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智库研究】上市央企一季度盈利改善,第二批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央国企动态双周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感谢各位对招商研究的关注!

林喜鹏 S1090522050001

罗嘉成 研究助理

核心观点:

国资央企的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均已公布,随着价值创造能力的提升,在A股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非金融国资央企的利润增速、ROE的相对优势更加明显。2024年一季度,电子、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环保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利润增速较高,煤炭、石油石化、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ROE较高。

2024年一季度,A股业绩仍承压,国资央企盈利改善趋势较突出。根据整体法测算并剔除金融行业,A股上市国资央企2023年营收增速及利润总额增速下降,分别为1.4%、0.4%,但仍保持正增长。2024年一季度,在A股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国资央企盈利呈现较突出的改善趋势,营收增速、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达2.9%、4.1%。

分行业来看,电子、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环保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一季度利润总额增速表现较突出。2024年一季度电子、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环保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整体超20%,不仅纵向对比中高于自身2020-2023年利润总额增速均值,横向对比中也高于A股同行业24Q1的整体表现。

2023年以及2024年一季度,国资央企的价值创造能力稳健,ROE较A股整体的优势更加突出,三类国资央企的ROE持续领先。2023年,A股上市国资央企的整体ROE为9.0%,略有下行但仍高于上市国有企业与A股整体的8.6%、8.0%。2024年一季度,国资央企的年化ROE仍保持稳定,相较A股上市公司的相对优势进一步突出。其中,三类国资央企(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改企业、双百企业)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的年化ROE分别达9.5%、9.1%,高于国资央企整体,但其他国资央企一季度ROE提升幅度较高,差距有所收敛。

煤炭、石油石化、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公用事业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一季度的ROE在横向纵向比较中表现较突出。分行业来看,2024年一季度煤炭、石油石化、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年化ROE整体分别超10%,不仅纵向对比中高于自身2020-2023年ROE均值,横向对比中也高于A股同行业24Q1的整体表现,年化ROE分别达15.2%、13.4%、13.4%、12.3%、10.4%。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开展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36个领域,支持40家中央企业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两批布局后,共有58家中央企业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各中央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行动计划,力争在量子信息、6G、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前沿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

风险提示:国企改革与市值管理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以下为正文内容:

一、央国企重要动态

1.1上市央企一季度盈利改善

2024年一季度,A股业绩仍承压,国资央企盈利改善趋势较突出。截至4月30日,A股上市公司已基本完成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的披露,上市国资央企全部公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根据整体法测算并剔除金融行业,A股上市国资央企2023年营收增速及利润总额增速下降,分别为1.4%、0.4%,但仍保持正增长。2024年一季度,在A股整体业绩承压的背景下,国资央企盈利呈现较突出的改善趋势,营收增速、利润总额同比增速分别达2.9%、4.1%。

一季度,电子、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环保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利润总额增速表现较突出。分行业来看,2024年一季度电子、交通运输、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环保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利润总额同比增速整体超20%,不仅纵向对比中高于自身2020-2023年利润总额增速均值,横向对比中也高于A股同行业24Q1的整体表现。

2023年以及2024年一季度,国资央企的价值创造能力稳健,ROE较A股整体的优势更加突出,三类国资央企的ROE持续领先。2023年,A股上市国资央企的整体ROE为9.0%,略有下行但仍高于上市国有企业与A股整体的8.6%、8.0%。2024年一季度,国资央企的年化ROE仍保持稳定,相较A股上市公司的相对优势进一步突出。其中,三类国资央企(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科改企业、双百企业)2023年及2024年一季度的年化ROE分别达9.5%、9.1%,高于国资央企整体,但其他国资央企一季度ROE提升幅度较高,差距有所收敛。

煤炭、石油石化、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公用事业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ROE横向纵向比较中表现较突出。分行业来看,2024年一季度煤炭、石油石化、医药生物、有色金属、公用事业等五个行业的国资央企年化ROE整体分别超10%,不仅纵向对比中高于自身2020-2023年ROE均值,横向对比中也高于A股同行业24Q1的整体表现,年化ROE分别达15.2%、13.4%、13.4%、12.3%、10.4%。

1.2央国企宏观数据分析

今年以来,国有企业多项效益指标稳定增长,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同比增速改善,国有经济运行向好态势逐步巩固。近两周,财政部公布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2024年1-3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实现198112亿元、10758亿元,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3.2%、2.8%。

1.3其他重要动态

1.3.1国资监管及运作

(1)国资委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

4月29日,据国资委官网,国资委于4月28日召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要精准把握深化国企改革推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重点,坚持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推动重组整合实现要素畅通流动,形神兼备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中央企业、地方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行业龙头企业,要加快实施“AI+”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应用场景多的优势,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的机遇,力争“以应用带技术”加快实现技术迭代升级、增长动能转换。

