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像垃圾发电这样的行业,并不适合于传统的pe估值,这里试着从现金回报的角度来测算。垃圾发电的现金流出主要是一开始带资建设的投入和运营期间的运营成本,流入主要为上网电费、垃圾处理费和利息收入。一个项目的存续期25-30年不等,假设用2年的时间建设,那么实际运用至少可以23年。以日处理1000吨,每吨发电280度,垃圾处理费50元每吨来测算。并假设利息收入能覆盖融资成本。
发电年收入1000吨*280度*360=100800000元,内部用电率按15%计算,实际收入约为8500万元。
垃圾处理费360*50*1000=1800万。
以上两项合计年收入为1.03亿元。
运行费用大头为人工费用,绿色动力这项大约在23%,加上辅料等其他,按30%算,那么,70%成为净现金流入,这里也就是7000万元。
23年,年利率4%(最新的30年期国债利率为3.25%)的年金现值为:7000万*14.856=10.4亿元。
期初的投入按每吨65万元计算,为6.5亿元。
项目存续期内能产生的现金回报折现值为3.9亿元。
按公司A股招股书披露,目前运营和试运营的项目11个,合计日处理能力8800吨,对应的现金折现34.32亿(部分项目可能运行年限较久,这里统一按23年算有所夸大)。
公司手头在建和筹建的项目还有15个,合计日处理能力1.51万吨/日,按照上面的计算,未来投产后还有58.5亿的回报。当然,这个还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折现值更低。
负面因素:
1、利率水平提高。公司高杠杆的特性必然注定会深受利率走高之害。如果利率水平提高,这里假设的折现率调高,则现金回报将大幅金额下降。比如折现率调高至8%,则现金回报几乎为零。如果项目利息收入无法覆盖融资成本,则这部分还将加重成本,影响现金净流入。而目前我们的利率水平无疑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2、议价能力。我们看到,随着竞争的激烈,各家公司为取得项目,垃圾处理费已经出现2X/吨的中标价,而我们的假设是50元/吨。虽然随着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处理的成本可以有所降低,但是这样快的降价更多的是价格战的体现。
引用:
2016-07-07 23:33
$绿色动力环保(01330)$
今天正式公告要A股IPO,翻了下A股上市预披露文件,信息比港股的年报详细多了,正好前两天仔细研究了$康达环保(06136)$ ,BOT业务的财务处理确实麻烦,所以还是用运营后的现金流分析比较清晰。
公司一共披露了26个项目,运营和试运营的一共有11个,在建5个,筹建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