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城事件的再思考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回复:55喜欢:23

不掩饰,承认自己对于新城事件的处置存在不足,承认在面对此事件时存在认知偏差。两周之内,我将新城仓位从50%减至10%,又逐步加仓至50%以上,加仓价格与减仓价格之间的价差,便是我为此认知偏差所付出的学费。

我的所思所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股价剧烈下跌时,判断是否卖出的标准不应是自己的持仓成本,而应是当前股价与企业内在价值之间的比对。如果此时股价的下跌已经充分反映了风险,甚至于出现超跌,则应持仓不动乃至加仓;如果经过大幅下跌之后仍未能充分反映风险,则应卖出。

2.散户投资的一大劣势,是信息短板。倒不是说散户获取消息慢,而是我们所能触达的人群有限,很难直接了解到银行、政府、债权人的态度,散户能获取的往往是二手资料。在这种危机之下,信息短板增加了我们内心的不确定性,此时所考验的是常识、信念等更底层的东西。

3.事件发生后我的一大担心在于:实控人被捕后,接班人能力不足以及企业管理层动荡。接班人的能力我们无从知晓,这也造成散户投资者内心的不确定性。后续小王总的一系列应对和表态都让人感觉靠谱,新城壮志不减,管理层未出现动荡。我对于新城的投资信心才逐步回升。

4.很多人说投资要靠常识,现在终于有一点点明白其中的含义了。因为我们常常可能面对信息不充足的情况,比如此次新城事件,散户很难直接了解到银行、政府、债权人的态度。此时,我们能够依赖的只有常识和逻辑,以及由此而来的信念。常识是银行不可能希望新城破产清算,新城业务延续有益于他们的资金安全和收益保障。常识是政府不会希望新城破产,因为这关系到数万员工的就业,关系到难以计数的业主权益。常识是新城的现金存量充裕,应付短期负债完全足够。

5.回想事件刚爆发时关于新城员工辞职、被裁的谣言满天飞的情景,不禁感叹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当舆论混杂,各种谣言四起之时,常识和逻辑能够帮我们稳一稳。然而也应认识到,常识无法告诉我们接手的掌门人能力如何,管理层是否会发生动荡。这些都需要耐心的观察和跟踪。但绝不应当因为一点波澜,就慌张。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享受成长,也应忍受其中波折。

6.大众认知可能存在偏差,人们所得出的结论不可避免的受自身经验和认知局限,因此常常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看法。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些平常没有深入研究过企业的人,常常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吃瓜心态,他们的看法可以忽略。那些平常认知深入研究过企业的人,可能受限于事态的不确定性、信息的不对称性,他们有可能会做出比实际更悲观的判断,也就是所谓聪明人犯傻的时候。此时,便是考验你投资信念的时候,信念由常识和逻辑支撑,当然也由确凿的信息来支撑。但我们要知道确凿的信息往往是滞后的,而常识和逻辑是一种更即时的支撑。

$新城控股(SH601155)$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19-07-21 12:53

股价涨了几天就悲观变乐观,这样的心态下,我觉得你的总结没什么用处。新城这个防不胜防的大雷下来,首先总结的不应该是仓位不要过度集中吗?没卖也就罢了,从50%到10%又回到50%,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新城原先确定是好公司,现在是不确定的好公司,你要觉得完全没改变,那是自欺欺人。

2019-07-21 11:22

就这几天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有点太幼稚了吧

2019-07-21 08:46

太年轻,还是没看到事情的本质。

新城未来最大的问题是接盘侠/韭菜变少了,他们不会分析这么多,只会凭借本能避开潜在风险。当里面的大资金知道以后都骗不到韭菜接盘了,他们会怎么做?

2019-07-21 08:03

简单地说,还是那句话,资本市场会放大人性,民间俗语就是,想多了。

换位思考,常识下,如果你是一个地级,部级市长,行长,你会为这个事大动干戈把新城整垮吗?

或者数个市长,行长联合起来,大动干戈~。

这个与地方经济发展有何益?

谁?出了啥事?有法律在,什么时代了,余下的留给舆论了。

2019-07-21 01:08

王振华也在思考

2019-07-20 23:03

依旧看好新城,但是分了一半仓位进了万科

哥哥打赏1块 也推荐给你。

2019-07-20 18:27

27.6三成仓位的给你点个赞

2019-07-20 18:20

还想等25块,看港股走势的态度就没有了这样的念头。这种是就像买丰田是汉奸,买苹果是汉奸,什么抵制日货,就一月就没什么?就是这德行,吃瓜观众。

2019-07-20 17:52

还是要独立思考,勇于决策,不然再来一次还是一样。其实我发现这次事件发生时的思考和应对,更多的还是依赖投资之外,对社会,对人性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