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隽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40喜欢:2
今年的纯医学检验很可能过50亿甚至60亿,70亿都有可能。静态看估值有些低估,动态看低估的有些厉害。
我的观点和10年楼主基本一至,就怕自己的思考漏了什么。
球友们来找漏吧。[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围观][围观][围观]

热门回复

2023-07-07 15:13

有这种情况,但医院有很多是做不了的。最大的一线三甲大约可以做1000种,中小城市的三甲大约能做500~800种,而第三方可以做3000~4000种,为了降成本和降费用更该大力发展第三方,但医院要这一块价利润所以放给第三方的只剩医院自己做不了的了。这才是第三方检测看到的最大阻力。社保为降费下命令把检验和医院分开的话第三方就大发展了要。(类似医和药分开)

其一,第三方检测中,传统项目各个医院要自己做,为了创收,没有以药养医后。因此,只有特检可维持增长,但这个增长不是爆发式,百分之二十左右就不错了。其二,新冠35亿应收,会逐年回款,还要打折,直接影响未来两到三年利润增长,而且数额较大。其三,商业模式差,应收款占比太高!

2023-07-20 21:44

说的有理

量小成本高的原则上医院也不做。。

2023-07-08 20:23

我的感觉就是所谓的常规检查,尤其是主治医生跟踪开单的重复性检查都会被医院吃掉,常规这块只有体检机构地位提升,报告认证度才有可能有新突破。只有个别病理病源检测医院不会介入,因为很多都是首次确认的一次性检查,后期还是医生主导,合作实验室的搭建可能只是为了排他的跑马圈地,最好的发展可能是通策一般并购医院?

2023-07-07 14:55

开放更好,没有迪安等第三方梭酸不可能那么快降价到几块钱一次,这种降本降费用才是第三方的能力和存在的好处。所以西方第三方占比为日本65%,欧州50%,美国40%中国10%都还没到,空间应该还有而且不小。

2023-07-07 14:48

医疗市场开放了再说吧……毕竟国家投入大众医疗福利的资源大大不同。这里面有潜在利好,但市场终究贤能居之……就算不远的未来大陆公共医疗资源投入爆发增长,在国际视野下,大陆企业在第三方检验方面有多大竞争力及其背后的动力源头……还很玄……

@RenSG:其一,第三方检测中,传统项目各个医院要自己做,为了创收,没有以药养医后。因此,只有特检可维持增长,但这个增长不是爆发式,百分之二十左右就不错了。其二,新冠35亿应收,会逐年回款,还要打折,直接影响未来两到三年利润增长,而且数额较大。其三,商业模式差,应收款占比太高!

2023-07-07 11:47

第三方检测这个行业有被颠覆的可能。
医保的费用,从长期角度来看,肯定是越来越不经用。医院在开源上有自身的需求。
检测这个行业,门槛并不算高,也不存在规模经济。
医联体这个话题,频频被提起。
想象一下,一旦按地,市组织医联体,还有第三方检测行业的活路?
不是说一定会这么发展,但只要有这种可能性,就存在整个行业暴雷的隐患。

2023-07-07 11:32

你搞反了[笑哭][笑哭][笑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