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帅你报警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权当蹭下你流量,交流切磋下:
一、生猪养殖应该是最匹配波特理论中的成本领先战略,猪肉没有什么差异化,的确没法同品牌产品如茅台等相提并论;
二、固定资产高不代表一定就会有问题,需要借助模式分析来判断其合理性,自繁自养较代养会呈现明显的重资产特征,至于你说的现金流和折旧,我觉得可以拉出一张利润表,看看其推导过程就能清楚,科目的加减一目了然;至于固定资产虚高通过经营现金流看不出来确实是可能的,不说其它方式,单把折旧年限拉得老长就行了,这个得对“固定资产虚高”企业的会计政策进行具体分析,同是超高固定资产,不看会计折旧年限而直接类比,会犯简单类推错误;
三、规模性猪企的应收是很少的,其是行业客观情况,牧原的折旧年限在生猪养殖板块算是相对保守的,平均下来大概是12.5年,这个比多数友商的短,通过拉长折旧年限来制造迷糊的可能性是不大的。
四、这点是可能的;
五、大量增发在猪圈太平常不过了,看看过去三年板块亏了多少钱,谈增发金额时忽视公司规模是不太可取的,标准化后再进行行业纵向比较才能合理地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另外,牧原从来没有说过否定和颠覆自己过往的养殖模式,需要去鉴别是一手资料(公司解读的)还是二手资料(第三方解读的),包干是追寻降本的一种途径,而且这部分占比非常之小,实际上,牧原过去几年的降本之路并不太顺畅,目标是降本,能降本的手段只要不违法违规,有何不可去尝试的呢?对其过往五年成本结构拆解时发现,其降本走到了需要重点突破存活率及料肉比等关键指标上,这点不像一些高速扩张猪企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即能显著实现降本,因为其在2022年已经大幅降过了,后面能降低的部分已经比较少了,整个板块在降本之路上走的步伐并不一样。