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杂感202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年末还是写点啥,要不,容易找不到思考过的痕迹,微信上的时间戳,至少是到此一游的证据,为2021年回看,留下一点笑料。

关于理财生态。在给投资者提供产品的序列中,银行提供6%以下的产品,主要是如活期,定期,银行理财。前几年,银行对3%以下,主要是活期类产品不上心,结果被基金公司挖了一大块去,完了还是存回到银行,这种简单套利,以余额宝被限制,逐步式微。总之吧,银行在这个风险类的产品里,绝对是老大,赚钱太容易。拿着金饭碗,不可撼动。6-10%这块的产品,被信托公司吃下,里面打包的资产,主要是中国版本的垃圾债,凭借着地产和政信两大法宝,维持非标的金刚不坏之身,2010年后蒙眼狂奔,2017年后受限,但仍有二十多万亿的规模。两层过滤后的客户,需要10%以上收益的需求,只能由剩下的机构去满足,比如,公募,私募,以及其它一些提供资产的财富管理机构。而能达到这一要求的资产,只有股票,换句话说处于第三类的公司,想要存活,只有干股票,否则,难以满足客户,最终难以发展。举两个反例,一是前些年流行在大江南北的p2p,强行提供高收益的非股票产品,结果一地鸡毛,失败是必然,如果真能做得成,谁愿意做贼呢?选错了方向,出错是早晚。还有一个例子是公募,如金元比联,早期战略上定位于保本产品,这有与银行和信托同台竞技的意思了,攻他人之长,结果就是错失发展机会,重新布局。

关于买基金的方法。第一种就是追涨。每个人都会追涨,一生下来就是在学习追涨。呱呱坠地,会叫的孩子多吃奶,会吃的孩子更会叫。再到学习功课,得到老师表扬的往往喜欢,进而花时间多,成绩越来越好。追涨也有拐点,比如学习,某一门好的结果就是偏课,下棋时,棋子是一定的,在一个地方下得太“厚”,其它地方难免就给人可趁之机。追涨在持续行情中,越滚越快,趋势自我强化到毁灭后,转折之处深受打击,往往回撤很大,大到坚持不下去。在下一轮行情到来后,反而缩手缩脚了。在持续的行情中,追涨是不错的。比如2013年中邮核心第一了,就追任泽松,连续几年也不错;比如去年追刘格松,今年也不错;今年追赵诣,可能明年也不错。早日上车,及时收手,都很重要。但很少人能克服人性的弱点能做到。第二种方法就是跌了买。这种跌是市场在跌,或者是相对排名在跌。跌的时候买,更容易看清楚基金经理的缺点。买基金的超额收益往往都是在下跌中再坚持一会儿获得的。跌的时候还买,说明已经接受他的缺点,更容易长情一点,更有耐心一点,而耐心的美德往往会有回报。这也有缺点,买的基金往往优秀而不卓越,而且等待下跌过程中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不够。接受成为好士兵,而不是一个将军的话,这种方式长期回报不错。第三种方法是只看未来,跌也好,涨也罢,觉得该买就买。这个要求就很高,真正做到“不恋过往,不畏未来”。放在买基金上,是要求对市场行情或者行业或者风格都有较深的研究。如果再进一步畅想一下,投资基金成功的概率分布,三种方法可能分布是5%,90%,5%。最牛的业绩一定是在两边的。知道自己在做哪种方法,可能是成功的第一步,万不可追涨被套就成了下跌中买入,被套后安慰自己再多持有一会儿就胜利了。

关于人性。据我观察,人都有两个典型的心理特质。一是脆弱。大部分人比自己想像的要脆弱。在牛市买入时,都表示可以接受20%的回撤,但往往在10%时开始抱怨,15%时止损。市场很残酷,一旦严刑拷打开始,就全招了,往往招的内容是“打死我也不说”。第二个特征,是求生欲很强。这种求生欲除了心里上的,比如账户心理,选择性记忆自己的英明神武,责怪他人(这也是买基金的好处之一),还深入到生理反应。比如,记得有段时间学高数,看到公式就想睡觉,后来看多了就好了。再后来,琢磨出原来想睡觉是对自我的保护,免得算力跟不上,大脑宕机了。那个时候,基因是我的主宰。根据谁受益,谁嫌疑最大的原则。我们肉身可以朽,但基因永流传。他的程序就写好了,充满求生欲,是基因的鬼把戏。谚语说,知道会死在哪里,就永不到那里去。不要考验自己脆弱的小心脏,悄悄告诉自己,买权益就是要承受20%回撤的,买固收可能暴雷的,买p2p可能会血本无归的。还敢下手,也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求仁得仁”,用事前的一句暗示,避免到来时的煎熬,真是划算买卖。也是为自己的心理留足安全边际。求生欲本不是坏事,但太强会加重脆弱,是己非人英明神武后藏着刚愎自用。解决之道可以听听老歌“都是我的错”。

关于2021。2021年最大的主题是后疫情时代。2020年是一场不讲武德的突袭的话,2021年则是有备而来。欧洲把封城也当成对付疫情的常规武器,日本也能迅速封国,还不要说,疫苗已经在路上。2021年面对的是经济再恢复,需求重新起来,在疫情对全球生产能力的摧毁后,在海量的货币面前,可能会出现需求恢复,供给不足,价格大幅抬升的局面。那样的话,2021年面对将是经济复苏,通胀上升,利率上升的局面。不过,至少一季度是比较清晰的,歌正好,舞正酣,而午夜的钟声还没有敲响,穿着玻璃鞋的灰姑娘的舞会也没有结束。至于是不是要来一个风格切换,倒也不好判断,从历史上看,贵不是下跌的理由,便宜不是上涨的理由,贵的下跌也不是便宜上涨的理由。不管如何,珍惜即将到来的一季度,它可能是好不容易有的“恰饭”时刻。

嗯,就这样吧。愿所有人放下包袱,牛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