(2)国资委通报一季度央企经济运行情况并签订202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

4月30日,据国资委官网,国资委于4月28日召开视频会议通报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代表国务院国资委与中央企业负责人签订2024年度经营业绩责任书。数据显示,中央企业一季度实现增加值2.5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4%,年化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5.1%,研发投入持续增长,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国资委称,要强化价值创造,持续提高经营创现能力,坚持“现金为王”“以收定支”原则,形成更多有利润的收入、有现金流的利润,加大降本增效、亏损治理力度,大力提升经营质量。

(3)国资委对央企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作出部署

5月1日,据国资委官网,国资委于4月28日召开中央企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推进会,对中央企业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作出部署。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强调,要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智改数转网联”、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深度融合;加快推动绿色化改造,加强绿色装备推广和设备能效管理,加强与平台公司对接,形成产品从研发制造到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环。

(4)国资委开展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

5月10日,据国资委官网,国资委近日开展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在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36个领域,支持40家中央企业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两批布局后,共有58家中央企业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推动各中央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等11个行动计划,力争在量子信息、6G、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前沿材料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推动中央企业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1.3.2央国企市值管理

(5)多家央国企响应“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

近两周,2家国资央企和7家地方国企响应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质量回报双提升”相关公告,从价值提升、质量管理、投资者关系三方面提出举措,其中南方航空国博电子陆家嘴泸州老窖等均提出要聚焦主业提升发展质量。至今,累计有69家国资央企和105家地方国企发布相关公告。

1.3.3专业化整合

(6)国投种业完成对丰乐种业的收购

4月29日,合肥丰乐种业(000713.SZ)发布《关于控股股东股份转让事项完成过户登记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公告》公告,标志着国投种业成为丰乐种业的控股股东,国投集团A股上市公司再增加1家。国投种业自2023年9月成立后,积极开展“研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并购工作。至2024年4月29日,国投种业顺利完成了股份过户登记,取得了丰乐种业上市公司20%的股权,成为了丰乐种业控股股东,国资委会成为丰乐种业实际控制人。国投种业将通过丰乐种业进一步加强对生物育种产业及种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布局,使之成为重要的种业发展产业运营平台、资本运作和资源集聚平台,与国投种业协同发挥更大价值、共促产业发展、共享长期收益、共建产业生态,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业科技公司。

(7)青海国投与中国五矿筹划战略合作

5月6日,盐湖股份发布重大事项提示公告,称青海国投拟与中国五矿开展战略合作。双方筹划在合力共建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集团(由中国五矿控股)等方面开展合作。本次合作涉及盐湖股份并可能涉及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8)国新发展与时代半导体签署增资引战协议

5月7日,据中国国新官网,国新发展和中车集团所属时代半导体公司签署增资引战协议。国新发展参与本次时代半导体增资,是以国有资本推动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央企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有利于深化中国国新与中车集团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发掘中车集团其他优质项目。双方将在产业投资、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合作,进一步深化双方跨板块协同合作,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3.4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

(9)全国产化直流干式电容器首次规模化应用

5月5日,全国产化直流干式电容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龙门换流站顺利带电运行,首次实现了该产品的规模化应用。直流干式电容器作为直流工程“心脏”换流阀的重要组成部件,起到支撑系统电压建立、能量交换的关键作用,以往因国外技术垄断,导致设备价格高、供货周期长、售后服务难、随时面临断供等一系列问题。十种型号电容器产品规模化挂网运行,标志着我国直流输电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彻底破解了该装备整机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直流干式电容器及其聚丙烯材料供应全面国产化。

(10)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首次并网发电

5月11日,据国机集团官网,蓝科高新参与设计的山东肥城300MW/1800MWh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成功,该电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新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其储热系统中的8台8000m3球形储罐由蓝科高新负责研发设计。与常规球形储罐相比,该项目中的球罐具有容积大、设计温度高、载荷变化频繁、运行工况复杂等特点,是目前国内储热容积最大的疲劳容器之一。

(11)央企集团自主研发成果

4月29日,据中国石化官网,由工程建设公司设计、中国一重承制的3台世界最大3000吨级锻焊加氢反应器在大连完成批量化交付。3000吨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设备外直径6.1米、长70余米,单台重量3037吨,是石化行业不可替代的核心装备。特别是重型锻焊结构加氢反应器需要长期在高温、高压、临氢等恶劣条件下工作,其技术含量高,开发难度大。此次3台批量化交付,工程建设公司与中国一重通力合作,推动我国重型石化技术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稳步站上“3000吨”台阶,标志着我国在重大装备国产化、大型化方面取得新突破。

