混动结构方面,荣威 D7 采用 P1 + P3 电机构成,是目前混动市场燃油经济性最强的一套方案,高速场景中发动机直驱,城市代步情况下发动机变成串联进行供电。不同的工况,对应不同的软件标定,其目的是始终都让发动机保持在高效区间,榨干每一滴油。

光说不练假把式。

前段时间,中汽信科和中汽研昆明检验中心举行的 2023 年混合动力汽车极限挑战赛中荣威 D7 的成绩分别是:亏电油耗 4.61 L/ 100km、极限能耗 5.61 L/100 km、怠速震动 0.286 M/S² 和纯电续航 142 km。

其中亏电能耗和怠速震动是全车系第一,极限能耗是中大型插混轿车第一,纯电续航也是同级第一。

从挑战赛中不难看出,荣威 D7 DMH 对于极致能耗的追求,上汽强有力的研发能力也让这一切变得货真价实。

躺平做纯电「优等生」

纯电轿车的痛点在哪?

让我最先想到的是,地台高。由于电池包平铺在底盘上,这进一步挤压了车内空间,对于轿车来说纵向空间本就弱于 SUV 车型,所以后排乘客经常会感觉到地台高。很多纯电轿车的解决办法是掏空脚底电池,上汽的解决办法是让电池「躺下来」。

得益于魔方电池的「躺式电芯」技术,魔方电池厚度仅为 110mm,是行业最薄最「躺平」的电池之一。电池越薄,对乘员舱空间的侵占越小,减少地台对乘坐影响的同时,进一步释放头部空间。

为了追求更优的乘坐体验,荣威在 D7 的云宿座椅上花了不少心思。

上汽联合权威机构采样了全国 3000 多人,构建了一套国内首套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在构建这套数据库的时候,荣威发现近 35 年来,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长了近 9 厘米,女性身高增长近 6 厘米。因此,为了乘坐舒适性,D7 的前排座椅长度达到了 380 mm,属于同级别第一梯队水平。

同时,有着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的加持,D7 的座椅更贴合国人腰部曲线,满足舒适性的同时有出色的支撑性。并且 D7 的后排靠背角度可以做到 28°,相比同级别车型多了 3°,进一步提升了后排乘坐的舒适性。

优秀的后排舒适性离不开出色车内空间,这又不得不提到星云架构,星云架构是专为纯电车而生,售价超过 30 万的智己 L7 也是在星云架构下诞生,纯电架构天生的长轴距优势进一步保证了后排空间。也正是纯电架构,让荣威 D7 EV 采用后驱布局,并且后悬架采用五连杆设计,进而提升操控乐趣。

当然,星云架构的优势非常全面,上汽作为出口大厂,在架构设计之初对于安全性就有着极高的追求。以躺式电芯举例,在安全方面 Ta 是怎么做的?

首先,「躺」下来。电芯在设计时都会考虑发生热失控后,防止爆燃的问题,所以每个方形电芯上都有一个泄压阀,如果是立式电芯出现热失控时,泄压阀向上,这对于乘员舱来说有一定的安全威胁。

其次左右两侧的电芯接触面积变小了,在更加节约隔热材料的同时,热传递的通道也变的更小,同时还有水冷系统进行双重保险,进而防止因电芯热失控发生骨牌效应。

最后则是自动泄压的防爆阀,即便是车辆出现严重碰撞,快速释放电池包内的压力,让气体降温降低气体喷射的概率,从而增加逃生时间。

当然,魔方电池具备 7 * 24 小时远程监控体系,也就意味荣威 D7 的电池全天候有人帮你监控着,如果出现异常情况会立马联系车主。云端 BMS 在豪华车型中很是常见,但与荣威 D7 同价位的车型中,能够实现云端 BMS 的车型屈指可数。

此外,荣威 D7 EV 搭载的魔方电池已经通过了高于国标的双针刺实验,还经历了包括火烧、短路、浸泡、碰撞、挤压、跌落、灰尘、盐雾在内的「折磨」,这有赖于电池管理系统防患于未然,但独有的躺式电芯结构也功不可没。

DMH 超级混动为荣威 D7 提供极佳的经济燃油性,星云架构和魔方电池的加持,为荣威 D7 EV 打牢地基。接下来有个世纪难题,配置如何抉择?

最佳方案

先来看看配置表。

看完配置表之后,荣威 D7 卓越版的表现颇为均衡,DMH 的卓越版(13.18 万元)相比超越版(12.18 万元)新增了可开启式的全景天窗、麂皮内饰和座椅、前排座椅加热、高保真 10 扬声器、前后一体侧安全气帘、360° 全景影像、透明底盘,仪表从 10.25 寸升级到了 12.3 寸,仅仅 1 万元的差价看起来还是诚意十足的。

DMH 旗舰版(14.18 万元)则提供了 L2 级辅助驾驶,以及主驾大躺、靠背通风、副驾电动调节(老板键)等座椅舒适配置。

这里要提一下荣威 D7 这套 L2 级辅助驾驶的表现,通过类星频道的实测,LCC(车道保持)功能非常稳定,不会出现画龙的情况,小曲率弯道应对也是游刃有余。ACC(自适应巡航)也是完全可用的状态,纵向控制较为细腻。

如果你的用车场景中,长途或者高架占比较高,这套 L2 级辅助驾驶的性价比还算不错。如果你是新手司机的话,AEB 自动刹车、FCW 碰撞预警、LDP 车道偏离等等主动安全功能也可以提升不少的安全属性。

再来看看荣威 D7 EV 的配置差异,纯电版本的入门车型(510 后驱卓越版)在我看来已经满足日常需求,和 510 后驱旗舰版主要区别在于座椅舒适配置、12.3 英寸的仪表盘以及 L2 级辅助驾驶上,如果对于辅助驾驶需求不高,那么 510 后驱卓越版足以满足你。

当然,如果是北方用户对纯电车型有需求,可以考虑 610 后驱旗舰版。610 后驱旗舰版采用宁德的三元锂电池,冬季抗衰减能力也要强于磷酸铁锂电池,提供更好的续航能力。

总结来说,D7 DMH 车型如果有家充桩,日常城市代步用电足以,长途出行油耗也是可圈可点,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里程高达1400km。当然,如果你的高速占比极高,D7 DMH的油耗表现也会省下不少真金白银,再配合上旗舰版本的 L2 级辅助驾驶可以大幅降低驾驶疲劳。

对于 EV 车型来说,纯电的特性让 EV 版本拥有更优秀的动力、更好的底盘和更贵的价格。610 旗舰版由于三元锂电池成本更高,所以产生了明显差价,日常城市代步个人认为 510 后驱卓越版即可,不过 1 万元的差价可以换到更大的屏幕、副驾电动调节和一套还不错的辅助驾驶,性价比也还不错。

从荣威 D7 DMH 和 EV 两款车型的定价中,看得出荣威诚意满满。各车型在动力和悬架等机械素质方面并没有做出区隔,仅是在舒适性配置上为用户提供选择,荣威 D7 的各个版本都具备各自的特点,合理的定价也让每个车型都不鸡肋,不管低配还是高配都有适合的用户群体。

荣威 D7 这次从产品实力到产品定位定价都保持着高水准,不难看出荣威对 D7 的重视程度。也正如发布会所说,荣威 D7 有着 B 级车的空间,B 级车的价值和 A 级车的价格,12 万的 「BBA」,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