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乔布斯仍健在,巴菲特还会投资苹果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0

昨天发的文章《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埃隆·马斯克》,后台有不少很有意思的讨论。其中一个我认为最好的讨论,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这个文章的标题:

如果乔布斯仍健在,巴菲特还会投资苹果吗?

当然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实践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的角度,与上篇文章一样,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如何去看一个天才式企业家的特质。

乔布斯和马斯克有很多的共同点。两个人都是天才型选手,同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热情,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做事力求完美。同时,他们也都是桀骜不驯的领袖。对于与自己不合拍的事情和人的心态都是,“我不在乎”,“去他丫的”。

其实,这两种风格不是互相独立的。甚至可以说,这两种表现是这类人相同性格品质的不同表现方面

什么样的人能带领一家公司或组织成功?

一个有决心、乐观、不接受“不”的答案,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的人。

什么样的人可能会走极端,扩张过快,对其他人显而易见的风险视而不见?

一个有决心、乐观、不接受“不”的答案,并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的人。

获得成功往往需要冒险和自信。保持成功却往往需要为错误和偏执留出空间。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是在2016年开始买入苹果,是在乔布斯去世的五年后。那时苹果的掌舵人,是蒂姆库克。逐渐的,苹果成为巴菲特最大的持仓,而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也成为苹果最大的股东。这8年来,两家机构相互成就。

在乔布斯在世的时候,巴菲特并没有投资那时依靠移动终端快速成长的苹果公司。他们的交集,仅仅是乔布斯曾经请教过巴菲特,如何管理账上现金?巴菲特先是概述了四种可用于现金配置的主要选择:股票回购、股息支付、收购或持有现金。然后,巴菲特仔细研究了每一种选择的逻辑。

乔布斯告诉巴菲特,他们没有机会进行需要大量资金的大型收购。

这时巴菲特问乔布斯一个问题:“如果我认为我的股票被低估了,我会用它来回购。你对此有何感想?用你的钱做什么更好?’”

最终,尽管乔布斯认为苹果的股票被低估了,这表明回购可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他最终还是选择自己的坚持,宁愿保持公司的现金

乔布斯和库克

乔布斯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而闻名于世。他是一位天才设计师和营销大师,擅长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乔布斯的领导风格强调完美主义和创造力,他对产品的细节和用户体验有着极高的要求。乔布斯善于激发团队的激情和创造力,他的演讲和演示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然而,乔布斯也因其强势和专断的个性而备受争议,对失败和妥协没有容忍之余,他也常常忽略其他人的意见和反馈。

库克显然没有乔布斯的产品本能和营销天赋。他更多的展现出务实和稳重的领导风格。他注重细节和执行力,善于规划和组织。库克的领导风格更加开放和合作,他鼓励员工的参与和贡献,并重视团队合作。他善于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他从一开始就注重股东回报,并且非常愿意展开分红、回购等操作。

也许,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都代表了不同的特质,也代表了不同的投资选择。

当然,乔布斯和马斯克一样,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他们的品质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种种困难,开疆扩土。但是,在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稳健行事,需要关注风险,需要关注股东等利益相关方的时候,库克所代表的品质反而能够产生更大的价值。

就像,在历史上,对于所有的帝国,一个决心通过获得更多土地来扩张的帝王不太可能满足。他们会一直努力扩张,直到碰到麻烦。小说家斯特凡·茨威格说:“历史没有揭示征服者会显示出征服过度后疲倦的例子”。

这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更有趣的探讨。例如,我们都知道,对于很多专业投资人来说,优秀的管理层是投资分析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上面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到,优秀的管理层,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判断是非常不同的。巴菲特眼中的“优秀管理层“,和Baillie Gifford眼中的“优秀管理层“,可能是两种非常不同的人,某些方面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人

从大众的角度,乔布斯和蒂姆库克都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对巴菲特而言,库克所体现的企业家品质,可能比乔布斯更有诱惑力。

还是上篇文章说的,这没有什么对错。对于投资而言,如果问什么才是你眼中”对的人“,要先看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回到这篇文章的问题:

如果乔布斯仍健在,巴菲特还会投资苹果吗?

按照我的理解,答案很可能是:

不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希望了解他山之石的全球投资视野,添加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

全部讨论

06-20 09:01

乔布斯希望苹果实现他的理想。库克希望苹果能给股东带来利益。

06-20 08:33

巴菲特是因为川普的海外利润回流本土的减税政策和库克接受资本市场的建议(回购与大笔分红)后,开始大笔买入苹果的。老巴首先看企业商业模式优秀下的现金流和护城河。更看分红和回购政策的催化剂决定买入的时机。 这是老巴的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