5月7日,据中国建材集团官网,由华东材料承接的亚洲最长廊道运输线路项目在池州成功贯通。池州项目廊道成功穿越秋浦河,标志着全长36公里的亚洲最长廊道运输线路全线贯通,正式进入建设收尾阶段。面对岩层参差多变、管片纵缝渗水、地下开仓换刀等诸多技术难题和突发问题,华东材料项目部与参建各方紧密合作,共同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隧道的安全、高效贯通。

5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智慧天网一号01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包含两颗卫星,其中A星为中轨技术验证星,B星为配试星。卫星入轨后,将开展天基网络路由交换、弹性容量按需覆盖、天基激光通信等技术试验,满足用户随遇接入以及互联网业务、地面蜂窝业务等互联互通。通过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可实现中国境内与南极、北极、西印度洋、东太平洋等区域的组网通信应用试验,以及低轨遥感卫星、航空飞机、远洋船舶、数据中心等多类用户的组网通信试验。

1.3.5产业链融通发展

(12)国机集团与中国科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月29日,据国机集团官网,国机集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表示,国机集团与中国科大有着良好的合作历史,希望双方以本次协议签订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国际交流、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深入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中国科大党委书记舒歌群出席签约仪式。

(13)中国石化道达尔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7日,据中国石化官网,中国石化与道达尔能源公司近日在法国巴黎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和扩大合作,探索可持续航空燃料、绿氢、CCUS等低碳能源领域合作机会,为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在现有合作基础上,利用双方资源、技术、人才等优势,共同探索油气勘探开发、天然气、炼油化工、工程贸易及新能源等全产业链合作机会。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马永生与道达尔能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彦磊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4)中国石化与长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月10日,中国石化与长江大学在中国石化总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表示,长期以来中国石化与长江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一步,希望双方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石油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双方将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牛栓文与长江大学党委书记王建平、校长刘勇胜出席。

1.3.6地方国资动向

(15)四川首支15亿元S基金成立

5月6日,成都科创接力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标志着四川首支S基金成立。S基金总规模15亿元人民币,由成都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高新策源启航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都交子金控股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国资企业联合出资设立。基金由成都产业集团旗下成都技转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S基金将聚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重点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方向进行投资。通过“项目+子基金”的方式,全力支持成都本地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16)浙江100亿省级专项基金落地绍兴

5月8日,浙江省集成电路基金、省现代消费与健康基金签约仪式在市行政中心举行,标志着两支省级“4+1”专项基金正式落地绍兴。此次落地绍兴的省集成电路基金、省现代消费与健康基金,规模各50亿元。其中省集成电路基金注册落地越城区,投资方向与绍兴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度吻合,目前已储备芯联集成三期等集成电路项目20余个。省现代消费与健康基金注册落地柯桥区,主要投向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纺织与服装、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等领域,目前已储备了佳人新材料等10余个项目。绍兴也由此成为全省专项集群基金落地数量最多、引资规模最大的地市。

(17)久量股份实控人拟变更为十堰市国资委

5月9日,据久量股份公告,其控股股东将变更为中达汇享,实控人拟变更为十堰市国资委。公告披露,久量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卓楚光及其一致行动人郭少燕、卓奕凯和卓奕浩与中达汇享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中达汇享拟受让卓楚光与郭少燕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826.6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42%。与此同时,公司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了各自所持公司剩余公司股份的表决权。本次股份转让及表决权放弃完成后,中达汇享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十堰市国资委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二、上市央国企市场表现

2.1市值及涨跌幅

2.1.1 A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12日,A股上市央企总市值27.4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31%;其中,国资委体系下的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8.4万亿元,占A股整体比重21%。

在央国企主要指数中,近两周央企股东回报表现最优,涨幅2.66%,相对同期沪深300低1.45%%;近一年央企现代能源表现最优,涨幅7.55%,相对同期沪深300高15.83%。其余指数:国新央企综指(近两周2.62%;近一年-6.85%)、央企现代能源(近两周0.65%;近一年7.55%)、央企科技引领(近两周2.46%;近一年-20.06%)、央企股东回报(近两周2.66%;近一年-2.96%)、结构调整(近两周1.74%;近一年-5.78%)、央企创新(近两周0.28%;近一年-4.37%)。

在总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中,保利发展(涨21.5%)等10家企业近两周涨幅居前,新集能源(涨129.8%)等10家企业近一年涨幅居前;莱斯信息(跌14.2%)等10家企业近两周跌幅居前,深桑达A(跌51.1%)等10家企业近一年跌幅居前。

