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的研究员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于: 雪球转发:132回复:79喜欢:939

作为一名前研究员,和一名现实业者,对于研究员这个职业的认知,多少有一些经验性的理解和多角度的思考。这里奉上一家之言,以供同仁参考。

想谈三个问题。一是研究员的商业价值是什么,二是研究员的能力值如何提升,三是研究员的职业前景在哪里。我们结合案例来一个个的谈。

上来就谈商业价值好像比较俗,但在老板和客户的眼里这是首要问题。我们做个换位思考,随时随地问问这个问题还是挺有好处的。作为一名新人,初入券商研究所,年薪10万起,3-5年后百万年薪概率不低。入职初期,相比那些去光鲜体面地方的同学或许不高,但相较绝大多数同龄人,已经很不得了了。那么,你创造的价值何在?创造的产值几何?老板和客户如果衡量这个价值和产值,并为此买单?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便找到了着力的方向。

在我看来,研究员的商业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或者说三个光看不练的角色之上。哪三个角色?


一是产业研究者。我认为有一种很错误的新人培育方式,就是上阵就来写公司报告、做盈利预测、拍股价走势。

没有产业研究的铺垫和坐标,公司或股票研究的根基会很不牢靠。

在我看来,扎扎实实的做好一个细分行业的历史、玩法、格局这些情报收集工作,是研究员上手要做的第一课。有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前一阵一个名为“君临”的公号推出的一篇深度研究文章《小龙虾创业是如何红透中国的?》。对这种耳熟能详但尚为盲点的身边事物做一番包含来龙去脉、翔实数据的梳理,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和美学意义!


那么,做证券领域的产业研究者,要把握哪几点呢?首先要熟悉产业的全貌和格局,随后要理解产业的前景和周期。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

我们举白酒为例。这么多人说茅台好,茅台应该到30倍。那么,你需要先回答:

1. 白酒行业产值多少,一二三梯队如何构成,历史增长趋势和竞争格局是如何演化形成的?

2. 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价格是如何逐级加成的,最终价格是如何确定的,每个环节的利益考量是什么?利益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3. 为什么茅台地位牢不可破,为什么洋河历史不长但表现极好,为什么老名酒一个个掉队了,为什么有“东不入皖、西不入川”的说法?

4. 为什么白酒行业在2012年经历了剧烈的调整,又在今年出现了明显的复苏,决定这一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

对于任何一个细分行业,提出类似的问题并解答掉,我认为就足以成为一名满足于证券分析之需的产业研究者。


二是公司研究者。我们研究和投资的客体毕竟是公司,产业讲的再天花乱坠,你得落实到此时此刻,如何看一家公司的好坏,如何看公司股价的高低这些问题。这个时候,作为公司研究者的角色就要登场了。

研究员是一项挺牛的职业,年纪轻轻就可以和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上市公司高管谈笑风生。但是,请注意,如果没有两把刷子,这种场合是会快速暴露你的智商,不断消耗你的人品的。为什么?因为,除非你代表着别人完全无法怠慢的资金体量,否则,请持续拿出你在观察公司时的干货!

需要哪些干货?

主要是——获得关键信息的能力、抓取主要矛盾的能力、做出前瞻判断的能力。我个人建议,不要傻兮兮的去给别人建议“你应该这样,你最好那样”。换位思考一下,听你们这些光说不练的人建议怎么办公司,真的是好搞笑。真的有真知灼见,会反映在你的文字和谈吐之中,要相信,老家伙们绝对眼光毒辣。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以上抽象概念吧,这里拿张裕A出来练一练。对于这家公司,怎样才算是能形成合格的公司研究思维呢?

1. 定性和定位。历史事实和数据就不用说了,比较关键的,2011年以来公司遭遇行业性调整后,产品结构的调整、渠道结构的变迁、资源投入的分布是个什么变化?对于这些问题,在数字和事实上都要有非常翔实的整理,由此,你才能对它有个大致清晰的概念——它是在困境,还是在坦途,还是在迷茫期。它是个好公司,是个烂公司,还是个中不溜秋的公司;

2. 找主要矛盾。张裕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到底何在,进口酒的冲击?产品定位不接地气?品牌和产品没有清晰的辨识度?总之,报告洋洋洒洒上万字,行业只会关注这几点。你必须给出让自己信服的逻辑和判断。否则,参加再多调研、撰写再多报告都没用;

3. 做前瞻判断。也就是,张裕未来会怎样?到底是进口酒统天下、国产酒都没戏?还是张裕走酒庄酒和传统渠道的这条路子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是,必须在打造大单品上实现突破,才能凤凰涅槃?考虑这些问题,你要操的心不比管理层少,需要的见识也不会比管理层少。

如果你问,公司研究者和产业研究者的区别何在?

