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将发布钠离子电池,电池技术路线会改弦易辙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01086 · 华宝MSCI中国A股国际通ESG通用指数基金】聚力碳中和·一指投资可持续!

据MSCI官网,截至2021.4.30,   ESG基金LOF(SH501086) 标的指数前十大权重股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招商银行中国平安兴业银行五粮液平安银行隆基股份洋河股份。  

[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献花花]

来源:界面新闻

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即将推出钠离子电池的消息一出,钠离子电池概念股已连续两天飘红。

截至5月25日上午收盘,概念股之一的中盐化工(600328.SH)报10.68元,上涨超6%,较上周五的涨幅已逾16%。电池及储能产品制造商圣阳股份(002580.SZ)报6.77元,上涨也超6%,较上周五涨幅近17%。

中盐化工官网显示,该公司拥有世界年产能最大的6.5万吨的金属钠生产线。圣阳股份3月曾表态称,钠离子电池是该公司重点关注的技术储备之一,该公司前期研究复合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但目前未形成钠离子电池产品成品。

纳离子电池概念的火热,源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近期在该公司股东大会上的一番发言。

财联社5月21日报道称,曾毓群当天在会议上透露,宁德时代将于今年7月前后发布钠离子电池,由于是新推出的产品,钠离子电池可能比锂离子电池贵。宁德时代去年所投资的21C创新实验室,已将钠离子电池等下一代电池研发定为实验室中短期研究方向。

钠离子电池与锂电池的原理类似,依靠钠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可逆地迁移,实现电池的充放电。

中泰证券研究所的分析指出,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较低,未来应用场景或主要集中于储能、低速新能源车及小动力领域,锂离子电池仍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

根据该机构的报告,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150-250Wh/kg,循环寿命超过3000次,钠离子电池在现有材料体系下能量密度为100-150Wh/kg,循环寿命约2000次。

纳离子电池并非横空出世,对该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国内钠离子电池制造商中科海钠科技责任有限公司(下称中科海钠)曾表示,截至去年,全球已约有20多家企业从事钠离子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

中科海钠在官网称,2017年,该公司已将钠离子电池搭载于电动自行车,目前该技术已经在低速车、两轮车和5G基站领域开启应用。该公司在今年3月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用于搭建年产能2000吨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

中科海钠称,相比于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无资源限制、低成本等优势使钠离子电池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重要可选路径。

根据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的表态,宁德时代推出钠离子电池的计划,与近期电池原材料价格涨价密切相关。

他提及:“以前钴价格炒得很凶,我们就拼命研发无钴电池,镍又炒起来了怎么办?我们就做无镍电池。”

曾毓群称,如果锂价继续上涨,也可以把锂排除在原材料之外,其方式就是钠离子电池。

“搞一个钠,你看怎么炒,我觉得氯化钠炒不起来,(因为)盐很多是吧?”他在股东大会上如此表示。钴、镍和锂等金属材料均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料。

根据鑫椤锂电的统计,电池级氢氧化锂今日报价为每吨8.75万元,四个月内上涨53%;电池级碳酸锂今日报价为8.8万元/吨,四个月内也上涨了逾两成。

上周有媒体报道称,为反映原材料成本增加,宁德时代计划将磷酸铁锂电池报价提高10%。

宁德时代此后回应界面新闻记者称,该消息并不属实。

本月举行的宁德时代投资者交流会上,该公司财务总监郑舒对于原材料涨价的问题曾回应称,该公司主要金属材料价格上涨,在成本端造成一定的压力,将主要优化产品设计和制造,与产业链达成深度合作等方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原材料成本。

今年4月,宁德时代与全球第二大钴金属生产商洛阳钼业(603993.SH/03993.HK)同时官宣,双方在新能源金属资源领域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合作有效期为十年。

除了钴资源开发外,双方还将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镍矿资源开发、镍金属冶炼加工,以及在国内外锂资源的收购兼并、投资开发等方面加强合作。

宁德时代去年的锂离子电池销量为46.84 GWh,是该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根据韩国新能源分析机构SNE的统计,宁德时代已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

 @今日话题  

 $宁德时代(SZ300750)$    $亿纬锂能(SZ300014)$   $比亚迪(SZ002594)$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华宝基金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华宝基金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其任职机构立场及任何产品的投资策略。本文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您认为本文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害,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