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债企业的投资机会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3回复:238喜欢:161

今年做低风险投资的注定业绩惨淡,同样是融创,股票和债券的命怎么差这么远。



也许有一种新的套利模式,用小仓位买入极高负债率的企业,赚了能大赚,亏了就拉着借款人一起下水,也许政府还会救助,亏损也有限,挺过一轮周期又能大赚。

三年前的中国建筑,今年的融创,探讨下这个逻辑的合理性。

精彩讨论

GUIBY2017-10-09 10:59

大部分人没看懂DAVID的意思。一句话就是杠杆放大风险和收益,但是由于公司是有限责任,
一种情况赚了,杠杆加大赚钱的利润,赚到的钱都归股东。
另一种情况赔了,杠杆同样加大赔钱的数额,如果破产倒闭清零,哪怕资不抵债,股东最多亏掉买股份的钱,不需要还债。
相当于撸债权人的羊毛。如果分散投不相关的高杠杆企业的股权,从概率上来说是划算的。

思考的菠萝油2017-10-09 11:34

格老在证券分析中有讲过这种情况“对一家资本结构属于投机性融资的企业,普通股持有人拥有对企业未来利润的廉价要求权,而高级证券(债券)持有人是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地位的。”通俗来说就是死的时候大家一起死,赚的时候只有股票持有人赚。

伊村松鼠2017-10-09 15:15

大卫连杠杆是什么都没搞清楚,当一个负债,允许你投资资产跌破平仓线而不需要你强制平仓的时候,这个不叫杠杆,叫股权投资。而大部分借债是不允许投资资产跌破平仓线的。也就是说,A公司其实只能承受5%的资产贬值。B公司可以承受100%的资产贬值。在市场波动的浪潮里,谁更能活下去,一目了然。

菠菜豆豆2017-10-09 10:18

数学水品感人

全部讨论

格老在证券分析中有讲过这种情况“对一家资本结构属于投机性融资的企业,普通股持有人拥有对企业未来利润的廉价要求权,而高级证券(债券)持有人是处于一种不公平的地位的。”通俗来说就是死的时候大家一起死,赚的时候只有股票持有人赚。

2017-10-10 13:13

同意,债券收益毕竟是上有封顶,遇到像五洋债那样的诈骗债,年年盈利,负债率不高,违约了翻查德邦证券卖债时的资料就是已经造假。


市场化岂容欺诈发行,法治化更应依律严惩——德邦五洋罪行
网页链接

针对15五洋债发行人、主承销商和受托管理人的实名举报信
网页链接

债民举铁证:从“五洲”小白鼠看五洋债券的发行
网页链接

为什么德邦证券敢帮浙江五洋造假发债
网页链接

看到德邦这样的券商可能证监会的都不想当了
网页链接

德邦证券的武晓春总裁忘记自己照镜子了
网页链接

2017-10-09 16:05

我觉得还是概率问题,收益高风险高,5%仓位可以承担多高的风险,获得多高的收益。如果最后结果为正,那应该满仓上了,分散就好。但事实可能相反。即使是5%仓位,也不应该玩明知道输的结果的游戏。就和买彩票一样。你是低风险的大卫不是赌博的大卫。

2017-10-09 13:54

高有息负债公司坚决不碰

2017-10-09 13:45

投机,机会是非常宝贵的。融创、恒大,这种机会非常难得一见。不应作为常见现象来讨论。

没有哪个行业能长期保持高利润。高负债的危险性,企业家都懂。房地产行业最近10多年来是特例,因为土地房价一直在涨。这种机会一辈子见不到几次。

作为投机人士,能够不断找到这种机会,就是本事!

一般情况下,高负债意味着高波动性,赚钱的时候赚爆,亏钱的时候一把完蛋,就这么简单粗暴!

银行高负债,ROE很高,但ROA很低,如果没有行业准入限制,大家都能开银行,那么基本上银行也就不是暴利行业了。

能够不断在不同行业里寻找机会,且每次都找准,那是天才的企业家,非常稀罕。通常,企业的寿命也就三十年。

2017-10-09 12:18

这个逻辑有意思

2017-10-09 21:54

简单可以这么看,权益加负债价值不应该超过公司总价值。高杠杆企业的特殊性在于,权益价值是两个大数的差,其结果基本不可估量。投资于高杠杆企业的债券,其本质是投资于一个无负债的企业同时放空一个企业超预期的期权,该期权就是对应的权益资产。 投资期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无需做最坏的打算,只需要确保投入的头寸不高即可,而且该期权无固定到期日。

2017-10-09 20:37

如果市场上出现AB这两家企业的话,首先市场对A和B的两家企业给出的PE,PB绝对是不一样的。看看市场上对典型高负债企业银行股的PB,PE就知道了。。。

2017-10-09 15:28

何必呢?如果这样,港股权证比这方案更好

2017-10-09 14:53

80年代米尔肯的垃圾债理论,分散持有许多公司的垃圾债,整体垃圾债的高收益可以足够补偿其中部分债权的违约,使总收益高于无风险收益。

如果把股权看成一种垃圾债,发现大卫的理论和米尔肯的理论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