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因为市场风格切换,改变自己的长期投资策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今天市场再一次大幅调整,两市4539家公司,仅有三成上涨。大部分大盘蓝筹、优质白马又一次大面积下跌。消费、医疗、医药,全线大跌。

代表权重股的沪深300指数,今天大跌1.97%;代表中型公司的中证500,仅下跌0.48%。

我好奇去看了看中证1000,虽然今天跌了1.29%,但今年却已经累计上涨了15.39%。沪深300中证500,则分别是-7.86%、11.81%。

从以上三个指数的对比当中,今年的整体市场风格,可见一斑。

最近很多人在讨论市场风格切换的问题。那我们要不要根据市场的风格变换,也对自己的投资策略做相应的调整呢?

对于长期定投者来说,我的观点是尽量不要改变自己的策略。

那些频繁切换策略和赛道的人,无非是觉得自己可以胜天半子,跑在市场前面;或者,觉得自己至少能够跟上市场的节奏,成为幸运的左侧趋势投资者...又或者,仅仅是觉得刺激、好玩?

对于大部分的上班族炒股小伙伴,我觉得每次你这么想的时候,不妨问一问自己,市场里那么多专业的机构和投资者,他们长期能做到这一点的都是凤毛菱角——为什么你每天看看新闻、刷刷指标,就能有这样的能耐?

而且,即便你偶尔一次成功了,这种模式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个人始终有个观点:不可持续盈利的模式,都是对自己在耍流氓。

现在消费、医疗、医药这么跌,对于指数定投者,或者这些领域里的个股价投者,反而是越跌越买的时候,尤其是消费。

有一句话叫做盈亏同源,比如说你就最看好消费,那么如果你长期投资中证消费指数,去年至少能有60%以上的收益。

我在去年的七月份,认为中证消费指数已经到了高估卖出的阶段,这时候是就是收获的时候——这就是盈亏同源的盈。

而在今年的七月份,我认为中证消费指数的估值水平,又到了可以开始再一波长期定投的时候,但由于估值还并未到特别吸引人的时候,因此是0.5倍定投。

从我开始定投到今天,中证消费指数让我产生了13%的浮亏——这就是盈亏同源的亏。

但这并不妨碍我持续定投,随着它估值的持续跌落,我反而会加大定投,通过低估加倍定投的方式,最终它会让我获得超越其历史平均ROE的收益率。

也有读者问过我,为什么不等它估值跌到低估区间再开始定投?这样就可以避免浮亏。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实际上我底层的认知就是,我们是没有办法判断市场短期走势的。事后13%的浮亏,是后视镜里看世界。

投资是一场长期游戏,拉长来看,只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就是用合理的、低估的价格买入好资产,长期来看,就会有超越市场平均的收益。

看看中证消费,从2009年到现在,它里面53家A股最优质消费公司,历史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17.48%: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消费的长期投资者,这12年如果你的投资年化收益率<17%,那就很难说是合格的。

相比较而言,A股最优质的300家公司,我们就用沪深300指数来代表,它们整体的历史ROE是13.17%。可见中证消费指数有多么地优秀。

那未来的12年、20年呢?我想A股这些最优质的消费公司,他们的赚钱能力和成长性,依然是市场里的佼佼者。

如果我们有能力,当然应该是市场哪个热,就追哪个;但我没有这样的能力,据我观察,大部分人也没有这个能力,尤其是加上长期这个维度。

承认自己的无能,是长期投资路上的重要功课。这看起来怯弱,其实却是最需要勇气的。因为,人性的底层都是深深的自恋。说到底,市场就在那里,最后我们需要战胜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

定投长盈计划,明日定投参考:

01 帮你获取长期基准收益的指数基金

沪深300今天大跌1.97%——当前1倍定投(说明:如正常每月定投2000元,则当下适合定投的金额是1×2000=2000元)

中证500,跌0.48%——1倍定投

长期定投以上两个指数,即利用A股最好的800家公司,获取股市长期基准收益水平(10%左右)

02 获取长期超越基准收益的指数基金

中证消费大跌2.90%——1倍定投,保守点的就0.5倍。我会选择1倍

中证医疗大跌3.52%——1倍定投

中证医药大跌3.60%——1倍定投

中证科技,跌1.92%——0.5倍定投

创业板50,大跌2.55%——0.5倍定投

双创50,大跌2.99%——0.5倍定投,保守的可以先不开始定投,跟踪观察

新能源车大跌2.04%——暂停定投。宁德时代发半年报了,明天看看表现

中概互联 50,跌1.86%——1倍定投

如果是小白,可以从沪深300(或者再加上中证500)开始,其他的指数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了解程度来配置。

以上仅供参考交流,不作为投资建议。

爱和复利,不可辜负,我是大洋 Yanng,理性投资,温暖生活。希望我的文字,能对你有用。

欢迎关注十万个大洋,如果觉得好,请点赞、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谢谢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