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甩卖!远洋集团拟40亿元退出北京颐堤港二期,与交易对手的关系不一般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6月11日,端午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远洋集团(03377.HK)股价迎来大幅拉升,盘中一度涨超17%,而后有所回落。

截至今日港股收盘,该公司股价涨6.67%,报收0.48港元,成交额为1.24亿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约36.56亿港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远洋集团股价大涨的原因与公司日前披露的一则公告有关。

端午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6月7日),远洋集团宣布,将向中国人寿(02628.HK)、太古地产(01972.HK)合共转让北京颐堤港二期(下称“颐堤港二期”或“目标公司”)64.79%的股权及相关债权,交易对价为40亿元,分别由中国人寿出资31亿元、太古地产出资9亿元。

在股权交易中,中国人寿将收购目标公司49.895%股权,太古地产则收购14.895%股权,总代价约38.75亿元。债权方面,两家买方还将收购总额约1.25亿元的目标债权。

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太古地产将各自持有颐堤港二期50%股权。远洋集团亦不再拥有目标公司任何权益,但仍保留颐堤港二期的优先报价权,未来有机会重新参与该项目。其中,转让给太古地产的股权,可在本次交易届满2年或3年时行使优先报价权;转让给中国人寿的股权的优先报价权,则可延长至2037年9月30日。

值得玩味的是本次交易三方的关系,其中中国人寿远洋集团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29.59%股权;太古地产则是远洋集团多年的合作伙伴,双方自2007年起便建立起联系,先后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西安等城市合作过项目,此次出售的北京颐堤港二期正是双方的合作项目之一。

据此有观点认为,在大股东等支持下,本次转让相当于远洋集团以持有的颐堤港二期为“抵押”,获取了一笔40亿元的长期融资。

远洋集团也坦言,颐堤港二期为大有前景的发展项目,本次交易可带来大量现金流入并解除出资义务,公司未来也可重新参与颐堤港二期项目。“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而对于本次交易所得款项的用途,远洋集团表示将用于偿付优先级债务及必要的支付义务。据公司2023年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流动资产总额约1460.14亿元,流动负债总额约1544.65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92%。

截至2023年底,远洋集团的借款总额达到961.4亿元,其中一年内及一至两年内需偿还的借款合计约807.8亿元,而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19.9亿元,公司偿债压力严峻。

不仅如此,远洋集团还有三笔债券本金及利息需兑付,合计约84.2亿元,其中已到期未偿还约64.2亿元,另有一笔本金为20亿元的债券将于2025年到期。

此外,去年9月,远洋集团还曾宣布对其境外债务进行整体重组。但截至今年6月7日,重组仍在进行中,远洋集团现已暂停支付所有境外债务。

面对如此严峻的流动性压力,最快速有效的“造血”方式无疑是变卖资产,颐堤港二期作为公司现有的优质项目之一,自然也被摆上了货架。

但出售颐堤港二期并非一笔赚钱的买卖,远洋集团在出售事项中明确,本次出售事项预计录得未经审核亏损约17.63亿元。远洋集团亦表示此乃无奈之举,并坦言“公司面临重大流动性压力,难以通过惯常渠道取得融资。”

公开信息显示,颐堤港二期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地区,是颐堤港一期的扩建项目,于2020年底立项,由太古地产远洋集团分别以旗下附属公司形式出资33.25亿元和61.65亿元,分别持有该扩建项目35%及64.79%的权益。

图源:北京规划建设前沿

根据项目规划,颐堤港二期将开发为旗舰级商业综合大厦,包括一座购物商场、多座办公楼和一家酒店,预期不含停车场的总楼面面积约39.36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额达230亿元。目前颐堤港二期处于建设阶段,预计将于2025年至2026年完成。

前述交易公告指出,远洋集团在为颐堤港二期提供开发资金方面遇到极大困难。截至2024年4月30日,远洋集团已对该项目出资约63亿元,只要其仍为目标公司的股东,预期颐堤港二期总投资额中很大一部分资金仍将由远洋集团出资,并且短期内不会带来任何现金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颐堤港二期是一个以办公为主的综合发展项目,预期将由目标公司持有作长期投资用途,未来现金流入将主要来自物业的租金收入。(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