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0323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3喜欢:1
你如果真的以peg估值去衡量,亨通和东方电缆也不妨算算看,难道又符合你的标准了么,恐怕也不值得投资吧
所以看多海缆的基本都出于看多(或者说赌)行业景气度的同一逻辑,当然也要考虑不确定性,对于这几只标的其实是一样的,没必要互相踩来踩去
真要拿严苛的标准去衡量,不单是海缆和新能源,整个A股科技和新兴产业里有几只股票是既低估值又高成长的?拿放大镜都难找

热门回复

大家探讨,没问题的。碧海是骂人,我讽刺了几句,他拉黑了。看不到客观分析是他的损失。
我维持谨慎的观点,可以说不建议看好的球友现在买入,起码要年报出来后看看再说。不能因为我持有中天就建议球友买入,投资一定要客观。原因如下:
1、今年股权激励,去年财务报表有洗澡的动机,如果把坏账在2023年处理掉,那就是雷;
2、财务有洗澡的迫切性,查看2022年报159-160页,应收账款113亿,计提比例仅4.08%,比行业的低5个左右百分点;5年收上应收账款才100%计提,2-5年应收账款10个亿,覆盖仅不到2亿。这是在2020年专网通案计提30亿坏账洗澡后,3年时间又出来这么多风险,这个要高度警惕。这也是我对中天薛氏父子一直不感冒的原因。
3、2017年,中天募资43亿;2019年募资近40亿,对照这80多亿的募投项目,许多项目处于半烂尾状态,资金使用效率极低,原因在于过多追逐热点项目,投资的过程中行业环境已经改变。这也是我反对盲目多元化的原因。利润从2017年的17亿缓慢增加到2022年的32亿,2020年还损失了30亿,利润几乎可以忽略。看看东缆,2017年利润仅5000万,2023年3季报已10个亿,增长了20倍,估值理所当然要高得多,涨幅也巨大,期间2017年定增7亿。对比下资金使用效率,可以佐证中天给不了高估值。
看完上面的数据,是否还认为中天和薛济萍是神一样的存在呢?我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经过近一年的不断深耕,初步认识到估值得不到提升的原因。目前,我对中天关注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爆雷,它就是个普通公司,谈不上优秀,早已降低了预期。之所以一直持有是因为对海缆行业前景的看好,也就是行业贝塔,但我不会再增仓了。
仅一家之言,供球友参考。

你甚至不愿意看下股权激励的公告,业绩基数是2022年,真是张口就来

能评估下亨通合理估值么 你说的有道理

记得当时碧海把中天奉为神,谁也不能碰,给的估值极高,由于他持股时间长成本低,肯定不在乎了。有人借着喊出很快要上到30以上。我比较谨慎,给的估值比较低,一直安全边际在14元左右,其中对管理层的负面分析和增长率是给低估值的重要原因,这样就发生了冲突。他在中天赚了不少,有人说管理层和公司缺点就不行。他给出2023年40亿以上的利润,我说你要有依据不能拍脑袋,结果恼了,他拉黑了[捂脸]。实际上我只是验证自己估值是否合理的一个标记,也借此提醒球友谨慎。有不同意见才正常,投资最怕跟风。碧海是不让别人说自己不想听的,挪威的森林这位朋友只是正常表述自己的观点,认不认同都无所谓,何况人家说的也有道理。每个人对估值模型有不同的理解,连现代金融奠基的CAPM模型都有不同的理解,何况一些经验模型了。另外,股价长时间低于自己的预期,投资者肯定会归因于公司经营与管理层,这个正常,关键是找到其因果关系并体现在估值中,高了咱坚决不买,买错了就认错买单,咱们中小投资者没有别的办法。

爆大雷几乎不可能,2-5年应收账款共10亿,低于预期2-5亿是有可能的,这就是爆小雷了,因为今年股权激励,去年财务有洗澡的可能。

东方电缆确实这几年成长迅速,但亨通和中天都是从光纤起步的,公司发展的历史早于东方电缆,十年前就是国内知名的光纤企业。东方电缆主业集中在海缆,乘上了海上风电的东风,但简单从近几年业绩增速比较就说中天很普通,这种观点也有点偏激。如果以2017年为基数,那亨通增长还不及中天呢。中天和亨通在东方电缆起步的时候已经是营收和利润规模较大的企业,光纤电缆产品已经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规模,海缆业务也是后来发展的,在一个原本已经比较大的企业营收利润基数上,当然显得增长慢一些。但中天亨通如果看15年前,也不过就是1亿左右的净利润,15年也增长了30倍,拿近几年增速不快就下结论它们很平庸,也不客观。
海缆三家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近90%,我觉得现在基本是一荣俱荣的局面,当然你觉得东方电缆业务更纯粹在海缆,弹性更大,我也同意,市场也给了它更高的pe,实际上也反映出了这一点。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关注行业本身的景气度和政策变化,没必要特意捧一踩一,,投资者选择可以有偏好,但这三家的经营景气周期肯定是一致的

从公司公众号披露的信息来看,今年不像爆大雷的一年。我还持有明阳智能,那家公司就是可以一边回复经营一切正常,一边做出利润只有年初业绩指引1/10的财报(不是增长率,是利润本身下降90%),信息披露完全不可信。中天科技的大股东从来没有减持,明确终止拆分海缆上市,看起来买回去的价格也不是很高,我跟踪中天的时间不长,想请教一下中天的信息披露,会不会跟明阳智能那种十分之一的落差和误导这么大?

你讽刺了几句,还叫讨论?

2023年业绩没什么参考性,扣掉投资收益,利润可能低于22年,所以股权激励的比较基准是2022年,但对应224、25年38亿、41亿的利润激励门槛,定的确实有点低。

我对享通跟踪的不像中天深,简单说说,不一定对。去年投资前,我本身是要去实地调研的,因种种原因没去,就托上海的朋友打听一下当地对这两家的评价,结果中天的没打听到,苏州的朋友对亨通给予非常高的评价。后来,从公开的基本面资料看,中天是优于享通的,市场给的估值却差不多,就投了中天。这并不代表中天以后还会优于亨通。两家业务和竞争力高度重合,基本趋势都应该差不多,增长主要靠海缆。从经营手法上看,亨通要更开放些,中天更偏保守些,各有优缺点。亨通海缆刚刚接受第二轮战投,合作方是央国企背景,这个对拿单和规模经营的正面作用不可小觑。总之,两家趋势应该是趋同的,由于资金结构与股性的差异,未来股价的市场表现上有30%左右的差异都属正常,这个是市场因素,难以判断哪个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