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超级流量,超级商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2喜欢:1

最近在深入思考上海机场的投资价值,而且主要考虑的部分在定性的方面。上海机场已经经历了四年多的阴跌,关于它怎么估值,其实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它的成长性,而这是一个无法仅仅通过当前数据给出答案的问题。

关于机场的盈利,需要看到它的本质。目前对于全世界范围内较大规模和客流量的机场来说,航空业务的收入占比都不到50%,机场盈利的大头来自于非航空业务。这个非航空业务,让机场变成了一座超级商场。

成功经营一座商场有三个要素:丰富的客流量、一定的逗留时长、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营业额巨大的商场都在大城市市中心的原因。

对于上海机场这样的机场来说,处在上海这样坐拥2500万人口的国际化的大都市中,人均GDP接近20万元/人。不管是从上海出发还是来到上海的人,几乎都可以满足“购买能力”的条件。其实已经天然具有一个机场能够盈利的优势。

要知道,全世界的机场中至少有2/3是不盈利的,机场常常是由政府经营,作为一个公共基础设施而存在的。

上海机场目前最需要做的,一是继续恢复并增加航线,尤其是国际航线(2023年度已经恢复了大半)。国际航线更为重要的原因无需多说,超长途飞行的旅客往往购买力更强,且提前更多时间值机,在机场的逗留时间更长,消费可能性更大。

二是,上海机场可以想出各种方案,提升旅客在机场的逗留时长。这一点,上海机场可以向国际上经营良好的许多大机场学习。例如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有四层楼高的大滑梯,私人影院、主题花园等;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设有博物馆、桑拿浴、室内滑冰场等,都可以大大提升旅客的逗留时长,甚至成为专门的打卡地。

上海机场目前做得如何呢?

首先根据巴菲特的“1美元法则”,上海机场的每1元留存收益能够创造多少市值,取2013-2023年末的数据进行比对,10年以来,每1元的留存收益,上海机场创造了5.92元的市值。

所以尽管上海机场阴跌至今,也不能否认它在上市这些年内,为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2023年,浦东机场共实现境内航线29万次飞机起降,国际航线10.8万次飞机起降。境内航线恢复数量已超2019年的26.7万次,国际航线恢复程度仍显不足,2019年国际航线约有20万次飞机起降量,目前恢复了一半左右。

但我很有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浦东机场的国际航线数量仍将继续增长。

在收入表现方面,2023年上海机场的商业餐饮收入为24.3亿,对比2019年的54.6亿,恢复量仍显不足。但同时机场的收入结构也在优化,物流服务收入以及航空配套延伸服务等其他非航收入有显著的增长。

在过去,日上免税店的收入一直在上海机场的收入占比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机场也参股了中免日上,但这笔投资是否明智我觉得不好说(实际上我认为这很可能并不是一项非常明智的投资)。

我认为,免税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很可能会遭遇瓶颈,随着国货崛起以及直播电商的发展,免税店至少在美妆护肤这块的业务未来一定会受阻。

但这并不代表上海机场会因此再无投资价值,在机场这个大商场内,上海机场有很多潜在的床收方案,比如高奢乃至顶奢品牌的聚集,前文提到过的充满趣味以及休闲的各类服务的提供等。只要打开想象力,在有流量、有停留驻足时间、消费者有购买力的地方,何愁不能盈利呢?

全部讨论

06-04 16:01

你这不是分析,是自己忽悠自己。典型特征就是不管什么因素,分析到最后一定是利好

06-03 21:49

这样的生意模式,当前具备周期凤特征,按照PB估值可能合理一点

06-03 16:17

估值太高了

06-24 18:39

这个是上海i机场这门生意的本质,负成本的高质量的流量进来后,想法去流的时间长一些 以及去变现,过去用免税是比较简单的方式,以后要去找更优质的方式罢了

免税卖的烟酒也有一些是国产的,所以不能一棍子打死

06-05 10:24

分析的很精辟,把机场生意说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