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去年7月猪周期预判的反思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1

本轮猪周期的价格走势在预期之外:去年7月份(22年7月)猪价重回20元,我原本以为高价至少会维持10个月以上,也就是会持续到23年4月份以后。

【之所以预判高价会持续10个月,是因为猪只的怀孕+育肥周期接近10个月】

生猪的怀孕、育肥和出栏周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猪只的整个生命周期,并影响着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通常,母猪的怀孕周期约为114天(接近4个月),在此期间母猪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以确保繁殖成功。

仔猪出生后,育肥阶段大约需要五到六个月的时间。在这个阶段,饲养者需要为仔猪提供合适的饲料和良好的养殖环境,以促进其快速生长并达到出栏标准。此外,品种选择、疫病防控和管理措施等因素也会对猪只的生长速度产生影响。

出栏阶段是指生猪达到市场销售标准体重(通常为90-110公斤)时,进入市场进行销售的阶段。出栏周期与育肥阶段密切相关,直接决定了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合理安排猪只的怀孕、育肥和出栏周期,可以确保养殖场保持稳定的产量和良好的经济回报。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猪价高位仅仅持续了6个月】

但实际情况是,20块钱以上的猪肉价格仅仅持续到22年12月底,持续时间只有大约6个月。

这说明之前的逻辑链条存在问题,需要重新审视和分析,我的反思包括以下三点:

1. 我的推论没有充分结合生猪出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等实际数据,仅仅依据价格上涨来推测供需关系,以为市场在此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这种方法缺乏充分的依据。为了更准确地分析市场供需情况,需要关注各项更直接的数据指标,以确保得出更科学、合理的结论。

2. 实际上,查过数据就知道了,去年三、四季度的生猪出栏量均处于历史高位,这表明市场上的猪肉供应是充足的。在这种情况下,价格的升高很可能是由别的因素引起的,而非供需关系。此时,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其他可能影响价格的因素,例如生产成本、政策因素等。

3. 另外,疫情对市场需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疫情导致了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需求端受到压缩,这使得需求端也难以支持猪肉价格的持续上涨。在这种背景下,需要考虑疫情对整个猪肉市场的长期影响,并评估未来的市场趋势。

综上所述,之前的逻辑链条的确存在诸多疏漏,应结合更多直接数据来分析市场的供需关系。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猪肉价格变化的持续性,为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去年7月猪肉价格之所以上涨的原因分析】

在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组织的会议上,探讨了去年7月生猪价格上涨过快的原因。会议认为,市场存在非理性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现象,部分媒体捏造涨价信息、渲染涨价氛围,加剧了市场惜售情绪。

会议指出,生猪产能充裕,加之消费不旺,生猪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盲目压栏和二次育肥可能导致价格再次快速下跌,不利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参会代表一致表示,将加强行业自律,带头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保持正常出栏节奏、不压栏囤货;同时建议国家采取积极措施引导市场理性交易,适时投放猪肉储备给市场“降温”,并加强市场监管,特别是严厉打击故意渲染涨价氛围、制造恐慌情绪的行为。

【当前形势及策略分析】

牧原股票的估值目前确实处于底部区域,这意味着其进一步下跌的空间相对有限。然而,由于当前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市场对牧原未来业绩的预期也并不乐观,因此短期内估值提升的机会较小。

与此同时,目前市场上其他许多股票也已进入到了低估区域,与牧原相比,这些股票的性价比看起来更具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抓住机会进行调仓换股,以提高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潜力。

当然,鉴于牧原的潜在增长价值,我仍会保留一部分牧原仓位,但其持仓占比将会大幅降低。

全部讨论

2023-05-01 21:48

目前看,🐷还会持续3-5年的持续供应过剩,还都在疯狂扩张,供大于求将长期存在!

2023-05-01 21:03

疫情的影响应该不局限于需求降低而降价,还有疫情期间供货单位变少,价格随之水涨船高的也不少,同时疫情封控导致物流受阻,供应也会收紧一部分,价格也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