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12138l5w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10
我是做自动驾驶算法的 拿自动驾驶举例 这里的计算有几个问题 现在的自动驾驶系统不论高级别还是低级别 受制于算力以及实际需要 一个时钟周期基本都是100ms以上 这里的120fps相机实际只会用其中的1/10甚至更少 而且边缘计算一般都是小模型对应小的数据输入 8m的相机只用其中1/4~1/16就足够了 更不用说未来的17m相机 所以会在sensor端就会对图像做下采样以免占用通信带宽 这一来一回基本就不需要光 走PCIe就可以了 而且经济性是自动驾驶或者具身智能重要的考量 他们不会用也不需要用大算力或者大模型 也就更不需要用光了

热门回复

你看有车厂宣称用了nv的thor芯片吗[狗头] 用一个orin他们都嫌奢侈 一个orin就要好几千 他们恨不得连几百块钱的摄像头都给砍掉 更不用说thor这种奢侈品了

你是对的,作业放卫星大作文。特斯拉纯视觉技术都多少年了,人家从来没打算用激光雷达。国内采用视觉+激光雷达技术是纯视觉技术还不足,技术代差一两代。小鹏说要推十几万的车,那必然会推带纯视觉智驾的十来万车,否则会被byd碾压。
车载用光模块??这肯定没工程概念,光模块和尾纤这么脆弱的结构怎么匹配汽车这种高强度振动环境?
另外800M摄像头需要用100G??1080p 200M像素的摄像头需要的带宽是4Mbps,800M摄像头就突飞猛进到100G了?

orin的市占率一方面在于它是第一款车规级计算芯片 前两年大家卷智驾 只能用它的 我就是做ai的 我很明白数据和算力的重要性 我自己也买了光 只不过是对这里边缘计算场景用大模型表示怀疑 本身低成本的方案已经可以解决问题了 没必要上大模型

特斯拉不是说它最新的fsd用的大模型么?

抗干扰,减重,带宽提升。通信发展的本质就是带宽的不断提升,现在富余的带宽,也许隔几年就用上了

我不是很了解这个研究的背景 我的意思主要是想说高带宽(100g)的光通信在当下肯定没意义 远期看 意义也不是很大 个人意见哈

不是不用,车载通信早就在研究光替代铜了,以前只是光纤工艺不过关,替代紧迫性不急切

看看orin的市占率吧。看看orin车型的配置吧。 一个音响好几万,他们就不愿意多出1k?

英伟达(NVIDIA)的Orin芯片是一款专为高级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设计的系统级芯片(SoC),它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以支持L2+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以及其他复杂的车载计算需求。Orin的下一代芯片指的是Drive Thor,这是继Drive AGX Orin之后更为先进的芯片平台。Drive Thor继承并超越了Orin的高性能表现,目标算力达到了2000TOPS(每秒万亿次操作),进一步强化了对高度自动化驾驶场景的支持,并且整合了中央计算架构,能够同时处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相关的复杂计算任务,实现更高效能和多功能性。此外,从提到的信息可知,除了英伟达自己研发Drive Thor外,还有其他公司如芯原股份也在布局制造基于Orin技术路线的下一代5纳米车规芯片,这也反映出行业内的合作和技术演进趋势。这些新一代芯片旨在通过提升计算能力和效率来满足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更高的智能化要求。
学习一下Scaling-Law

fsd指的是端到端的模型(相对应于现在主流感知 定位 规控等模块化的设计方案) 并不是等同于chatgpt规模一样的大模型 且不论哪种方式更优吧 我所了解到的目前的车载算力也足够支撑一个端到端的模型上车跑了 也可以跑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