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刁角度分析嘉里股价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6

顺丰收购嘉里物流单刁今日终于揭盅。嘉里物流今早复牌,最高升至25.9元,收市报24.75元。不少人跟我说「仲谂住起码过30蚊」。

今日被人问最多的问题是「点睇嘉里物流股价?」大佬,我又唔系股评人,我唔识答。最多只能从单刁的角度剖析一下看法。

首先,顺丰控股提出收购嘉里物流51.5%股权,每股要约价18.8元,作价175.55亿元。此外,嘉里控股将同时买回嘉里物流现时持有的9个仓库,总代价135亿元,大部份收益将用作派发特别股息每股7.28元。即在是次收购交易中,股东的总要约价为26.08元。

要注意的是,交易完成后,母公司嘉里建设持有嘉里物流的权益将由40%降至20.2%,这意味着实际上嘉里建设只会向顺丰出售19.8%股权,而余下的31.7%股份则需要在公开市场中吸纳。若顺丰最后未能成功在市场吸纳足够的股份使之总持股达51.5%,交易将会告吹。

大家都明白,是次「合体」(嘉里物流总裁马荣楷先生在记者会中强调,交易并非并购而是合作,嘉里主要管理层不变,并维持上市地位) 将产生庞大的协同效应,双方合作将成为亚洲最大型物流集团,届时市值又岂止26蚊/股,中长线起码都50蚊啦。估计郭氏家族是这样想,否则又岂会愿意以此价格出售20%股份,但坚继续持有余下20%股份,为的是后面赚的大钱。好,就假设市场都同样预期嘉里股价在收购完成后会大幅上升至50元。问题来了,如果股民都认同收购完成后股价值50元,股民又怎会愿意接受26元的收购要约?但另一方面,同时大家亦知道,如果人人都不接受,收购最后不成功,股价分分钟跌回20元楼下。这个逻辑很重要。

因此,收购交易告吹是一个风险,当这个风险出现,股价会跌回20元楼下。正因为这个逻辑,股价在这段时间内理论上不会,至少不会大幅偏离26元要约价以上,因为股价高于26元越多,亦代表收购交易告吹风险越高,股民就会沽货。

相反,当价格跌落23-24元,这亦代表着超卖,市场存在套利的空间,自然又会有人买入,股价又会上升至接近26元左右。当新年过后,北水开始流入,因为北水疯狂的特性,在憧憬将来的协同效应下,可能会将股价推上至26-28元,然后这又意味着超买,收购交易告吹的风险又提高,因为市场价28元,又有谁愿意接受比市场价低的要约价?咁都肯卖,系爱定责任先?

由于是次交易复杂,涉及5间上市公司的配合 (包括顺丰、嘉里建设、嘉里物流、嘉里大荣和嘉里泰国),且虽要经各地政府审核及反垄断批准等,需时约半年,预期第4季才进入邀约期。因此,在这半年时间里,嘉里股价应该会在这个区间上落。投资者很简单,见到股价23-24元买入,见到股价25-26元以上卖出,一开始应该仍有少量套利空间,因为市场上不会每一个买股票的股民都清楚明白整单刁的结构,市场不会完全有效率下,套利空间应该会短暂出现。但过一段时间后,股价应该会趋于接近要约价。

其实整单刁要成功确实不容易,市场本身对物流的憧憬太大,加上市场整合的协同效应,双方将能完全垄断整个亚洲市场。正是因为憧憬太大,人人都买进兼SH的话,顺丰要在市场吸纳足够的股份并不是太容易,可能到最后要以发行新股的方式去达成。

至于顺丰成立顺丰房托,是有意将顺丰嘉里打造成完全轻资产的超级物流平台,而房托正是最好的、由自己管理同时又可以吸收已成熟重资产的证券化平台,形成完整的资本循环。我经常说,谁「拥有」(Own) 最多资产并不重要,谁管理 (Manage) 最多的资产才最重要。有关此话题,下回再讲。

全部讨论

2021-02-12 07:46

似乎‘告吹’不太可能吧——要看怎么才算成功了。假设顺丰在二级市场收购了2%,就已经实际上成为第一大股东。最终没有到51.5%并不会影响这个事实,除非顺丰把已经买到的股份再卖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否则它根本不会做这个Deal。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嘉里和顺丰都说这是合作不是收购的原因吧?因此,对股民而言,这是不是可以看成一个愿者上钩的局:我们觉得嘉里物流值26元,你们看着办吧。从这个角度,我不认为,如果这个deal告吹,股价会回落到20元楼下,因为这两个公司的协同效应一定远超这个价所反映的增值。

2021-02-19 01:31

2021-02-11 17:48

同意。香港有完善的金融体系,物流地产引进财务投资者是非常吃香和简单的事情,相信会有大量的资金追逐。而收管理费的roe比拿着收息高多了。

2021-02-11 17:11

Starman新年快乐

2021-02-11 14:43

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