2.1.2港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12日,港股上市央国企总市值13.3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24%;其中,A+H上市央国企总市值8.3万亿元,占港股整体比重15%。

在总市值高于100亿港元的央国企中,绿城中国(涨48.7%)等10家企业近两周涨幅居前,中广核矿业(涨176.7%)等10家企业近一年涨幅居前;中海油田服务(跌3.9%)等10家企业近两周跌幅居前,华润水泥控股(跌57.2%)等10家企业近一年跌幅居前。

2.2估值表现

A股央国企的估值处于相对偏低位置。截至2024年5月12日,央国企PE(TTM)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5.9、 18.4、23.6倍;与A股整体相比,央国企市盈率的算术均值和市值加权均值仍相对偏低。央国企PB(LF)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2.6、 2.0、 2.1倍;与A股整体相比,央国企三个口径计算也相对偏低。在主要指数的估值上,央企科技引领的PE(TTM)和PB(LF)都处于历史偏低水平(分位数69.5%;分位数10.4%)。

A股央国企分行业估值,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农林牧渔、商贸零售、国防军工,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高:煤炭、钢铁、基础化工。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低:环保、钢铁、房地产,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高:煤炭、石油石化、交通运输。

港股央国企分行业估值,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必需性消费、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央国企PE(TTM)历史分位数前三高:原材料业、电讯业、非必需性消费。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低:地产建筑业、金融业、必需性消费,央国企PB(LF)历史分位数前三高:能源业、电讯业、公用事业。

2.3成交活跃度

近两周,中远海控等10家A股央国企净主动买入额居前,长安汽车等10家A股央国企净主动卖出额居前。中国神华等10家港股央国企南向资金净买入额居前,中国海洋石油等10家港股央国企净主动卖出额居前。

2.4股东回报

2.4.1 A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12日,A股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2%、2.9%、0.6%,均高于A股整体、民营企业和公众企业。其中,中远海控、中粮科技、中国神华等市值高于100亿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近12月的股息率高于4%。

2.4.2港股上市央国企

截至2024年5月12日,港股央国企股息率的算术均值、市值加权均值、中位数分别为3.8%、5.6%、3.3%,均高于港股整体上市公司。其中,东方海外国际、中远海控、东风集团股份等市值高于100亿港元的央国企,近三年均有现金分红且2022年的股息率高于4%。

2.5 AH股价格对比

截至2024年5月12日,相较于所有采用A+H方式上市的企业,A+H上市的央国企 AH溢价率较为相近。其中,南京熊猫等十家央国企AH溢价率最高,中国中免等十家央国企AH溢价率最低。

三、A股上市央国企资本运作

3.1股权融资

近两周,逆周期调节下A股的IPO节奏明显放缓,A股央国企未发生股权融资事件。4月29日,恒达智控终止上交所发行上市申请,潍柴雷沃撤回深交所发行上市申请,并表示将在合适时机重启上市进程。4月29日,湖南能投旗下金天钛业注册生效。

3.2并购重组

近两周,沈阳机床等4家央国企的重大重组发生新进展。沈阳机床(000410.SZ)及中钨高新(000657.SZ)均已经完成董事会预案手续。

3.3重要股东增减持

近两周,央国企重要股东合计增减持规模均较小。

3.4股份回购

近两周,中色股份等多家央企完成股份回购,合计完成回购30.5亿元,占全市场比重为7%。另外,三峡水利等多家央国企公告回购进度并拟继续实施回购。

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与市值管理相关政策的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或后续政策方向发生变化;报告中列示上市公司不涉及投资建议。

系列报告:

1、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央企专业化整合新趋势——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0.23-2023.11.05)

2、三季报反映央国企价值创造能力正在提升——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1.06-2023.11.19)

3、华录与电科重组落地,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增持ETF—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1.20-2023.12.03)

4、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国企改革深化行动部署——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2.04-12.17)

5、2024延续“一利五率”考核,创新联合体增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12.18-2023.12.31)

6、国有资本加速产业整合,地方国企七方面工作部署——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1.01-2024.01.14)

7、市值管理纳入央国企考核,夯实“中特估”基础——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1.15-2024.01.28)

8、多地规划国企重组整合,市值管理重视程度提升——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3.01.29-2023.02.18)

9、央企加速算力建设,AI赋能重点行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2.19-2024.03.03)

10、战新产业营收目标明确,多家央国企部署市值管理——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3.04-2024.03.17)

11、首批启航企业确定,央国企加速布局未来产业——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3.18-2024.03.31)

12、新“国九条”定调市值管理,助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4.01-2024.04.14)

13、战新产业投资加大,多家央企集团成立创新联合体——央国企动态双周报(2024.04.15-202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