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茶客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2喜欢:6
回顾了过去二三十年的通胀,我发现老家的宅基地竟然是涨幅最大的,150倍的涨幅[滴汗]

热门回复

还是只能在本村内流转吧? 现在单户限制多大面积? [吃瓜]

一户有两个以上宅基地,只能批一处,其他的也只能是转给别人才能批准建房。这种宅基地只是村里层面承认,法律上是不承认的。

只能在本村流转,宅基地在当初成片规划的时候面积就定好的,一整片都是一样的面积,最早卖给村民的地都是传统潮汕的“下山虎”屋型都是168平,后来的楼地都基本是120平左右。村集体早就没地可卖了,山头都卖光了[大笑],想买地只能去其他村民手里买,价格自己谈。20-60不等

不是炒出来的,这就是市价,买地建房就是这个价格

政策上现在哪都是一户一宅了,上面定的政策,说是那么说,但是现实根本执行不了,现实情况是部分人手里还有一大堆宅基地,然后另外一部分人一块都没有,你去告去闹,都没啥用。
我早几年就想着多买几块宅基地在手里放着,后来一想,就怕政策有什么变化,就放弃了

还有这么多在村里建房的刚需?有点逆城市化的感觉[捂脸]

会不会有价无市呢?感觉是因为潮汕这种安土重迁的传统地区,背后是有这种文化在支撑的。

现在浙江都是一户一宅了,本村也不能买卖了!

主要是现在大部分村里没地了,地都在村民手里,以前最肥的一段是向村里买地,以前政策宽松,村里财政紧张,买地很容易,书记村长再加个出纳就能把单子开出来了 ,而且那些地多的还都是以前勾兑出来的,根本都没花多少钱,甚至我知道最夸张的在三十多年前有一整片的,十几块连一起的,给了五千块钱就划走了,按照现在市场价,值四五百万

不是谁都能在城里买得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