我认为主要区别在于,你考虑的问题从宏大到细密,你面临的约束从漫无边际到具体实际。换言之,面对的就这盘菜,你别扯红酒行业怎么前景远大、螺旋向上了,就说这家公司怎么经营才靠谱,是否还能被盘活吧!

不过,如何能在以上思考模式中不断琢磨、持续试错,这个类似老中医式的判断力是会越来越好的。也就达到巴菲特说的那句话的境界:Im better business man in investors。


三是价格研究者。有了行业研究和公司研究的基础,我们就要回到自己作为一名证券研究员的本职上来了——搞股评,抱歉说的很粗暴,但研究员本质就是高级点的股评师嘛。差别在于,别人用比较粗鄙的逻辑来预测股价,我们用相对精巧的逻辑来预测股价。但不管粗鄙还是精巧,那只是形式而已,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掌握决定最终结果的那些核心规律。

我比较推崇先当产业和公司研究者,再当高级股评师——sorry,是研究员。原因在于,我认为它们压根就是两回事:股价拍对了不代表你懂行业和公司,懂行业和公司也不代表你能拍对股价。

尽管,这个行业最终的考核标准就是你对股价的预测能力咋样,但我认为还是得先学会走,再学会跑——预测股价显然属于“跑”的技能。这个意义上,对于黄老师的所谓“心动还是幡动”、“树上的花or心中的花”这一套,我是极其不感冒的。因为这很大程度上是说:这公司到底咋样你管那么多干吗,关键是琢磨市场如何看它,琢磨它的股价到底会怎样受到这些看法的影响。

我更愿意这么描述这个过程:你先搞清楚这颗种子究竟会长成一个好苹果,还是一个烂苹果,并且不断提升这种判断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来琢磨不同苹果在不同市况下的价格规律。最后,再来筛选好的种子,选对好的年份,卖个好的价格。


多说无益,举例说明。我们还是以茅台做例子,看看价格规律如何琢磨:

1. 茅台是颗好种子无疑,那么,这颗种子在上市的十几年来估值在什么范围游走?决定这个区间的原因何在?在顺境、逆境下分别是个什么估值,在牛市、熊市分别是个什么估值?这个背后的舆论变化和人心变化是怎样的?

2. 和可比公司对照,这些规律是否普遍存在?对于存在的那些异常点(例如,当年酒鬼酒的彪悍表现),是否有好的一般化的解释?最终,是否能够总结出类似商业模式的公司在不同环境(经营周期、市场环境)下的估值规律?

3. 面向未来,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或者说,如何根据你对一个行业一家公司未来的判断,结合以上规律给出清晰的结论,以及容错的机制,乃至应对的方案。对于茅台,有人和你说白酒复苏茅台还要涨价,有人和你说资产荒下优质资产估值得新高,究竟哪个对?这时候需要拿出你自己的水晶球。


用这样一种思路来思考问题,不能保证你掌握真理,但至少可以做到:决策的条理清楚且能根据结果回溯问题;不会在流行的说法或癔症中感到迷茫;以及,相对较好的区分努力和运气的比重。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道琼斯指数(DJI30)$ $贵州茅台(SH600519)$ 


全部讨论

兴dream-忍耐与坚守2021-10-09 15:44

不错!感谢分享

兴dream-忍耐与坚守2021-10-09 15:43

感谢分享

克利斯朵夫2021-10-09 14:33

静待花开十八载2021-10-09 13:16

受益匪浅

古儿财富噌噌噌2017-10-15 13:01

学习DayTwo

我是丁蟹2017-01-12 21:45

去年已经跌到19%了

用户33950978802017-01-12 20:04

巴菲特年复利24%

我是丁蟹2017-01-12 15:35

这标准太高了,格雷厄姆、施洛斯、巴菲特都做不到。你这不是难为楼主吗。

Nowords20142017-01-06 15:39

说得很对,就是缺了一种关键的东西,舍我其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